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8099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该方法第一熟为马铃薯;第二熟为蔬菜;第三熟为玉米;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马铃薯于上一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第二熟蔬菜于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在玉米行间播种;第三熟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栽;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菜收获后播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采用适宜的耕作模式,在低纬高海拔地区实现了一年四熟的高产高效耕作方法,获得了丰收,提高了复种指数,每亩收益达5300元以上,与该地区现有种植模式相比,经济收入提高41.6~66.87%,为该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耕作技术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该方法第一熟为马铃薯;第二熟为蔬菜;第三熟为玉米;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马铃薯于上一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第二熟蔬菜于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在玉米行间播种;第三熟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栽;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菜收获后播种。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采用适宜的耕作模式,在低纬高海拔地区实现了一年四熟的高产高效耕作方法,获得了丰收,提高了复种指数,每亩收益达5300元以上,与该地区现有种植模式相比,经济收入提高41.6~66.87%,为该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耕作技术模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低纬高海拔地区(21 °N~28 ° N,海拔2100~2400米)旱地种植粮食作物,一般存在着一年种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情况,复种指数较低,每亩旱地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不足千元。马铃薯、萝卜、玉米、荞麦是低纬高原山区人民的口粮、经济收入和饲料来源的主要作物。该区旱地目前主要以单作的方式种植马铃薯、玉米两季,这样造成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极低。合理的间套作模式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也是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及抗倒伏能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我国低纬高海拔地区耕作制度上存在一年种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复种指数较低,每亩旱地的经济效益极低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不同类型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品种相对耐荫蔽、耐冷、抗病虫等特点,集约利用我国低纬高海拔区的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以提高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高寒山区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熟为马铃薯,第一熟马铃薯于上一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2)第二熟为蔬菜,第二熟蔬菜在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播种,与玉米间作;(3)第三熟为玉米,第三熟所述的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栽;(4)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菜收获后播种。步骤(2)第二熟所述的蔬菜可以为萝卜,步骤(4)第四熟所述的杂粮可以为荞麦、步骤(4)第四熟所述的蔬菜可以为大白菜或萝卜或黑子南瓜。步骤(1)第一熟为马铃薯是于上一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株距40cm,行距80cm,每塘定苗I株;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生育期155天-165天;步骤(2)第二熟为萝卜是于马铃薯收获后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玉米时播种,与玉米间作,在玉米宽行内播种3行萝卜,萝卜的行距30cm,塘距30cm,每塘定苗I株,播种后45天-55天收获,生育期45-55天;步骤(3)第三熟为玉米是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18天~22天玉米育苗,待马铃薯收获后,按宽窄行移栽玉米苗,玉米苗的株距为20cm,宽行距160cm,窄行距40cm,每塘定苗2株,密度为4500株/亩,10月收获为第三熟,生育期118天-125天;步骤(4)第四熟:在步骤(2 )第二熟萝卜收获后,于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荞麦,播种荞麦是在玉米宽行内撒播荞麦,行距为20cm,每亩用荞麦种子8-12千克;或在步骤(2)第二熟萝卜收获后,于7月下旬-8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穴播大白菜,株行距20cmX 50cm,每穴定苗2株;或在步骤(2)第二熟萝卜收获后,于7月下旬-8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穴播黑子南瓜或萝卜,行距30cm,塘距30cm,每塘定苗I株;荞麦在11月中旬收获、生育期100-120天;大白菜和萝卜在10月中旬收获,生育期70-90天;黑子南瓜在12月中旬收获,生育期130-150 天。每年均可按照所述的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进行耕作,或相应轮作适宜的其它作物。所述的玉米选择耐冷中早熟品种为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耐冷性和耐荫蔽、抗病虫等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品种,采用适宜的耕作模式,在低纬高海拔地区实现了一年四熟的高产高效耕作方法,获得了丰收,提高了复种指数。采用本专利技术使得我国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每亩经济收益达到5300元人民币以上,与该地区现有种植模式相比,经济收入提高41.6%~66.87%,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低纬高海拔高寒山区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为该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耕作技术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各实施例无特别说明的均按相应作物的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以下各实施例中玉米选用早熟紧凑型品种云瑞88、云瑞999、珍禾99、珍油玉9号或西辽,这些品种生育期较短,在118天~125天之间。对照田种植方法:周围非示范区常规播种,一年两熟,一熟为马铃薯,一熟为玉米。实例I本实施例在云南省南华县沙桥镇于栖么村(海拔2350米,纬度25。N)和会泽县马路乡(海拔2260米,维度27 ° N)两个县内进行。种植面积共为1150亩。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种植面积为1150亩,其步骤如下:(I)第一熟马铃薯: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I月中旬播种马铃薯,株距40cm,行距80cm,每塘定苗I株,于2011年5月中旬~6月上旬实收马铃薯4000kg,生育期为155-165天,为第一熟。销售价格0.8元/kg,折合亩产3333kg,亩收入2666.4元;(2)第三熟玉米:玉米的宽窄行规划及移栽: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10~20天玉米集中育苗,待马铃薯收获后,即(及时)进行宽窄行规范化和移栽,窄行行距为40cm,宽行行距为160cm,株距20cm,每塘定苗2株,密度为4500株/亩,生育期118-125天。2011年10月上旬收获玉米干籽粒1405kg,为第三熟,折合亩产662.4kg,按2.2元/kg计,亩收入1457.2 元。(3)第二熟萝卜:在移栽玉米苗时,在玉米宽行内播种3行萝卜,萝卜的行距30cm,塘距30cm,每塘定苗I株,播种后45天-55天开始采收,实收商品萝卜2500kg,为第二熟,生育期45-55天,销售价格0.4元/kg,折合亩产2083kg,亩收入833.2元; (4)第四熟萝卜:在第二熟萝卜收获后,于2011年8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播种3行萝卜,萝卜的行距30cm,塘距30cm,每塘定苗I株,10月中旬开始采收,生育期70天,实收商品萝卜1800kg,为第四熟,销售价格0.25元/kg,折合亩产1500kg,亩收入375元。本实施例一年四熟间套作每亩收入可达5331.8元,与对照种植方法亩收入3766.4元相比,亩增收1565.4元,增收幅度达到41.6%,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实例2(I)第一熟马铃薯: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I月中旬播种马铃薯,株距40cm,行距80cm,每塘定苗I株,于2011年5月中旬~6月上旬实收马铃薯3865kg,生育期为155-165天,为第一熟。销售价格0.8元/kg,折合亩产3300kg,亩收入2640元;(2)第三熟玉米的宽窄行规划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熟为马铃薯,第一熟马铃薯于上一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2)第二熟为蔬菜,第二熟蔬菜在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播种,与玉米间作;(3)第三熟为玉米,第三熟所述的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栽;(4)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菜收获后播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管俊娇刘树森李彦刚杨加义黄清梅张惠吕开洲马芙蓉丁燕刘艳芳杨晓洪王江民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