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将纤维素微晶加入硫酸溶液中,在油浴恒温条件下持续搅拌分解,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的纳米晶体,直至中性,以碱液调节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的pH值至7;(2)将邻苯二甲酸酐与脂肪族聚酯熔融共混;(3)将0.1~50wt%的纤维素纳米晶与改性的脂肪族聚酯熔融共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由于邻苯二甲酸酐的结合作用,纤维素与脂肪族聚酯之间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进而机械性能有效改善。同时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由于引进大量的纤维素填料,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生物可降解性能也进一步深入,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也属于环境友好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大的高分子材料,从天然纤维素中加工而成的纤维素微晶现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涂料稳定剂(如CN101481424A ;CN1448427A ;CNl340651A)、塑料和橡胶的填充剂(如CN1369508A ;CNl340651A)以及合成革(如CN101070352A ;C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邻苯二甲酸酐改善纤维素纳米晶和脂肪族聚酯相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纤维素微晶加入硫酸溶液中,在油浴恒温条件下持续搅拌分解,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的纳米晶体,直至中性,以碱液调节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的pH值至7;(2)将邻苯二甲酸酐与脂肪族聚酯熔融共混,具体方式为采取双螺杆共混或密炼机共混,转矩为2~10N×m,共混时间为5min,得到改性的脂肪族聚酯;(3)将0.1~50wt%的纤维素纳米晶与改性的脂肪族聚酯熔融共混,具体方式为采取双螺杆共混或密炼机共混,转矩为2~10N×m,共混时间为5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须臻,张勇,罗煜,邢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大河宝利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