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赋码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42902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赋码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赋码装置技术领域;所述血液赋码系统机架上设置有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其控制,在传输机构所在机架的上方,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原始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所述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与远程计算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流水线完成血袋标签扫描、查询、打印贴标和校验等赋码工作,提高赋码效率及准确性,传输机构由一组相互独立的传输单元排列组成,分段式的传输单元能够有效的提高赋码效率,避免了整体结构传输机构需停止传输等待复检采集器校验的缺点,且具有缓冲空间配置灵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赋码装置
;所述血液赋码系统机架上设置有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其控制,在传输机构所在机架的上方,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原始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所述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与远程计算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流水线完成血袋标签扫描、查询、打印贴标和校验等赋码工作,提高赋码效率及准确性,传输机构由一组相互独立的传输单元排列组成,分段式的传输单元能够有效的提高赋码效率,避免了整体结构传输机构需停止传输等待复检采集器校验的缺点,且具有缓冲空间配置灵活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赋码系统及控制方法,尤其是,属于赋码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采集站采集到血液经处理装袋后,需要对血袋的血液信息进行贴标,标签主要有两张标签,一张是有血站采血中生成的随机原始标签,另一张是血液详细指标及信息的标签,两张标签生成时间不一致,需要先将随机标签贴上后,血液检测信息及指标检测完成后,根据随机标签查询结果将血液详细指标及信息的标签打印出来贴在血袋上,两次扫描和贴标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的血液赋码系统,提高赋码效率及准确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液赋码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其控制,在传输机构所在机架的上方,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原始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所述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血液赋码系统中,通过设置于机架的传输机构完成血袋的传输,当贴有随机标签的血袋放置在传输机构放料端时,随着传输机构的传动,血袋到达原始码采集器下方时,原始码采集器通过光电扫描采集随机标签的信息,并传输至远程计算机端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发送至打印贴标机构进行标签打印,血袋继续随传输机构输送至打印贴标机构时,传输机构停止传输,打印贴标机构将打印好的标签通过其上设置的贴压装置贴压在血袋上,血袋继续随传输机构输送至复检采集器,复检采集器通过光电扫描血袋上的两张标签,并将扫描信息传输至远程计算机上进行核对,如信息正确则通过,完成整个标签的查询、打印、贴标和复检过程,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中传输机构,可以为皮带传输机构,也可以为动力滚筒传输机构,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整个赋码过程全自动化,省时省力,具有赋码效率及准确性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机架的上方还设置有复压机构,且复压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血液赋码系统通过复压机构,可以对打印贴标机构贴好的标签进行再一次压合,保证粘贴的稳固,防止标贴意外脱落,复压机构可以采用气缸推动压板机械形式,以压板做用于血袋标签上进行压合,或者采用压力气体吹合的形式吹合;所述复压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当血袋随传输机构至复压机构下方时,传输机构停止,复压机构动启动进行复压,完成后随传输机构进入复检采集器复检,所述复压机构可以设置于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之间,或者复检采集器之后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传输机构由一组相互独立的传输单元排列组成,各传输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其控制,各传输单元上方均设置有对应的检测开关,所述各检测开关均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传输机构由一组相互独立的传输单元排列组成,独立的传输单元可以根据对应的检测开关的信号来单独独立的控制本单元传输和停止,相对于整体结构的传输机构,能够有效的改善由于整体式结构传输机构在工作中需停止传输等待打印贴标机构和复压机构工作完成所导致的血袋堆积问题,所述检测开关可以为光电检测开关、机械微动检测开关或者二者的组合使用,能够判断各传输单元上血袋的有无并向控制单元传输血袋信号,所述原始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复压机构和复检采集器设置在对应传输单元上;传统的整体传输带工作时,投料点操作员放置血袋进行转输,当打印贴标机构和复压机构进行贴标和压合时,会导致整条传输单元上的血袋暂停传输,使得工作线上一系列处理工作无法进行,必须等校验完后才能进行传输,同时在投料端的血袋未传输走之前,操作者是无法再放置血袋的,操作者需按照复检采集器的工作节奏来进行放置,如果错过这个工作节奏点就会无法放入或少放物品,形成每个血袋间的间隔不一,影响工作效率,操作者也必须等候工作节奏点的到来后才能进行血袋的投放;而传输机构由一组相互独立的传输单元排列组成,这样既保证传输机构传输的一致性,又能保证传输系统中每段的独立控制进行传输或者停止工作,不因为打印贴标机构和复压机构工作时对整条传输线路停止传输,传输单元在沿输送方向的数目可扩充,能够根据工作量的大小任意确定传输单元的个数以调节缓冲空间,有效的改善了整体传输单元因为在工作中需中止传输等待系统工作完成对工作效率造成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传输机构的进料端还设置有导正机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所述导正机构能够对传输机构从进料端部放入的血袋进行导正,使得血袋在传输机构上位于恰当的位置,保证贴标的精准。所述导正机构可以为设置于传输机构两内侧面的弹性拨片,弹性拨片来料端与传输机构内侧面固定连接,其出料端位于传输机构传输面的稍靠中部位置,由于两侧均设置一片弹性拨片,使得导正机构两片弹性拨片组成“八”型结构,血袋从“八”型导正机构的较宽一侧进入,在沿传输机构的传输中通过弹性拨片的的弹性形变实现对血袋位置的导正,再从较窄的一侧出去继而进入后续的原始码扫描、贴标、复检等流程,通过导正机构的导正,能够进一步提高血袋扫描和贴标的精准性。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传输单元的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传输单元为动力滚筒结构传输单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步进电机具有驱动控制准确灵活的优点,动力滚筒结构传输单元的每个传输滚筒均能为血袋提供输送动力,滚动摩擦力小,传输更平稳,能够有效的保护血袋在传输中不受损坏,使得传输机构的可靠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报警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血液赋码系统,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紧急停机按钮,所述紧急停机按钮与控制单兀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可以将系统运转的不正常进行报警并显示故障信号,包括各检测开关、各执行机构和传输单元的运转信号和故障实现报警和显示,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报警装置可以为声光报警或者液晶显示屏显示报警;所述紧急停机按与控制单元连接,当系统运转发生突发问题时,可以通过紧急停机按钮为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紧急停止系统的运转。一种血液赋码系统的控制方法,各传输单元对应的检测开关检测对应传输单元上有无血袋,并将有无血袋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当传输单元检测到血袋后,在传输至相邻的下级传输单元前,控制单元先对相邻的下级传输单元检测开关的血袋信号进行查询并判断:如下级传输单元上有血袋,则等待血袋传输后再启动传输单元将血袋传输至下级传输单元,如下级传输单元上无血袋,则直接启动传输单元将血袋传输至下级传输单元;所述原始码采集器、打印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赋码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受其控制,传输机构所在机架的上方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原始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所述码采集器、打印贴标机构和复检采集器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首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