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军专利>正文

双螺旋轴双螺带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209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螺旋轴双螺带混凝土搅拌装置,涉及一种具有绕水平或基本水平轴线运转的粘土或水泥和其它材料的搅拌器。设有机体以及第一、二搅拌系统。第一搅拌系统设有左轴头、右轴头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与左轴头和右轴头连接;第二搅拌系统设有左轴头、右轴头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与左轴头和右轴头连接。内返回单元轴与内进给单元轴的螺旋方向相反,外进给单元轴和外返回单元轴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二搅拌系统的左轴头、右轴头与设于机体的轴承座连接。螺旋轴对物料相对运动速度较大,搅拌时物料在搅拌机内阻碍更小,混凝土不易抱轴结块,物料在搅拌机内流动顺畅,使搅拌机的能耗更低,搅拌效率更高,并能减少清理时间,提高搅拌机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绕水平或基本水平轴线运转的粘土或水泥和其它材料的搅拌器。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设备, 一般采用具有绕水平或基本水平轴线运 转的搅拌设备。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多数采用双卧轴搅拌机(参见图l),其结构包括搅拌机体,水平设置在搅拌机体内的两平行搅拌轴3a、 3b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进给、搅拌、 返回单元31 33,各个单元均包括固设在搅拌轴上的搅拌臂以及连接在搅拌臂的叶片。由于 各个单元是分立式,对搅拌机内物料的搅拌是通过单个叶片单独铲动实现的,因此物料不能 产生整体连续循环流动。采用现有的双卧轴搅拌机,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为45 s,生产率 为50批/h,搅拌高强度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为150 s,生产率为24批/h。搅拌的速度、效 果均有待改进。公告号为CN2696799Y的技术专利提供一种双卧轴双螺旋混凝土搅拌机(参见图2), 包括搅拌机体40,以及水平设置在搅拌机体内的两平行搅拌轴4a、 4b。搅拌轴上设有外螺旋 进给单元41、内螺旋进给单元42、单叶片外进给单元43、单叶片内进给单元44、内螺旋返 回单元45和外螺旋返回单元46。两搅拌轴上各个单元以相同顺序沿轴向相反方向布置。所 述外螺旋进给、返回单元均具有多个长搅拌臂和连接在长搅拌臂端部呈连续排列的螺旋状叶 片组。所述内螺旋进给、返回单元均具有多个短搅拌臂和连接在短搅拌臂端部呈连续排列的 螺旋状叶片组。所述单叶片外、内进给单元包括单个长、短搅拌臂和连接在长、短搅拌臂端 部的单个搅拌叶片。搅拌效率比双卧轴搅拌机高。上述两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共同特点是搅拌机内都设有一对横穿搅拌桶体的搅拌主轴, 搅拌主轴和搅拌臂在搅拌机内占用了较大空间,对搅拌3i程中产生阻碍,影响物料在搅拌机 内顺畅流动。同时,由于搅拌主轴表面的运动线速度小,混凝土容易抱轴结块,凝固后会增 大搅拌机运行能耗,影响搅拌机的搅拌容量,清理费时、费力、费电、费料。当搅拌含水率 低且粉料比例高的混凝土时,这种不利现象更严重。通常,每运行3 7天,都要停机由人工 进行数小时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机所存在的物料在搅拌机内流动不顺畅,混凝土 容易抱轴结块,搅拌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在相同的搅拌桶体内部空间更大,物 料在搅拌机内流动更为顺畅,混凝土不易抱轴结块,搅拌更高效,能耗更低的双螺旋轴双螺 带混凝土搅拌装置。本专利技术设有机体、第一搅拌系统和第二搅拌系统。第一搅拌系统设有左轴头、右轴头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包括内返回单元轴、外返回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和内进给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的左端和内进给单元轴的左端分别 与左轴头连接,外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内返回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内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右 轴头连接,内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外返回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外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右轴头 连接。第二搅拌系统设有左轴头、右轴头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包括内返回单元轴、外返 回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和内进给单元轴,内返回单元轴的左端和外返回单元轴的左端分别 与左轴头连接,内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外进给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外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右 轴头连接,外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内进给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内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右轴头 连接。内返回单元轴与内进给单元轴的螺旋方向相反,外进给单元轴和外返回单元轴的螺旋方 向相反。第一搅拌系统的左轴头、右轴头与设于机体的轴承座连接,第二搅拌系统的左轴头、右 轴头与设于机体的轴承座连接。在第一搅拌系统的4根螺旋轴上最好设有搅拌叶片,即相应在内返回单元轴、外返回单 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和内进给单元轴上分别设有内返回叶片、外返回叶片、外进给叶片和内 进给叶片。在第二搅拌系统的4根螺旋轴上最好也设有搅拌叶片,即相应在内返回单元轴、外返回 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和内进给单元轴上分别设有内返回叶片、外返回叶片、外进给叶片和 内进给叶片。