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6252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触控电极层的图形;在触控电极层上形成绝缘层的图形;接着在绝缘层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图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次构图工艺中使用同时完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构图,减少了制造过程中构图次数,提高了触摸屏的制造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触控电极层的图形;在触控电极层上形成绝缘层的图形;接着在绝缘层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图形。本专利技术在一次构图工艺中使用同时完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构图,减少了制造过程中构图次数,提高了触摸屏的制造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 Screen 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触摸屏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电磁式、振波感应式以及受抑全内反射光学感应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以其独特的触控原理,凭借高灵敏度、长寿命、高透光率等优点,被业内追捧为新宠。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单片式(OGS,One Glass Solution)触控模组,是在基板上直接形成单层的触控导电膜及传感器,如图1a和图1b所示,OGS触控模组的具体结构包括:在基板101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遮蔽层(Blackmatrix,简称BM) 102、桥接层(Bridge) 103、绝缘层(Overcoat,简称00104、触控电极层105、周边走线106以及钝化层107 ;其中,触控电极层105具体包括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1051和触控驱动电极1052,触控感应电极1051和触控驱动电极1052为菱形图案,相邻的且相互断开的触控驱动电极1052通过桥接层103桥接,触控感应电极1051和触控驱动电极1052在触控模组的非显示区域与对应的周边走线106相连,周边走线106会将触控电极层105上的信号传输到对应的IC芯片进行分析处理。上述结构的OGS触控模组在制备时需要采用六道掩膜板(Mask)进行构图:第一道Mask形成遮蔽层102的图形,第二道Mask形成桥接层103的图形,第三道Mask形成绝缘层104的图形,第四道Mask形成触控电极层105的图形,第五道Mask形成周边走线106的图形,第六道Mask形成钝化层107的图形。上述制备工艺所用到的掩模板数量比较多,使用每个掩模板时都要与基板精确对位,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OGS触控模组时使用掩模板次数较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触控电极层的图形;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触控电极层上形成绝缘层的图形;在所述绝缘层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图形;所述桥接层桥接相邻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或相邻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包括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触控电极层、绝缘层、桥接层及周边走线层;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绝缘层和桥接层位于所述触摸屏的触控区域;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同层设置、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所述桥接层桥接相邻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或相邻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层、绝缘层、桥接层及周边走线位于所述触摸屏的非触控区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触控电极层的图形;在触控电极层上形成绝缘层的图形;接着在绝缘层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图形。本专利技术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同时完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构图,减少了制造过程中构图次数,提高了触摸屏的制造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OGS触控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基板上形成遮蔽层后的截面不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形成触控电极层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形成绝缘层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后的截面示意图;图3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形成钝化层后的截面示意图;图4a-图4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各步骤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区域大小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01、在基板I上形成触控电极层3的图形,该触控电极层3包括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31和触控驱动电极32,如图3b所示其中,触控电极层3在触控区域A和非触控区域B都有图形;步骤S102、在触控电极层3上形成绝缘层4的图形,如图3c所示,其中,绝缘层4在触控区域A和非触控区域B都有图形;较佳地,在执行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在基板I上形成遮蔽层2的图形,如图3a所示,其中,遮蔽层2仅在非触控区域B有图形;具体地,可以先在基板I上形成遮蔽层2的图形,然后在遮蔽层2上形成触控电极层3的图形。也可以先在基板I上形成触控电极层3的图形,然后在触控电极层3上形成遮蔽层2的图形;并且,还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具体的掩膜工艺可采用灰阶掩模或者半色调掩膜)同时形成位于下方的触控电极层3和上方的遮蔽层2的图形,在此不做详述,这样可以减少掩膜次数,节约成本;进一步地,还可以直接使用诸如黑色感光性树脂的光刻胶作为遮蔽层2,省去了单独制作遮蔽层2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步骤S103、在绝缘层4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5和周边走线6的图形,如图3d所示,其中,桥接层5在触控区域A和非触控区域B都有图形;周边走线6仅在非触控区域B有图形,对应于具有遮蔽层3图形的区域,遮蔽层3可以遮蔽触摸屏的周边引线(SP周边走线6);桥接层5桥接相邻的触控驱动电极32或相邻的触控感应电极31,在图3d中以桥接层3桥接相邻的触控感应电极31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地,周边走线可以是金属走线,金属的电阻比较小,导电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触摸屏的触控灵敏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包括:步骤S104、在周边走线6上形成钝化层7的图形,如图3e所示,其中,钝化层7在触控区域A和非触控区域B都有图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在一次构图工艺中同时完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构图,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六次构图工艺,减少了制造过程中构图次数,提高了触摸屏的制造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为了叙述方便,对步骤S101-S104中掩模板的描述采用第一掩模板、第二掩模板、第三掩模板、第四掩模板以及第五掩膜板的方式来描述。下面对上述步骤S101-S104分别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基板I上形成遮蔽层2的图形,具体通过下述方式实现:首先,在基板I上形成遮蔽层2的薄膜;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光刻胶材料制备遮蔽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上形成触控电极层的图形;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交叉而置且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触控电极层上形成绝缘层的图形;在所述绝缘层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桥接层和周边走线的图形;所述桥接层桥接相邻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或相邻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光叶林允植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