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其中,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壳体为凸透镜聚光板,凸透镜聚光板的下方设有铜质采热柱,铜质采热柱置于壳体的内部,铜质采热柱内部的空腔设有纳米金属导热油。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和太阳能光电采集器。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热水装置、采暖储热装置、储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能够成功实现太阳能中高温区热量的采集,进而能够由纳米金属导热油进行充分利用和导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其中,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壳体为凸透镜聚光板,凸透镜聚光板的下方设有铜质采热柱,铜质采热柱置于壳体的内部,铜质采热柱内部的空腔设有纳米金属导热油。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和太阳能光电采集器。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热水装置、采暖储热装置、储电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能够成功实现太阳能中高温区热量的采集,进而能够由纳米金属导热油进行充分利用和导热。【专利说明】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应用比较普遍,各种产品已普遍使用,其中家用热水器应用最多,其中的光热采集器普遍为:真空管集热器、U型管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等。但是,这种集热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其仅能对低温区10-100°C的太阳能光热能进行吸收,只能应用于热水洗浴,无法吸收太阳光热中的中高温区100-260°c的热能量,因此无法对太阳能进行更加充分的获取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热米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壳体为凸透镜聚光板,所述凸透镜聚光板的下方设有铜质采热柱,所述铜质采热柱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铜质采热柱内部的空腔设有纳米金属导热油。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和太阳能光电采集器;所述太阳能光电采集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构成点阵的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所述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的表面设有薄膜式光伏采集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热水装置、采暖储热装置、储电装置;所述热水装置包括:用于盛水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铜质采热柱的空腔相连通,以构成所述纳米金属导热油的第一循环通路;所述采暖储热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铜质采热柱的空腔相连通,以构成所述纳米金属导热油的第二循环通路;所述储电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光电采集器相连通,以构成电的通路。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能够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在太阳能光热采集器中,凸透镜聚光板对太阳能的光进行聚焦,凸透镜聚光板下方的铜质采热柱的上表面能够直接接收到聚焦的光,进而采集中高温区的聚焦热量,并将采集的热量传递到纳米金属导热油中,纳米金属导热油升温快及导温性能高,在夏季能够达到200°C,冬季也能够达到100°C以上。通过该结构成功实现太阳能中高温区热量的采集,进而能够将纳米金属导热油进行充分利用和导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光热采集器的主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的主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无机保温储热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5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热米集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壳体为凸透镜聚光板,凸透镜聚光板的下方设有铜质采热柱,铜质采热柱置于壳体的内部,铜质采热柱内部的空腔设有纳米金属导热油。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包括:上述的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和太阳能光电采集器;太阳能光电采集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的表面设有薄膜式光伏采集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热水装置、采暖储热装置、储电装置;热水装置包括:用于盛水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设置换热器,换热器与铜质采热柱的空腔相连通,以构成纳米金属导热油的第一循环通路;采暖储热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铜质采热柱的空腔相连通,以构成纳米金属导热油的第二循环通路;储电装置与太阳能光电采集器相连通,以构成电的通路。在太阳能光热采集器中,凸透镜聚光板对太阳能的光进行聚焦,凸透镜聚光板下方的铜质采热柱的上表面能够直接接收到聚焦的光,进而采集中高温区的聚焦热量,并将采集的热量传递到纳米金属导热油中,纳米金属导热油升温快及导温性能高,在夏季能够达到200°C,冬季也能够达到100°C以上。通过该结构成功实现太阳能中高温区热量的采集,进而能够由纳米金属导热油进行充分利用和导热。接下来,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一些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该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和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种太阳能光热米集器,如图1所不,包括:壳体,壳体的上壳体为凸透镜聚光板,该凸透镜聚光板包括并行排列并相连的多个条形凸透镜3,该凸透镜为真空环境下生产,从而内部不含任何气泡,聚光效果好。该条形凸透镜3采用高温亚克力树脂制成,将太阳能辐射中高温热能即光照聚焦到下面的铜质采热柱6,凸透镜聚光板的下方设有铜质采热柱6,铜质采热柱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铜质采热柱内部的空腔设有纳米金属导热油,该铜质采热柱6能够采集太阳能中高温的热量,铜质采热柱6为整体模压焊接形成,为了能够多角度、大面积采热,铜质采热柱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梯形状凸起,铜质采热柱6焊接后形成多个梯形空心柱。梯形表面可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光照射。所有梯形空心柱的内部空间构成铜质采热柱6内部的空腔,纳米金属导热油填充于每一个梯形空心柱内部,纳米金属导热油7具备较好的导热系数,铜质采热柱6将热传给纳米金属导热油7后能够迅速升温,夏季能够达到150°C,冬季也能够达到100°C以上。同时,该铜质采热柱的上表面涂覆纳米钛粉黑铬吸热层5,其能够吸收太阳能低温区的热量。中午10点-14点时间段能够利用太阳光辐射聚光采热的方法采集热量,上午7点-10点及下午14点-18点时间段,利用被动式纳米钛粉黑铬吸热层5吸热的方法采集热量,两种方法共同保证全天侯的热量采集。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壳体除上壳体8外均包括有保温材料,该保温材料可以选用聚氨酯保温材料,下壳体10为镀锌底板,壳体其他部分9设有氧化铝合金支撑边框。通过上述结构构成的太阳能光热采集器I能够采集太阳能低、中、高温区的太阳热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近而扩大了太阳能的应用空间和应用场所。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热电采集板,如图2,图3所示,包括上述太阳能光热采集器I和太阳能光电采集器4 ;太阳能光热采集器I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中太阳能光热采集器I的结构均相同。太阳能光电采集器4包括:多个依次相连构成点阵的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即形成了多棱凹形结构,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的表面设有薄膜式光伏采集板。该薄膜式光伏采集板能够吸收太阳光并转化为电能,倒棱台式漏斗形吸光阵的侧面与倒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热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壳体为凸透镜聚光板,所述凸透镜聚光板的下方设有铜质采热柱,所述铜质采热柱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铜质采热柱内部的空腔设有纳米金属导热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殿鹏,
申请(专利权)人:李殿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