第一搅拌系统的左轴头上可设有左轴头连接座,左轴头连接座与左轴头可一体或分体, 外进给单元轴的左端和内进给单元轴的左端分别与左轴头连接座连接。第一搅拌系统的右轴头上可设有右轴头连接座,右轴头连接座与右轴头可一体或分体, 内返回单元轴的右端和外返回单元轴的右端分别与右轴头连接座连接。第二搅拌系统的左轴头上可设有左轴头连接座,左轴头连接座与左轴头可一体或分体,内返回单元轴的左端和外返回单元轴的左端分别与左轴头连接座连接。第二搅拌系统的右轴头上可设有右轴头连接座,右轴头连接座与右轴头可一体或分体, 外进给单元轴的右端和内进给单元轴的右端分别与右轴头连接座连接。第一搅拌系统的左轴头连接座可由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组成,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 可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连接;第一搅拌系统的右轴头连接座可由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组成, 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可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连接。第二搅拌系统的左轴头连接座可由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组成,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 可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连接第二搅拌系统的右轴头连接座可由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组成, 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可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连接。内进给叶片、外进给叶片、外返回叶片和内返回叶片可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分别固定在 内进给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外返回单元轴和内返回单元轴上,磨损后可更换。内进给叶 片、外进给叶片、外返回叶片和内返回叶片可分别与内进给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外返回 单元轴和内返回单元轴一体或分体设计,分体设计的内进给叶片、外进给叶片、外返回叶片 和内返回.叶片可以为一片式或多片式组合,以便于搅拌叶片磨损后及时更换。第一搅拌系统与第二搅拌系统的旋转运动方向相反,旋转速度相同。与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机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机体内没有设横穿搅拌主轴及搅拌臂,螺旋 轴对物料相对运动速度较大,因此搅拌时物料在搅拌机内阻碍更小,混凝土不易抱轴结块, 物料在搅拌机内流动顺畅,使搅拌机的能耗更低,搅拌效率更高,并能减少清理时间,提高 搅拌机的使用效率。当搅拌带有纤维的混凝土时,不会产生纤维缠绕搅拌主轴及搅拌臂的现 象,使搅拌机的使用范围更为广阔。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搅拌系统和第二搅拌系统内除了设有 外螺旋进给单元和外螺旋返回单元外,还设有内螺旋进给单元和内螺旋返回单元,因此物料 在轴向及径向的剪切运动明显增强,使物料搅拌更为剧烈,搅拌时间更短,效率更高。由于 本专利技术在螺旋轴上设有搅拌叶片,因此不仅可以提高搅拌效率,而且可以对搅拌轴进行有效 保护,当搅拌叶片磨损后,可以及时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双卧轴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双卧轴双螺旋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设有机体P、第一搅拌系统A和第二搅拌系统B。第一搅拌系统A设有左轴头100、右轴头109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包括内返回单 元轴107、外返回单元轴110、外进给单元轴104和内进给单元轴103,外进给单元轴104的 左端和内进给单元轴105的左端分别与左轴头100连接,外进给单元轴104的右端与内返回 单元轴107的左端连接,内返回单元轴107的右端与右轴头109连接,内进给单元轴103的 右端与外返回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螺旋轴双螺带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机体、第一搅拌系统和第二搅拌系统; 第一搅拌系统设有左轴头、右轴头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包括内返回单元轴、外返回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和内进给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的左端和内进给单元轴的左端分别与左轴头连接,外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内返回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内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右轴头连接,内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外返回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外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右轴头连接; 第二搅拌系统设有左轴头、右轴头和4根螺旋轴,4根螺旋轴包括内返回单元轴、外返回单元轴、外进给单元轴和内进给单元轴,内返回单元轴的左端和外返回单元轴的左端分别与左轴头连接,内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外进给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外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右轴头连接,外返回单元轴的右端与内进给单元轴的左端连接,内进给单元轴的右端与右轴头连接; 内返回单元轴与内进给单元轴的螺旋方向相反,外进给单元轴和外返回单元轴的螺旋方向相反; 第一搅拌系统的左轴头、右轴头与设于机体的轴承座连接,第二搅拌系统的左轴头、右轴头与设于机体的轴承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