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洁远专利>正文

基于病虫、倒伏和污染防控的超级稻健身控害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200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基于病虫、倒伏和污染防控的超级稻健身控害栽培方法。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容易诱发病虫害,倒伏及受污染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栽培环境无害化,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病源虫源,种子无害化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有效防控病虫害,有效防倒伏等措施,对超级稻的栽培实行全程科学管理,根据超级稻栽培特性和病虫害、倒伏和污染发生特点,研究创造有利于超级稻正常生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栽培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超级稻生育状况,确保超级稻优质丰产。经测试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的超级稻平均每667m2新增优质稻谷53.2—59.6kg,新增产值138—155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容易诱发病虫害,倒伏及受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栽培环境无害化,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病源虫源,种子无害化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有效防控病虫害,有效防倒伏等措施,对超级稻的栽培实行全程科学管理,根据超级稻栽培特性和病虫害、倒伏和污染发生特点,研究创造有利于超级稻正常生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栽培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超级稻生育状况,确保超级稻优质丰产。经测试用本专利技术栽培的超级稻平均每667m2新增优质稻谷53.2—59.6kg,新增产值138—155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属于水稻栽培

技术介绍
超级稻即超高产水稻。超级稻品种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超级稻有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两大类。超级杂交稻如Y两优302、特优航I号等,是目前栽培的主要超级稻。超级稻与目前广泛种植的半矮杆水稻相比,其株型增高、稻杆增粗、穗型增大,粒大穗长,单产较高,堪称水稻中的“大个子”,而且产量越高,“个子”越大。超级稻株型结构及营养成分的变化,及盲目“大肥大水”等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容易诱发稻田病虫种群数量改变,如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发生数量大,危害严重,经常出现粮农频繁、过量和盲目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现象,不但造成生产成本高、污染环境和稻谷,还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对超级稻产量、质量和食用安全都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超级稻由于叶面积大,植株高大,在灌浆成熟过程中稻穗越来越沉重,易发生植株倒伏现象,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因此,研究超级稻从产地环境到田间栽培、肥料和用水管理、倒伏防控、防病治病、防虫治虫、农药无污染环境无害化控制、收获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健身控害栽培方法研究,生产出产量高,品质优,食用安全的稻谷产品,显得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未见有相关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病虫、倒伏和污染防控的超级稻健身控害栽培方法,创造有利于超级稻正常生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栽培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超级稻生育状况,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自身抗逆性,从播种到收获全程科学控制,减少有害物质污染。克服传统水稻栽培方法所存在的病虫害危害严重,易倒伏,受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下述具体步骤: (I)栽培环境无害化 (1-1)生产基地选择: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田间无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适宜超级稻生长的区域;生产基地应距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500m以上,以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 (1-2)灌溉用水:灌溉用水要防止将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酸碱度超标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用于农业生产灌溉; (1-3)防止废弃物残留污染:及时收集处理稻田田间地头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袋、肥料包装袋、塑料秧盘、地膜、棚膜等,防止农业生产废弃物残留污染产地环境; (2)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病源虫源 (2-1)合理轮作:超级稻与旱地作物如豆科作物的豇豆、花生等实行水旱轮作,减少虫害和侵染性病害初次侵染来源; (2-2)深翻晒土:除种植绿肥等冬种用地外,稻田应在秋收结束后10 — 15d内排干田水犁翻晒土,一直晒至春播或春种备耕之前,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风化,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效养分供给;消灭部分越冬虫源,减少田间有毒有害物质积存,为早稻增产优质打好基础; (2-3)灌水灭蛹控螟:水稻螟虫主要以蛹在稻桩中越冬,其未来发生为害程度与越冬虫源基数成正相关,因此,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并灌深水浸怄,淹没稻桩7 — IOd ;冬种田作物收获后和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IOd内及时翻耕,同样灌水淹没稻桩7 — 10d,可有效降低水稻螟虫虫源基数; (2-4)打捞菌核:水稻纹枯病主要靠菌核在稻田土壤中越冬,稻田灌水后大量漂浮在水面,稻田灌水后,捞除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减少初次浸染的菌源,有效地减轻水稻前期发病率,捞除的方法是在田面耙平以后,加深水层至没过田面,然后把浮在水面上的浪渣和菌核捞起,挑离稻田,深埋或晒干烧毁; (3)种子无害化处理 (3-1)晒种、选种:在浸种前选晴天晒种0.5 — ld,然后用筛选或清水精选出饱满种子,选后分级浸种; (3-2)浸种、消毒:超级稻种子带菌是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等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之一,通过浸种消毒,去掉混在种子内的秕谷、病粒、虫粒和其它杂质,消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防止播种时把病菌带入田间,是建立无病秧田,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有效途径。