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及其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121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及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份为:四氮唑、三氮唑、醚类试剂和纯水,其中,三氮唑重量百分比为2~2.5%,四氮唑的重量百分比为2.5~3%,醚类试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16%,余量为水,此保护剂能在银、铜触点合金表面形成防护,在触点元件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导电膜,对防止触点工作面氧化、硫化起到较好的作用,并且使用该试剂后的触点元件能承受继电器、温控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温度,使在装配前后接触电阻无明显变化,仍能保持稳定的状,而且该表面保护剂也是环保、无污染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及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份为:四氮唑、三氮唑、醚类试剂和纯水,其中,三氮唑重量百分比为2~2.5%,四氮唑的重量百分比为2.5~3%,醚类试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16%,余量为水,此保护剂能在银、铜触点合金表面形成防护,在触点元件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导电膜,对防止触点工作面氧化、硫化起到较好的作用,并且使用该试剂后的触点元件能承受继电器、温控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温度,使在装配前后接触电阻无明显变化,仍能保持稳定的状,而且该表面保护剂也是环保、无污染的。【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及其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特别是银、铜类贵金属或合金触点元件表面防护技术。
技术介绍
电触头、温控器片等电器元件的主要材质是银、铜等贵金属或合金。这些材料表面质量是直接影响电器元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关键性质量指标。随着使用场合的不断变化、增多,客户对元件的材料表面状态、接触电阻要求较高,具体体现为:需要金属材料、合金材料能在经过高温处理后,表面不会出现氧化发黄的情况,而在使用工作过程中,潮湿、高温、腐蚀性等条件下最终不会影响元件的接触电阻。因此,需要对元件材料的表面进行防护处理。目前在金属材料表面保护处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面保护工艺:铬酸钝化、铬盐电化学钝化、贵金属电镀、合金电镀等,但这些工艺要求工装设备都比较高,而且操作上也较为繁琐复杂,更为突出的是其处理后的残渣废液对环境存在严重的影响或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成本低,环保、无污染,且能在材料表面形成有效防护膜而又不影响导电性能的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处理工艺,可使防护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处理实施极简易,对防止元件工作面氧化、硫化起到较 好的保护作用,且元件导电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份为:四氮唑、三氮唑、醚类试剂和纯水,其中,三氮唑重量百分比为2?2.5%,四氮唑的重量百分比为2.5?3%,醚类试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16%,余量为水。进一步地,所述的醚类试剂为乙二醇单乙醚或丙二醇甲醚或二乙二醇甲醚,或是上述醚类中的其中两两的混合物或是三者的混合物。表面保护剂的调配步骤为:(I)准确量取重量百分比为15?16%醚类试剂投入容器里,然后再加入重量百分比为2.5?3%四氮唑混合,均匀摇晃直至四氮唑完全溶解,溶液呈透明态;(2)再准确称取重量百分比为2?2.5%三氮唑,在确认上述四氮唑完全溶解后,将三氮唑投入容器混合,均匀摇晃直至三氮唑完全溶解;再加入纯水,均匀摇晃溶液,制成表面保护剂。表面保护剂的浓度为15%。醚类试剂可采用单一的一种乙二醇单乙醚或丙二醇甲醚或二乙二醇甲醚。醚类试剂还可采用丙二醇甲醚和二乙二醇甲醚的两两混合物,或乙二醇单乙醚和丙二醇甲醚的两两混合物,或乙二醇单乙醚和二乙二醇甲醚的两两混合物,两两之间混合的比例范围为1%?15%: 15%?1%。