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寅敬专利>正文

橘普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245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的配方以及制造方法,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茶原料80-97份,化橘红2-19份,化橘红花1份,所述的茶原料为黑茶;其制造茶的方法,包括两次混料,汽蒸至软柔,倒入模具进行压制,自然冷却;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茶具有较优越的排肺毒、消积食、行血气、养肝胆、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祛痰、镇咳、抑菌的功效,适用于相关适应症的人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茶制造方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的配方以及制造方法,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茶原料80-97份,化橘红2-19份,化橘红花1份,所述的茶原料为黑茶;其制造茶的方法,包括两次混料,汽蒸至软柔,倒入模具进行压制,自然冷却;烘干;本专利技术的茶具有较优越的排肺毒、消积食、行血气、养肝胆、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祛痰、镇咳、抑菌的功效,适用于相关适应症的人群;本专利技术的茶制造方法简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的配方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而作为我国一种重要文化,已经源远流长,也被世界广泛认可。蒸压、后发酵茶统称黑茶(dark tea),为茶制品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属全发酵茶,其生产历史悠久,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陕西泾阳茯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它被广泛制成砖型、饼型、坨型以及其他一些造型,在我国以及世界各国流行。黑茶,在新叶选料、工艺流程和对其色泽、品质的要求上都有其独特的标准和风味,形成了不同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品种的独特的风格。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并形成茶品的独特风味。黑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化橘红是我国广东省化州市的特产,其他各地均无出产。化橘红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的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化橘红作为一种特产,其理气、治肺、消积食护肝胆的药用功效被《本草纲目》、《中药大词典》等等中医药典籍记载,也受到张仲景、叶天士等名医的极度推崇,还是皇室贡品,更被康熙皇帝认为是“南方人参”并钦定“每岁必入”。在应用中,化橘红多用来治疗食积伤酒、呕吐痞闷、喉痒痰多、风寒咳嗽等病症。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茶,具有较优越的排肺毒、消积食、行血气、养肝胆、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祛痰、镇咳、抑菌的功效,适用于相关适应症的人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茶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橘普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茶原料80-97份,化橘红2-19份,化橘红花I份。所述的茶原料为黑茶。优选地,所述黑茶原料选自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陕西泾阳茯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或广西六堡茶。优选地,所述的黑茶原料为云南普洱茶。优选地,所述茶为蒸压茶。可选地,所述蒸压茶呈传统砖型、饼型、坨型。优选地,所述化橘红为中国广东化州特产化橘红未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而不限于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实验表明,果实对食积伤酒、呕吐痞闷、喉痒痰多、风寒咳嗽等病症的效果较化橘红果皮更好。本专利技术橘普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破碎2-19份的化橘红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或化橘红未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得到化橘红(原料);在所述的化橘红(原料)中混入80-97份茶原料,得到一次混料;所述的茶原料系已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后的茶原料;也可以采用成品黑茶碎茶;在所述一次混料混入I份化橘红花,得到二次混料;将所述二次混料汽蒸至软揉,然后倒入模具进行压制,将成型的汽蒸压制茶退出模具后自然冷却;将所述成型的汽蒸压制茶冷却至常温后烘干;所述的烘干,具体是:把所述成型茶放入烘干房烘干至总体含水量不到0.05%。烘干房可以选用炭火烘干。其中杀青、揉捻、渥堆的方法可采用: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黒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I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I)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备好草把和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三叉各长16?24厘米,柄长约5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C,每锅投叶量4?5千克。鲜叶下锅后,立即以双手匀翻快炒,至烫手时改用炒茶叉抖抄,称为“亮叉”。当出现水蒸气时,则以右手持叉,左手握草把,将炒叶转滚闷炒,称为“渥叉”。亮叉与渥叉交替进行,历时2分钟左右。待黑茶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緑,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梗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初揉黒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渥堆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エ序。黒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黒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C以上,相対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I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緑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本专利技术的橘普茶,用滚水冲泡后具有茶、化橘红、化橘红花的综合香味,此特殊香味可以减缓饮用者的精神压力。根据实验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黒茶原料、化橘红、化橘红花按上述比例制成的茶,其排肺毒、消积食、行血气、养肝胆的功效达到同类单一原料2倍以上。其产生的祛痰、镇咳的效果是一般茶所不具备的,抗氧化美肌肤效果更是任意単一原料所没有的,本专利技术的橘普茶ロ感好、香气浓郁,较之普通黒茶,更易为广大消费者接受。本专利技术的橘普茶的制造方法简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橘普茶采用以下重量配比的组份制成:黒茶原料80份,化橘红10份,化橘红花I份,其中黑茶采用已破碎后的云南普洱茶(熟普),化橘红为化橘红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按以下步骤加工:采用10份化橘红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破碎处理,得到化橘红原料;化橘红(原料)具有优越的排肺毒、消积食、行血气、养肝胆、抗癌、降血糖、降血脂、镇痛、抗炎、解热、祛痰、镇咳、抑菌功效;在所述的化橘红原料混入茶原料;黒茶被广泛认为具有生津解渴、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湾等独特功效;揽祥后得到一次混料;在所述的一次混料中加入I份化橘红花原料;搅拌后得到二次混料;化橘红花原料经试验证明,其特有的香气具有安神定惊、醒酒等功效;将所述二次混料汽蒸至软柔,然后倒入模具进行压制,将成型的汽蒸压制茶退出模具后自然冷却约四小时至常温;将所述成型的汽蒸压制`茶冷却至常温后烘干;采用砖型模具,加工后的茶为蒸压茶呈砖型。把所述成型茶放入烘干房烘干至总体含水量不到0.05%。实施例2各组份的重量配比为:黒茶原料97份,化橘红2份,化橘红花I份,其中黑茶采用湖南安化黒茶原料,并已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后的茶原料。化橘红为化橘红未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加工,采用饼型模具,加工后的茶为蒸压茶,呈饼型。实施例3各组份的重量配比为:黒茶原料90份,化橘红19份,化橘红花I份,其中黑茶采用已破碎后的陕西泾阳茯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茶原料80?97份,化橘红2?19份,化橘红花1份,所述的茶原料为黑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寅敬
申请(专利权)人:莫寅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