早造先用清水预浸6 — 8h,洗种后捞起再倒入40%三氯异氰尿酸WP (强氯精)450—500倍消毒液浸6—8h,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药液后继续浸种6—8h,晚造先用清水浸种2—3h,再用40%三氯异氰尿酸WP (强氯精)450— 500倍药液浸种6_8h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药液后再浸种4一5h,浸种过程换水1-2次,浸后捞起种子并洗净浙干催芽; (3-3)拌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拌种是杀灭传毒媒介白背飞虱,“治虱防矮”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措施,在稻种破胸露白时,用60%吡虫啉FSlOml兑水100_200ml,倒入3—5kg已催芽的稻种内,充分拌勻,晾l_3h后播种; (4)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4-1)播种期选择:早稻在2月20日一3月10日播种,晚稻在6月25日一7月10日播种,秧田宜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清洁、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要做到精细整地、下足基肥、稀播匀播、适时追肥、科学管水,旱育秧、湿润育秧、编织布隔层早造育秧秧龄23—28天,叶龄4一5叶;晚造秧龄20—25天,叶龄4一5叶,塑盘育秧早造秧龄16—23天,叶龄3—4叶;晚造秧龄15—20天,叶龄3—4叶,培育根系短粗,白根多,苗莖基部粗扁,80%以上秧苗带蘖I一2个,苗挺叶绿,均匀整齐,无病虫害的壮秧,为移栽后病虫害、倒伏的防控及高产打下基础; (4-2)带药移栽:秧苗移栽前2 — 4d施一次药,667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加40%三唑磷乳油100 ml,加8%宁南霉素水剂50ml,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 g,上述4种药剂混合兑水30kg喷雾,可减轻大田分蘖期叶瘟和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的为害,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5)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促进超级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善田间的温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强防控倒伏能力;有力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积累,增加产量,早造移栽行距26.5—28.0cm,株距14.5—15.5cm,每亩定植1.5 — 1.7万穴;晚造移栽行距25.0—27.0cm,株距 13.0—14.5cm,每亩定植 1.7—2.0 万穴; (6)田间管理 (6-1)防除杂草为害:移栽后3 — 7d杂草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病虫、倒伏和污染防控的超级稻健身控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下述具体步骤:????(1)栽培环境无害化(1?1)生产基地选择: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田间无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适宜超级稻生长的区域;生产基地应距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500m以上,以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1?2)灌溉用水:灌溉用水要防止将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酸碱度超标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用于农业生产灌溉;(1?3)防止废弃物残留污染:及时收集处理稻田田间地头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袋、肥料包装袋、塑料秧盘、地膜、棚膜等,防止农业生产废弃物残留污染产地环境;(2)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病源虫源(2?1)合理轮作:超级稻与旱地作物如豆科作物的豇豆、花生等实行水旱轮作,减少虫害和侵染性病害初次侵染来源;(2?2)深翻晒土:除种植绿肥等冬种用地外,稻田应在秋收结束后10—15d内排干田水犁翻晒土,一直晒至春播或春种备耕之前,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风化,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效养分供给;消灭部分越冬虫源,减少田间有毒有害物质积存,为早稻增产优质打好基础;(2?3)灌水灭蛹控螟:水稻螟虫主要以蛹在稻桩中越冬,其未来发生为害程度与越冬虫源基数成正相关,因此,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并灌深水浸沤,淹没稻桩7—10d;冬种田作物收获后和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10d内及时翻耕,同样灌水淹没稻桩7—10d,可有效降低水稻螟虫虫源基数;(2?4)打捞菌核:水稻纹枯病主要靠菌核在稻田土壤中越冬,稻田灌水后大量漂浮在水面,稻田灌水后,捞除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减少初次浸染的菌源,有效地减轻水稻前期发病率,捞除的方法是在田面耙平以后,加深水层至没过田面,然后把浮在水面上的浪渣和菌核捞起,挑离稻田,深埋或晒干烧毁;(3)种子无害化处理(3?1)晒种、选种:在浸种前选晴天晒种0.5—1d,然后用筛选或清水精选出饱满种子,选后分级浸种;(3?2)浸种、消毒:超级稻种子带菌是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等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之一,通过浸种消毒,去掉混在种子内的秕谷、病粒、虫粒和其它杂质,消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防止播种时把病菌带入田间,是建立无病秧田,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有效途径;早造先用清水预浸6—8h,洗种后捞起再倒入40%三氯异氰尿酸WP(强氯精)450—500倍消毒液浸6—8h,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药液后继续浸种6—8h;晚造先用清水浸种2—3h,再用40%三氯异氰尿酸WP(强氯精)450—500倍药液浸种6?8h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药液后再浸种4—5h,浸种过程换水1?2次,浸后捞起种子并洗净沥干催芽;(3?3)拌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拌种是杀灭传毒媒介白背飞虱,“治虱防矮”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措施,在稻种破胸露白时,用60%吡虫啉FS10ml兑水100?200ml,倒入3—5kg已催芽的稻种内,充分拌匀,晾1?3h后播种;(4)适时播种,培育壮秧(4?1)播种期选择:早稻在2月20日—3月10日播种,晚稻在6月25日—7月10日播种,秧田宜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清洁、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要做到精细整地、下足基肥、稀播匀播、适时追肥、科学管水,旱育秧、湿润育秧、编织布隔层早造育秧秧龄23—28天,叶龄4—5叶;晚造秧龄20—25天,叶龄4—5叶,塑盘育秧早造秧龄16—23天,叶龄3—4叶;晚造秧龄15—20天,叶龄3—4叶,培育根系短粗,白根多,苗茎基部粗扁,80%以上秧苗带蘖1—2个,苗挺叶绿,均匀整齐,无病虫害的壮秧,为移栽后病虫害、倒伏的防控及高产打下基础;(4?2)带药移栽:秧苗移栽前2—4d施一次药,667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加40%三唑磷乳油100?ml,加8%宁南霉素水剂50ml,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g,上述4种药剂混合兑水30kg喷雾,可减轻大田分蘖期叶瘟和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的为害,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5)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促进超级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善田间的温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强防控倒伏能力;有力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积累,增加产量,早造移栽行距26.5—28.0cm,株距14.5—15.5cm,每亩定植1.5—1.7万穴;晚造移栽行距25.0—27.0cm,株距13.0—14.5cm,每亩定植1.7—2.0万穴;(6)田间管理(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洁远
申请(专利权)人:吴洁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