醚类试剂也可以是二醇单乙醚和丙二醇甲醚和二乙二醇甲醚三者的混合物,三者之间混合的比例范围为均可从1%?14%中选取,只要三者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等于15%?16%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面保护剂环保、无污染,对人体无害,使用后的溶液可以直接排出,并不需要作任何处理。而且保证合金触点元件有优良的防护性能,优良的电气性倉泛。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处理合金触点元件时,采用水浴的方式,(I)将所述保护剂按1:600?800用纯水稀释,然后加热并维持溶液在50?55°C之间,以备使用;(2)把干净、无油污的合金触点元件浸入上述(I)溶液中,时间4-6分钟,浸泡过程中要对合金触点元件振动几次,以保证各部位可得到全面浸润保护,(3)浸润处理后的产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55°C下烘15-25分钟即可。进一步地,处理金属或合金带材时,将所述保护剂直接涂敷在清洗干净、无油污的带材表面,然后用风机加热后直接风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经防护处理后,提高金属、合金的抗腐蚀能力。防潮湿,可耐70?85%的湿度条件;防工业大气,可防S02,N02, C02等对金属的腐蚀。电气性能可使电接触稳定可靠,且不影响导电性、绝缘性以及高频性。接触电阻:在接点压力不小于8g/mm2条件下,使用与不使用,接触电阻变化不大于10%。工作温度范围为O?250°C,最高不超过280°C。使用量,每500ml可以处理金属元件50m2的表面积(在触点材料中约为400 kg),时间短,见效快。使用水浴方式只需几分钟,使用涂敷式主要将配方中的纯水更改后,直接可以涂敷在金属材料的表面,而且可以采用风干的方式,操作极为简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 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其化学组份为:三氮唑重量百分比为2%,四氮唑的重量百分比为2.5%,醚类试剂为乙二醇单乙醚,其重量百分比为15%,余量为水。表面保护剂的调配步骤为:(1)准确量取重量百分比为15%醚类试剂投入容器里,然后再加入重量百分比为2.5%四氮唑混合,均匀摇晃直至四氮唑完全溶解,溶液呈透明态;(2)再准确称取重量百分比为2%三氮唑,在确认上述四氮唑完全溶解后,将三氮唑投入容器混合,均匀摇晃直至三氮唑完全溶解;再加入纯水,均匀摇晃溶液,制成表面保护剂。表面保护剂的浓度为15%。上述实施例一中,醚类试剂还可采用重量百分比为15%的丙二醇甲醚或15%的二乙二醇甲醚替代,效果类似。。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处理工艺,处理合金触点元件时,采用水浴的方式,(I)将所述保护剂按1:700用纯水稀释,然后加热并维持溶液在50?51°C之间,以备使用;(2)把干净、无油污的合金触点元件浸入上述(I)溶液中,时间4分钟,浸泡过程中要对合金触点元件振动几次,以保证各部位可得到全面浸润保护,(3)浸润处理后的产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51 °C下烘15分钟即可。实施例二: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其化学组份为:三氮唑重量百分比为2.5%,四氮唑的重量百分比为3%,醚类试剂为丙二醇甲醚和二乙二醇甲醚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各为8%,合共为16%,余量为水。进一步地,表面保护剂的调配步骤为:(I)准确量取重量百分比为16%醚类试剂投入容器里,然后再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四氮唑混合,均匀摇晃直至四氮唑完全溶解,溶液呈透明态;(2)再准确称取重量百分比为2.5%三氮唑,在确认上述四氮唑完全溶解后,将三氮唑投入容器混合,均匀摇晃直至三氮唑完全溶解;再加入纯水,均匀摇晃溶液,制成表面保护剂。表面保护剂的浓度为15%。上述实施例二中,醚类试剂还可采用乙二醇单乙醚和丙二醇甲醚的两两混合物,或乙二醇单乙醚和二乙二醇甲醚的两两混合物,两两之间混合的比例范围为1%?15%: 15%?1%,例如:乙二醇单乙醚为2%,丙二醇甲醚为14%,或者乙二醇单乙醚为13%,二乙二醇甲醚为3%,依次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合金触点元件的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份为:四氮唑、三氮唑、醚类试剂和纯水,其中,三氮唑重量百分比为2~2.5%,四氮唑的重量百分比为2.5~3%,醚类试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16%,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强张晓辉卢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