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释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399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外套、挡环、活动簧座、弹性夹头、弹簧、内套、外套、可断销、固定环、拖索、锥形滑块和压紧套等。将该机构安装在高速航行的航行体的收放绞车上,当与航行体相连的水下载体遇到意外使拖索的脱离突然增大时,该机构能有效的吸收一定的冲击能量,降低外界冲击力对收放拖曳系统的影响。同时当拖力增大到一定值时,该机构中的可断销在拖力的作用下断裂,从而使拖索与收放绞车可靠分离,确保高速航行体能正常航行,不出现颠覆等事故,同时亦可避免缆索断裂伤及操作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外套、挡环、活动簧座、弹性夹头、弹簧、内套、外套、可断销、固定环、拖索、锥形滑块和压紧套等。将该机构安装在高速航行的航行体的收放绞车上,当与航行体相连的水下载体遇到意外使拖索的脱离突然增大时,该机构能有效的吸收一定的冲击能量,降低外界冲击力对收放拖曳系统的影响。同时当拖力增大到一定值时,该机构中的可断销在拖力的作用下断裂,从而使拖索与收放绞车可靠分离,确保高速航行体能正常航行,不出现颠覆等事故,同时亦可避免缆索断裂伤及操作者。【专利说明】一种安全释放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释放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运用在高速拖体的安全释放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国为维护海洋权益,确保贸易商船或科考船的正常航行,正在大力开发用于不同需求与目的的海洋环境监测与水下探测设备,或用于清除水下危险爆炸物的装备。这些设备是如何使用,又是如何布放与回收,应依据设备或装备的实际使用性能与功能而定,其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但对于某些作为特殊作用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设备,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拖曳式,即将探测设备或清除水下危险物的装备,通过复合拖缆或拖索拖带于母船后一定距离随母船运动,并收集相关海洋数据与参数对水下危险物实施清除。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便于设备或装备的布放与回收,操作简单,一般适用于拖带在吨位较大且作业时航行速度较慢的母船后。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将装备拖曳在吨位较小的高速航行体后。一旦拖曳在水中随高速航行体运动的装备遇到意外情况,例如挂到渔网或其他水中障碍物时,其复合拖缆或拖索的拖力会突然增大到正常拖力的几倍,甚至更大。此时,会导致以下两种问题:一是当缆索受力突然增大而被强行拉断,在缆索被拉断的瞬间,拖带在航行体尾部的缆索可能会突然弹起伤及到后甲板上的操作人员;二是即使缆索没有被拉断,但由于拖力突然增大,而航行体吨位较小,可能打破航行体的运行姿态,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颠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释放机构,当航行体与拖曳物之间的拖力达到航行体的最大拖曳能力时,该机构能够可靠地将拖缆与航行体上的收放机构脱离,从而保护航行体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该安全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外套、挡环、活动簧座、弹性夹头、弹簧、内套、外套、可断销、固定环、锥形滑块、压紧套、橡胶环、锥头可断销和固定座,外围设备为拖索和收放绞车。其连接关系为:所述压紧套的外形为圆柱形,拖索的固定端与压紧套的内孔压接成型为一体;所述活动簧座和锥形滑块分别套装在压紧套的外圆周,且活动簧座和锥形滑块的轴肩相对;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簧座和锥形滑块抵触连接。上述部件整体同轴放置在弹性夹头内,所述活动簧座能够在弹性夹头内轴向移动;所述锥形滑块与弹性夹头相抵触的面为斜向下的锥面;在所述活动簧座的轴肩所在侦牝压紧套与弹性夹头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安装挡环;所述挡环与弹性夹头间紧配合;所述固定环固接在压紧套上锥形滑块所在端的端部,拖索穿过固定环;所述弹性夹头与固定环相接触处的内表面为凸型圆弧面,固定环上相应位置为与该凸型圆弧面匹配的凹型圆弧面。所述内套同轴套装在弹性夹头外,在压紧套的外圆周,挡环的后侧依次套装橡胶环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锥头可断销与压紧套连接。所述连接外套同轴套装在内套外,连接外套与收放绞车相连;所述外套同轴套装在连接外套的端部,并通过可断销与连接外套相连;所述连接外套、内套及弹性夹头的轴向端面均与外套的轴肩抵触;所述可断销及锥头可断销的最大承载力大于拖索的最大承载力。所述压紧套的中心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一端与拖索相匹配,与拖索压接成型为一体;另一端的内径大于拖索的直径。所述挡环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同时在其轴向端面上加工有一个以上圆形通孔。所述弹性夹头采用弹簧钢或黄铜制成。所述弹性夹头外圆周面的一端与内套的中心孔相匹配;中段下凹后与内套的内表面间间隙配合;另一端为斜向上的圆锥面,该圆锥面与内套内表面相接触位置的锥面相匹配。