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树地下土壤的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5181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8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树地下土壤的改良方法,主要针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及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改进,包括如下步骤:1)、将行道树区域外侧,即人行道的盐土、三合土和人行道铺装清除,并对原有盐土进行客土替换;2)、在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层铺设dn60PVC透气管,铺设方式为水平波浪式,透气管两头以一定角度从原有的行道树穿出,出口高出绿地2-3cm,并在原有行道树淋层深度铺设dn60PVC渗管,渗管外侧使用无纺布进行包裹,并与原行道树区域地下的排盐系统的排盐检查井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保障行道树生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行道树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要针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及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改进,包括如下步骤:1)、将行道树区域外侧,即人行道的盐土、三合土和人行道铺装清除,并对原有盐土进行客土替换;2)、在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层铺设dn60PVC透气管,铺设方式为水平波浪式,透气管两头以一定角度从原有的行道树穿出,出口高出绿地2-3cm,并在原有行道树淋层深度铺设dn60PVC渗管,渗管外侧使用无纺布进行包裹,并与原行道树区域地下的排盐系统的排盐检查井连接。本专利技术保障行道树生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行道树生态效益。【专利说明】—种滨海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树地下土壤的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主要针对滨海淤泥质盐碱地区土壤盐碱、地下水位高、土质粘紧等限制因素以及传统方法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城市行道树绿地土壤改良系统的改进方法。
技术介绍
行道树是指栽植于道路两侧,给车辆及行人遮阳并构成街景,具有一定间隔的树木,它具有景观、净化空气、增加庇荫、调节气温、提高交通安全、防火、降低噪音等功能,因此行道树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城市行道树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态功能和整体形象,也关乎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滨海淤泥质盐碱地区城市行道树绿化除具有一般城市绿地土壤压实、人为活动、无层次、生物活性降低等共性特点外,还受土壤盐碱、结构差、高矿化度地下水、渗透系数低、土壤贫瘠,水肥气热不协调,常常造成行道树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或植物生长不良而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和景观功能,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的需求。因此对滨海泥质盐碱地地区城市行道树绿地土壤进行系统改良,为行道树的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滨海盐碱地区城市绿化常用方法主要有垫层法,盲管法、淋层加盲管等形式,垫层法在初期效果较为显著,但没有解除行道树土壤受地下水影响,也没有解决土壤盐分的出路问题,盲管或者盲管+淋层很好地解决了地下水和土壤盐分问题,但行道树植物根系营养空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即行道树植物常常生在宽I米、深I米左右的种植槽内,两侧或是含盐量高、土壤紧实度高的原生盐土,或是一侧为道路建设的路基处理和混凝土或浙青路面,另一侧为盐土和一定层次三合土,表层铺设地砖,这些做法的局限性主要有:①土壤紧实度高,导致脱盐困难,为植物根系生长带来盐分危害;②土壤紧实度高妨碍植物根系的穿插生 长混凝土、浙青或地砖降低土壤的通气和水分下渗能力三合土的使用容易导致种植槽内土壤碱化等等,这些影响因素使行道树常出现烂根、盐害或生长不良,甚至出现死亡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地区行道树绿地土壤改良系统的改进方法,保障行道树生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行道树生态效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滨海盐碱地地区行道树绿地土壤改良系统的改进方法,主要针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及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改进,包括如下步骤:I)、将行道树区域外侧,即人行道的盐土、三合土和人行道铺装清除,清除宽度为60-100cm、深度为90-120cm,并对原有盐土进行客土替换,替换为种植土 ;2)、在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层(即行道树区域外侧地下60_70cm处)铺设dn60PVC透气管,铺设方式为水平波浪式,透气管两头以一定角度从原有的行道树穿出,出口高出绿地2-3cm,并在原有行道树淋层深度(即90-120cm)铺设dn60PVC渗管,渗管外侧使用无纺布进行包裹,并与原行道树区域地下的排盐系统的排盐检查井连接。