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增益电路以及信号增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6486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2:37
一种信号增益电路以及信号增益方法,该信号增益电路包含有一输入级电路,用来接收一输入信号;一第一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入级电路与一第一参考电压之间;一输出级电路用来依据该输入信号来产生一输出信号;以及一第二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出级电路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与该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增益电路以及信号增益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具有较低杂音因子的一低杂音放大器以及其相关方法,尤其是涉及一低杂音放大器的信号增益电路以及一信号增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无线接收系统中,一低杂音放大器用来放大一无线接收信号以产生一接收信号。为了使得该无线接收系统可以精确地将该接收信号内的数据解码出来,该低杂音放大器不能对该无线接收信号加入太多的杂音,以免该杂音影响到该接收信号内的数据。换句话说,该低杂音放大器的杂音因子必须够低才不会影响到该接收信号内数据的正确性。一般而言,该低杂音放大器的杂音因子会和该低杂音放大器中的场效晶体管有很大的关系。进一步而言,该低杂音放大器的杂音因子会与该场效晶体管的通道杂音系数和栅极杂音系数成正比关系,而与该场效晶体管的操作截止频率成反比关系。换句话说,只要该低杂音放大器由场效晶体管所组成时,该无线接收信号就会受到该场效晶体管的杂音所影响。因此,如何用较低的成本来改善一低杂音放大器的杂音因子已成为无线通讯领域所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较低杂音因子的一低杂音放大器以及其相关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一实施例,其提供了一种信号增益电路。该信号增益电路包含有一输入级电路、一第一电感元件、一输出级电路以及一第二电感元件。该输入级电路用来接收一输入信号。该第一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入级电路与一第一参考电压之间。该输出级电路用来依据该输入信号来产生一输出信号。该第二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出级电路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与该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二实施例,其提供了一种信号增益方法。该信号增益方法的步骤包含有:利用一输入级电路来接收一输入信号;将一第一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入级电路与一第一参考电压之间;利用一输出级电路来依据该输入信号来产生一输出信号;将一第二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出级电路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之间;以及将该第一电感元件的绕线(winding)的至少一部份与该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本专利技术将一低杂音放大电路的一输入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与一输出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以使得该输入电感元件与该输出电感元件之间产生一耦合效应以减小该输出信号中的杂音。此外,本专利技术将该输入电感元件与该输出电感元件以互相交错的电路布局方式来产生一耦合效应,如此一来该输入电感元件与该输出电感元件就可以在最小的面积下互相耦合以减小输出信号中的杂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信号增益电路的一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第一电感元件与一第二电感元件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信号增益电路的一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信号增益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300信号增益电路102、302输入级电路104、304第一电感元件106、306输出级电路108、308第二电感元件1022第一增益电路1024第二增益电路1042、1044、1082、1084电感3022增益电路202、204虚线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方式,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者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方式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信号增益电路100的一实施例示意图。信号增益电路100可以为一低杂音放大电路,该低杂音放大电路应用于一无线接收系统中,其用来提供一低杂音增益给一输入信号Sin(图1中所标示的Si1与Si2)以产生一输出信号Sout(图1中所标示的So1与So2)。信号增益电路100包含有一输入级电路102、一第一电感元件104、一输出级电路106以及一第二电感元件108。输入级电路102用来接收输入信号Sin。第一电感元件104耦接于输入级电路102与一第一参考电压(即一接地电压Vgnd)之间。输出级电路106用来依据输入信号Sin来产生输出信号Sout。第二电感元件108耦接于输出级电路106与一第二参考电压(即一电源电压Vdd)之间。为了使得第一电感元件104与第二电感元件108之间具有一耦合效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感元件104的绕线(winding)的至少一部份与第二电感元件108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进一步而言,第一电感元件104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与第二电感元件108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而使得第一电感元件104与第二电感元件108之间产生一耦合效应以减小输出信号Sout中的杂音。但是此并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所在,任何可以使得第一电感元件104与第二电感元件108之间具有一耦合效应的设置方式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所在。