在所述弹性夹头加工有凸型圆弧面的一端,沿其轴向加工有一条以上纵向切口,所述纵向切口的长度小于弹性夹头的长度;视弹性夹头上所述纵向切口末端所在圆周面为过渡面,则所述活动簧座的轴向端面与该过渡面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所述活动簧座在弹性夹头内移动压缩弹簧时,在活动簧座的轴向端面到达该过渡面之前,所述弹簧已达到其最大压缩量。所述纵向切口沿弹性夹头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夹头上的过渡面为斜面或圆滑过渡面。所述内套的外圆周面的中段下凹,与连接外套内表面间间隙配合;其两端部的外径与连接外套的内径匹配。有益效果(I)将该机构安装在航行体上的收放绞车上,当航行体与拖曳物之间的拖力达到航行体的最大拖曳能力时,该机构能够可靠地将拖缆与航行体上的收放机构脱离,从而保护航行体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2)采用该种结构形式的弹性夹头,保证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能可靠加紧固定环,而在拖索受到的拖力大于一定值时,能够可靠释放固定环;同时不仅能够保证装配时定位准确还能减小装配或工作时的摩擦阻力;弹性夹头上的纵向切口,在满足其强度的条件下,能提闻其自身的弹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该安全释放机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该机构中弹性夹头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机构在实际应用时的示意图。其中:1_连接外套、2-挡环、3-活动簧座、4-弹性夹头、5-弹簧、6_内套、7_外套、8-可断销、9-固定环、10-拖索、11-锥形滑块、12-压紧套、13-橡胶环、14-锥头可断销、15-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用在高速拖体的安全释放机构,将该机构安装在航行体上的收放绞车上,并与水下拖索的一端相连,水下拖索的另一端缠绕在收放绞车上。正常工作时通过收放绞车上的电缆滚筒回收或放出拖索,以达到将水下拖曳载体顺利布入水中或回收至航行体上;当拖曳的载体遇到意外情况而导致拖力突然增大时,该机构能够可靠地将拖索与航行体上的收放绞车脱离,从而保护航行体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该安全释放机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外套1、挡环2、活动簧座3、弹性夹头4、弹簧5、内套6、外套7、可断销8、固定环9、锥形滑块11、压紧套12、橡胶环13、锥头可断销14和固定座15,外围设备为拖索10和航行器上的收放绞车。其装配关系为:压紧套12为中空的柱形结构,拖索10穿过压紧套12的中心孔。为减小拖索10与压紧套12之间的摩擦,将压紧套12的中心孔加工为阶梯孔,该阶梯孔一端与拖索10相匹配(即该部分的内径与拖索10的直径相同),另一端的内径大于拖索10的直径。为保证拖索10能够牢固地与压紧套12构成一体,本实施例中采用压接工艺将压紧套12与拖索10相匹配的一端压接成型后,再用机加工方法将压紧套12加工至所需尺寸。活动簧座3和锥形滑块11分别套装在压紧套12的外圆周,且活动簧座3和锥形滑块11的轴肩相对。弹簧5套装在活动簧座3的轴肩与锥形滑块11的轴肩之间。然后将上述结构整体同轴装入弹性夹头4内,保证装配完成后,活动簧座3能够在弹性夹头4内轴向移动,且无卡止现象。锥形滑块11的端面与弹性夹头4相抵触,为使弹性夹头4能够在锥形滑块11的推动下可靠张开,将锥形滑块11与弹性夹头4相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套(1)、挡环(2)、活动簧座(3)、弹性夹头(4)、弹簧(5)、内套(6)、外套(7)、可断销(8)、固定环(9)、锥形滑块(11)、压紧套(12)、橡胶环(13)、锥头可断销(14)和固定座(15),外围设备为拖索(10)和收放绞车;其连接关系为:所述压紧套(12)的外形为圆柱形,拖索(10)的固定端与压紧套(12)的内孔压接成型为一体;所述活动簧座(3)和锥形滑块(11)分别套装在压紧套(12)的外圆周,且活动簧座(3)和锥形滑块(11)的轴肩相对;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簧座(3)和锥形滑块(11)抵触连接;上述部件整体同轴放置在弹性夹头(4)内,所述活动簧座(3)能够在弹性夹头(4)内轴向移动;所述锥形滑块(11)与弹性夹头(4)相抵触的面为斜向下的锥面;在所述活动簧座(3)的轴肩所在侧,压紧套(12)与弹性夹头(4)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安装挡环(2);所述挡环(2)与弹性夹头(4)间紧配合;所述固定环(9)固接在压紧套(12)上锥形滑块(11)所在端的端部,拖索(10)穿过固定环(9);所述弹性夹头(4)与固定环(9)相接触处的内表面为凸型圆弧面,固定环(9)上相应位置为与该凸型圆弧面匹配的凹型圆弧面;所述内套(6)同轴套装在弹性夹头(4)外,在压紧套(12)的外圆周,挡环(2)的后侧依次套装橡胶环(13)和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通过锥头可断销(14)与压紧套(12)连接;所述连接外套(1)同轴套装在内套(6)外,连接外套(1)与收放绞车相连;所述外套(7)同轴套装在连接外套(1)的端部,并通过可断销(8)与连接外套(1)相连;所述连接外套(1)、内套(6)及弹性夹头(4)的轴向端面均与外套(7)的轴肩抵触;所述可断销(8)及锥头可断销(14)的最大承载力大于拖索(10)的最大承载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占新高频陈焕杰曾军财刘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