优选地,上述改进方法还包括步骤3)、在行道树区域外侧的表层先铺30厚中砂,然后再铺设透水砖,并细砂扫缝。优选地,所述的步骤I)中的种植土为含盐量0.4%以下的种植土。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透气管两头以30-60度的角度从原有的行道树穿出。优选地,所述透水砖的尺寸为200X100X60 (_)。本专利技术上述改进方法针对行道树建设区域的地下已构建完整的排盐系统的区域,排盐系统的建设为本领域的常规公知技术,如:《浅潜水滨海盐溃土地区暗管排盐技术》专利号:ZL9912384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 了一种滨海盐碱地地区行道树绿地土壤的改良方法,该方法为新种植行道树地下的空间构建,包括如下步骤:I)、在行道树区域地下构建暗管排盐系统;2)、在行道树建植时,将规划行道树建设区域及外侧(即人行道)盐土清除,并进行客土替换,替换为种植土,人行道清除宽度为60-100cm、深度为90-120cm ;3)、在行道树区域外侧地下60_70cm处铺设dn60PVC透气管,铺设方式为水平波浪式,透气管两头以一定角度的角度从行道树区域穿出,出口高出绿地2-3cm,在地下90-120cm深度行道树和人行道清除盐土总宽度的中心位置铺设dn60PVC渗管,并与排盐系统的排盐检查井连接;然后回填10-20cm淋层材料;优选地,上述改进方法还包括步骤4)、在行道树区域外侧的表层先铺30厚中砂,然后再铺设透水砖,并细砂扫缝。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的种植土为含盐量0.4%以下的种植土。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透气管两头以30-60度的角度从行道树区域穿出。 优选地,所述淋层材料为液态渣或石硝。优选地,所述透水砖的尺寸为200X100X60 (_)。步骤I)中提到的排盐系统的建设为本领域的常规公知技术,如:《浅潜水滨海盐溃土地区暗管排盐技术》专利号:ZL99123842.7。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滨海盐碱地区城市行道树绿化中存在问题而提出新种植行道树地下空间构造或已建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拓展和土壤改良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原有行道树设计中存在的植物生长空间不足、土壤紧实度高、水分下渗困难、外侧和外侧底部盐土危害而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在行道树区域外侧底部铺设与原有排盐系统连接的排盐渗管、渗管外包裹无纺布,解决了土壤盐分和地下水排除问题,使用无纺布包裹而省去石硝层,避免渗管堵晒、减少投入;中间铺设的透气管有利于植物根系分布层的透气问题,解决了原先植物的烂根问题,也有利于灌溉或绿地内雨水快速到达植物根系层,同时也有利于下层土壤盐分控制;表层铺设细砂和透水砖有利于雨水的渗漏利用,消除了原先三合土的紧实和渗水和透气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的行道树地下空间构造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的行道树区域外侧地下dn60PVC渗管断面示意图。图3为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的行道树地下空间构造的俯视图。图4为新种植行道树地下的空间构建主视剖面示意图。图1、2、3中,A为绿地地表,B为种植土 ;C为临近铺装;D为净石屑淋层(粒径Icm);E为200X 100X60透水砖;细砂扫缝;F为30厚中砂(河沙);G为液态渣;H为行道树区域地下dn60PVC渗管,I为行道树区域外侧地下dn60PVC渗管J为dn60PVC透气管;M为无纺布;K为排盐检查井;L为dnllO双螺纹渗管(排入市政雨水井)。图4中,A为绿地地表,B为种植土 ;C为临近铺装;D为淋层;E为200X 100X60透水砖;细砂扫缝;F为30厚中砂(河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滨海盐碱地地区行道树绿地土壤改良系统的改进方法,主要针对已建设完成多年的行道树区域地下排盐系统及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行道树区域外侧,即人行道的盐土、三合土和人行道铺装清除,清除宽度为60?100cm、深度为90?120cm,并对原有盐土进行客土替换,替换为种植土;2)、在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层(即行道树区域外侧地下60?70cm处)铺设dn60PVC透气管,铺设方式为水平波浪式,透气管两头以一定角度从原有的行道树穿出,出口高出绿地2?3cm,并在原有行道树淋层深度(即90?120cm)铺设dn60PVC渗管,渗管外侧使用无纺布进行包裹,并与原行道树区域地下的排盐系统的排盐检查井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黄明勇杨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