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5957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是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包括: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一工件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二工件的第二螺纹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速,连接构件的制造成本也较低,并且该方式不会对工件造成额外的外力施压,不易造成工件损坏,连接质量和效果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是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包括: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一工件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二工件的第二螺纹段。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速,连接构件的制造成本也较低,并且该方式不会对工件造成额外的外力施压,不易造成工件损坏,连接质量和效果较高。【专利说明】连接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在公路行业的施工中,有时会需要进行一些工件的连接,比如在公路施工建设中需要连接钢筋。传统的钢筋连接方式都是借鉴建筑行业的连接方式,比如搭接、焊接、锥螺纹、直螺纹等连接方式,但是这些连接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如果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钢筋,很多因素比如电源不稳定、可焊性差、焊工水平较差、风雨寒冷天气影响等都会使得焊接质量无法保证,所以焊接方式无论连接质量、施工效率还是可操作性均不能满足公路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又比如,如果通过锥螺纹方式连接,施工设备移动不便,连接速度较慢且成本较高,而且施工时接头连接处也容易破坏。而直螺纹方式,当所连接的钢筋两端均无法自由转动时,直螺纹连接则无法进行。综上,当前需要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来解决上述的连接质量差、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和操作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构件,以实现高质量、快速的实现工件连接,且成本低,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是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包括: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一工件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二工件的第二螺纹段。可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分别位于筒体的纵向中心线两侧。可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以所述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可选的,所述筒体包括外表面和位于所述筒体的中空腔内的内表面,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内表面。可选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内螺纹之外,还包括第一空留段;所述第一空留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一空留段的长度是2-3mm。可选的,所述第一空留段处设置有间隔挡板。可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螺纹段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筒体还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连接口以及位于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口 ;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三端部相对,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筒体的第一连接口相对,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筒体的第二连接口相对;所述内表面在所述内螺纹之外,还包括两个第二空留段;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空留段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螺纹段的第二端部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空留段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第二连接口与第二螺纹段的第四端部之间。可选的,所述两个第二空留段以所述筒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可选的,所述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拧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构件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连接构件设置成筒体的形状,并在该筒体内设置内螺纹,内螺纹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工件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工件的第二螺纹段,这种结构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该连接构件就可以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实现这两个工件的可靠连接;这种转动连接构件实现工件连接的方式,操作简单快速,连接构件的制造成本也较低,并且该方式不会对工件造成额外的外力施压,不易造成工件损坏,连接质量和效果较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构件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2为图1的A向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构件另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A向侧视图;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构件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构件,该构件是用于连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所述的第一工件或第二工件例如是钢筋。为了实现这两个工件的连接,本实施例将连接构件设计成两端开口的筒体,比如类似一个套筒;并且在该筒体设置内螺纹。具体的,可以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构件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如图1所示,筒体11的两端开口,该两端指的是图1所示的IΙ-a和IΙ-b,例如可以将端口 ΙΙ-a称为第一连接口,可以将第一工件从该第一连接口 ΙΙ-a伸入筒体中;将端口 ΙΙ-b称为第二连接口,可以将第二工件从第二连接口 ΙΙ-b伸入筒体中。其中,筒体11设置有内螺纹12,如果描述该筒体11包括外表面和位于筒体的中空腔内的内表面,则该内螺纹12是设置在所述内表面。本实施例中,内螺纹12包括第一螺纹段12-a (例如是位于第一连接口侧)和第二螺纹段12-b (例如是位于第二连接口侧);该第一螺纹段12-a用于连接第一工件,第一工件具有外螺纹,该第一工件从第一连接口 ΙΙ-a伸入筒体后,与筒体中的第一螺纹段12-a进行螺纹连接。同理,第二螺纹段12-b用于连接第二工件,第二工件具有外螺纹,该第二工件从第二连接口 ιι-b伸入筒体后,与筒体中的第二螺纹段12-b进行螺纹连接。这样该筒体11就通过其设置的内螺纹,与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均进行螺纹连接,实现这两个工件的连接。图2为图1的A向侧视图,从该图2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连接构件,其内螺纹比如第一螺纹段12-a和第二螺纹段12-b,都可以从该筒体11的连接口处开始设置;比如第一螺纹段12-a就是从第一连接口 ΙΙ-a开始,向筒体11的中空腔内部延伸。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构件进行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连接时,只要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从上述筒体的连接口伸入筒体中,并转动该筒体,就可以通过筒体中设置的内螺纹与工件上设置的外螺纹之间进行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连接。t匕如,当采用该连接构件连接钢筋时,如果构件两端所连接的钢筋都不能自由转动,则可以通过转动该连接构件,即可实现钢筋的连接,非常方便。这种连接方式,首先其实施起来非常简单和快速,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在比如狭小的钢筋密集处都可以灵活的操作;而且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连接的工件,力学性能好,连接安全可靠,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害;此外,该方式成本较低,降低了施工作业成本。施工时还不会造成污染,安全环保;连接构件也可以提前预制,不占用工期,全天候施工,可以大大的缩短工期且质量稳定。在具体实施中,这种连接构件的生产制作过程可以是,先将棒料切到所需的长度,然后打孔、倒角、车去外皮,最后加工螺纹。进一步的,第一螺纹段12-a和第二螺纹段12_b可以分别位于筒体11的纵向中心线18的两侧;比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螺纹段12-a位于纵向中心线18的左侧,具体是位于第一连接口 ΙΙ-a与纵向中心线18之间;而第二螺纹段12-b位于纵向中心线18的右侧,具体是位于第二连接口 ΙΙ-b与纵向中心线18之间。优选的,第一螺纹段12-a和第二螺纹段12_b以纵向中心线18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最好是第一螺纹段12-a和第二螺纹段12-b长度相等,这样可以使得在施工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旋入筒体11的长度相等,工件连接的质量会更好。进一步的,筒体11的内表面在内螺纹之外还包括第一空留段,也就是说,该第一空留段是没有设置内螺纹的一段内表面。比如,该第一空留段可以设置在第一螺纹段12-a和第二螺纹段12-b之间,也就是在图1所示的纵向中心线18附近。设置该第一空留段的作用是,可以使得第一螺纹段12-a和第二螺纹段12-b之间不会出现螺纹重叠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是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包括: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一工件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用于连接具有外螺纹的第二工件的第二螺纹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波黄世武高海鹏彭鹏谢晋德周小生刘英罗翥王大鹏王稷良侯荣国李思李孙宏峰莫秀雄何哲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广西信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