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风机(1)、通风管(2)、空气过滤器(3),还包括气敏传感器(4)、微处理器(5)、无线通信模块(13),其中所述气敏传感器(4)设置于与风机(1)入风口连接的通风管(2)内;所述气敏传感器(4)与微处理器(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1)相连;所述微处理器(5)与无线通信模块(13)相连;还包括湿度传感器(7)、单片机(8)、雾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自动检测,可自动控制风机运转又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检测结果,提高了自动化,增加了检测功能,使得系统能够合理节约电能,提高系统的清洁效率,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车间净化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风机(1)、通风管(2)、空气过滤器(3),还包括气敏传感器(4)、微处理器(5)、无线通信模块(13),其中所述气敏传感器(4)设置于与风机(1)入风口连接的通风管(2)内;所述气敏传感器(4)与微处理器(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1)相连;所述微处理器(5)与无线通信模块(13)相连;还包括湿度传感器(7)、单片机(8)、雾化装置。本专利技术增加自动检测,可自动控制风机运转又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检测结果,提高了自动化,增加了检测功能,使得系统能够合理节约电能,提高系统的清洁效率,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车间净化中。【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属于空气净化的
。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高,对于在空气中附有各种污染物,为了提高控制质量,人们研究出各种净化装置对空气污染进行整治,以改善室内居住、办公条件,尤其是在车间中需要全面提高空气质量,使得空气清洁,消除室内污染。对于现有的净化系统中,通常包括风机、通风管、空气过滤器,其中风机的入风口通过通风管吸入外部空气,出风口通过通风管排出空气,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后排出,这样的系统操作简单,能够清楚吸附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提高空气的清洁度,可以达到净化的作用,但是它同样存在问题。在使用系统时,系统需要人为开启净化,对于系统的风机的风速始终保持相同,使得系统持续均匀耗电,在空气污染严重时,系统无法自动检测,以控制出适当的风速加快对空气的吸入,以提高净化的效率,因此,使得系统缺少自动化,影响了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增加自动检测部分,使得系统可以通过气敏传感器自动检测,并利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即可控制风机运转又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检测结果和风机运转情况,因此,提高了自动化,增加了检测功能,使得系统能够合理节约电能,提高系统的清洁效率,以更好清洁空气中的污染物。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风机、通风管、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通风管与风机的入风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风口排出净化后空气,还包括气敏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气敏传感器设置于与风机入风口连接的通风管内;所述气敏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通信终端相连;利用气敏传感器检测风机入风口处的空气浓度,经微处理器转换处理后控制风机转动,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部通信终端发出提示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单片机、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风口与通过管与雾化装置连接,在该通风管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雾化装置连接,所述雾化装置排出雾化后的空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水容器、带雾化头的雾化器、喷雾口、喷雾腔;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风口与通过管与喷雾腔的入风口连接,喷雾腔的出风口排出雾化后的空气;所述单片机与雾化器连接;所述水容器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的雾化头插入水容器内,雾化器产生雾气从喷雾口喷出;所述喷雾腔与喷雾口连接形成密闭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容器采用螺旋方式固定在雾化器的上方,通过雾化器的雾化头穿透水容器的盖体伸入水容器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出风口处的通风管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过滤器内固定有初效过滤网层、静电除尘过滤网层、除臭滤网层、活性炭过滤网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920T型处理器。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在系统中增加自动检测部分,使得系统可以通过气敏传感器自动检测,并利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即可自动控制风机运转又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检测结果和风机运转情况至外部通信终端,因此,提高了自动化,增加了检测功能,使得系统能够合理节约电能,提高系统的清洁效率,且可以及时通知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车间净化中。微处理器为ARM920T型处理器,可以提高处理速度,降低成本。另外,还可以对净化后的空气做再次净化加湿,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湿度,单片机控制雾化装置产生雾气,使得净化后的空气可以再次通过雾气进行净化,达到雾气净化的效果,以提高空气湿度。雾化装置采用水容器、带雾化头的雾化器、喷雾口、喷雾腔的结构,结构简单,使其雾化效果提高。水容器采用螺旋方式固定在雾化器的上方,使得水容器的水用完之后可以更换,采用螺旋方式使其拆卸安装方便。在风机的出风口设置过滤网,可以通过过滤网滤出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起到阻挡的效果。对于空气过滤器,内部采用多网层的结构,使得空气可以经过多个滤网层逐个过滤,提高滤出效果,使得空气得到充分的过滤、除尘、除臭、吸附污染物的作用,更全面的提高净化效果。因此,本系统提高了自动净化功能,可更好清洁空气中的污染物,可广泛的运用于车间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解释:1_风机、2-通风管,3-空气过滤器,4-气敏传感器,5-微处理器,6-过滤网,7-湿度传感器,8-单片机,9-雾化器,10-水容器,11-喷雾口,12-喷雾腔,13-无线通信模块,14-初效过滤网层,15-静电除尘过滤网层,16-除臭滤网层,17-活性炭过滤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风机1、通风管2、空气过滤器3,其中所述通风管2与风机I的入风口连接,风机I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2与空气过滤器3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出风口排出净化后空气,还包括气敏传感器4、微处理器5、无线通信模块13,其中所述气敏传感器4设置于与风机I入风口连接的通风管2内;所述气敏传感器4与微处理器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I相连;所述微处理器5与无线通信模块13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3与外部通信终端相连;利用气敏传感器4检测风机I入风口处的空气浓度,经微处理器5转换处理后控制风机I转动,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3向外部通信终端发出提示信息。还可以对净化后的空气做再次净化加湿,通过湿度传感器7、单片机8、雾化装置,其中空气过滤器3的出风口与通过管2与雾化装置连接,在该通风管2内设有湿度传感器7 ;湿度传感器7与单片机8连接,单片机8与雾化装置连接,所述雾化装置排出雾化后的空气。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空气净化系统通电后,各模块获电进行工作。外部空气首先通过通风管2进入到风机I的入风口,风机I转动使得空气从出风口输出,在风机I的入风口处设立气敏传感器4,利用气敏传感器4对通风管2中吸入的空气进行浓度检测,预先在微处理器5中设立浓度值,当检测到的浓度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风机(1)、通风管(2)、空气过滤器(3),其中所述通风管(2)与风机(1)的入风口连接,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2)与空气过滤器(3)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3)的出风口排出净化后空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敏传感器(4)、微处理器(5)、无线通信模块(13),其中所述气敏传感器(4)设置于与风机(1)入风口连接的通风管(2)内;所述气敏传感器(4)与微处理器(5)连接;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风机(1)相连;所述微处理器(5)与无线通信模块(13)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3)与外部通信终端相连;利用气敏传感器(4)检测风机(1)入风口处的空气浓度,经微处理器(5)转换处理后控制风机(1)转动,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3)向外部通信终端发出提示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卫平,陈宗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华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