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兆林专利>正文

一种针茶和扁茶两用炒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91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炒制针茶和扁茶的两用炒制机,其构造包括炉灶和动力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a、方框形的炉架(9)焊接在机架(3)上,四周围着护板(6),炉架(9)上平面两侧各用轴座(13)固定着导轴(12)的两端,并在前后装着罩板(11)(14),内部占有通风孔的炉栅(8)焊接在顶平面内沿上,前后成斜度的炉堂板(7)焊接在炉架(9)顶平面的下方,炉栅(8)与炉堂板(7)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岩棉,b、长方形的锅架(4)前后设置着遮焰保温板(15)(19),后部中间装着连杆座(18),两侧下面装有导套(16),串配在炉架(9)顶面两侧的导轴(12)上,两头装有轴承的连杆(2),一头连结曲臂(1),另一头由连杆肖(10)装配在连杆座(18)上,c、茶锅(5)四周焊接着锅圈(17),一侧装着提甩(21),相对于提甩(21)的肖后方锅圈(17)的延长段用肖轴(20)与锅架铰连,并有随机附件塑料管棒(23)。(*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茶叶加工机械,特别适合于家庭中、高档针茶或扁茶的茶叶加工使用。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及银针和松针茶叶都是我国高档名茶,龙井茶其外形要求扁而平直,两面光滑,色泽嫩黄而翠绿。龙井炒制历来是手工制作,龙井制作难度高,所以同样青叶各人制作后的销售价就悬殊极大,以致大部份龙井茶都是中、下级水平。为使龙井茶的炒制机械化,近四年来也研制生产了不少扁茶机械,如申请号为94224901.1,名称为小型扁茶机;如专利号为902204948,名称为炒茶机。这两种机型都适合用户,结构也各不相同,炒制的茶叶也成扁平状,但其共同缺点是与龙井茶外形要求扁而平直光滑的外形相差甚远,色泽也太暗,而且杀青与最后炒干工序仍要抑仗手工炒制,因而虽有茶机产出,但销售不多,并且买而不用也不少。针茶尚无茶炒机械,而手工炒制的针茶都达不到圆和直的质量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全程炒制出外形质量达到中上档水平的扁茶和针茶的两用炒制机。本技术结构构思设计出长槽形茶锅和曲线形锅底,利用茶锅光滑的锅壁和特殊的锅形使茶叶在茶锅内随茶锅往复运动中自然滚翻及有规律地理条,促使茶叶快速形成条束,解决直的问题;采用轻重适度的塑料管棒放在茶锅内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制针茶和扁茶的两用炒制机,其构造包括炉灶和动力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a、方框形的炉架(9)焊接在机架(3)上,四周围着护板(6),炉架(9)上平面两侧各用轴座(13)固定着导轴(12)的两端,并在前后装着罩板(11)(14),内部占有通风孔的炉栅(8)焊接在顶平面内沿上,前后成斜度的炉堂板(7)焊接在炉架(9)顶平面的下方,炉栅(8)与炉堂板(7)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岩棉,b、长方形的锅架(4)前后设置着遮焰保温板(15)(19),后部中间装着连杆座(18),两侧下面装有导套(16),串配在炉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兆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