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在水稻收获后的晚秋,用稻草切碎还田,然后种上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或绿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多次翻倒和施肥以增加旱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该操作方法简便可行,使用本专利技术中培肥方法所培肥的旱秧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2-0.3个百分点,在育秧时旱秧田亦不会出现板结现象,养分齐全,分布均匀,保证秧苗的需求。培育的秧苗单株带蘖比例高10-15个百分点,移入大田后植伤轻,发苗早,低位分蘖多,符合高产栽培要求,在广大农村易于推广应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栽培过程中,旱育秧苗抗逆力强,移栽后植伤轻,分蘖缺位少,分蘖力强,利于早发,是一种很好的育秧方式。但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中,因规范的旱秧田培肥比较繁琐,操作不便,农民难以做到,不少农户都是以普通的蔬菜地及冬闲田,在播前3-5天临时整作旱秧田,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及其他营养含量较低,增施肥料造成烧苗后果,育秧时板结严重,培育出的水稻秧苗素质较差,移入大田后早发优势不明显,影响产量提高,推广应用速度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旱秧田的预留: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2?3%留下空茬作为旱秧田;(2)稻草还田:晚秋季节,将稻草切成10?15cm长,均匀铺撒在所述旱秧田田面,翻埋入土层还田;(3)蔬菜种植:在稻草还田后的旱秧田上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或绿肥;(4)翻倒和施肥:在水稻播种前55?65天对种植有蔬菜的旱秧田进行第一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25?35天,向所述旱秧田施入人畜粪尿后进行第二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7?9天,向旱秧田每亩施入90?100kg养分含量为45%的复合肥(15?15?15)、25?30kg尿素,均匀翻倒后整成畦面宽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