举例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感元件104的位置设置在相邻于第二电感元件108的位置也可使得第一电感元件104与第二电感元件108之间具有一耦合效应,故其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所在。此外,图1所示的信号增益电路100为一差动的低杂音放大电路,因此输入级电路102会包含有一第一场效晶体管M1以及一第二场效晶体管M2。第一电感元件104耦接于第一场效晶体管M1以及第二场效晶体管M2之间,且第一电感元件104具有一中心抽头端N1耦接于该第一参考电压(即接地电压Vgnd)。从图1可以得知,中心抽头端N1左边的电感标示为1042,而中心抽头端N1右边的电感标示为1044。第一场效晶体管M1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N2耦接于第一电感元件104的一第一端点以及输入信号Sin的一第一信号Si1,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Sc1。第二场效晶体管M2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N3耦接于第一电感元件104的一第二端点以及输入信号Sin的一第二信号Si2,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Sc2。输出级电路106也包含有一第三场效晶体管M3以及一第四场效晶体管M4。第二电感元件108具有一中心抽头端N4耦接于第二参考电压(即电压电压Vdd)。从图1可以得知,中心抽头端N4左边的电感标示为1082,而中心抽头端N4右边的电感标示为1084。第三场效晶体管M3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N5耦接于第一场效晶体管M1的一第二连接端点,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第一偏压信号Sb1,一第二连接端点N7耦接于第二电感元件108的一第一端点以及用来输出输出信号Sout的一第一信号So1。第四场效晶体管M4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N6耦接于第二场效晶体管M2的一第二连接端点,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第二偏压信号Sb2,一第二连接端点N8耦接于第二电感元件108的一第二端点以及用来输出输出信号Sout的一第二信号So2。此外,本实施例的输入级电路102另包含有一第一增益电路1022以及一第二增益电路1024。第一增益电路1022具有一输入端点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信号增益电路以及信号增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增益电路,包含有:一输入级电路,用来接收一输入信号;一第一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入级电路与一第一参考电压之间;一输出级电路,用来依据该输入信号来产生一输出信号;以及一第二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出级电路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与该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份彼此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增益电路,包含有:一输入级电路,用来接收一输入信号;一第一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入级电路与一第一参考电压之间;一输出级电路,用来依据该输入信号来产生一输出信号;以及一第二电感元件,耦接于该输出级电路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交错设置;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具有一第一电感线圈数,该第二电感元件具有一第二电感线圈数,以及该第一电感线圈数对该第二电感线圈数的一比值与对应一耦合效应的一耦合系数的一乘积不大于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增益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第二电感元件的绕线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交错设置,而使得该第一电感元件与该第二电感元件之间产生该耦合效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增益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的一第一端点耦接于该第一参考电压以及一第二端点用来接收该输入信号;该输入级电路包含有:一第一场效晶体管,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耦接于该第一电感元件的该第二端点,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控制信号;该输出级电路包含有:一第二场效晶体管,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耦接于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第二连接端点,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偏压信号;以及该第二电感元件的一第一端点耦接于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一第二连接端点以及一第二端点用来耦接于该第二参考电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增益电路,其中该输入级电路另包含有:一增益电路,具有一输入端点耦接于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该第一连接端点,一输出端点耦接于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点,该增益电路用来提供一不大于零的增益给该输入信号以产生该控制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增益电路,其中该第一电感元件具有一中心抽头端耦接于该第一参考电压;该输入级电路包含有:一第一场效晶体管,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耦接于该第一电感元件的一第一端点以及该输入信号的一第一信号,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场效晶体管,具有一第一连接端点耦接于该第一电感元件的一第二端点以及该输入信号的一第二信号,一控制端点用来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电感元件具有一中心抽头端耦接于该第二参考电压;该输出级电路包含有:一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宪谷张家润陈家源林盈熙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