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0941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的用户策略选择相应的网络参数,并根据用户策略对不同的网络参数赋予不同的权值,然后根据效用函数确定各个待选网络相对于用户策略的满足程度,选择效用函数值最大的网络为接入网络,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基于用户需求(即用户策略)选择网络,不同的用户需求对应不同的网络参数且各个网络参数的权重值也随用户策略的不同而不同,所选择的网络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通信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短短的几十年,无线通信从模拟通信技术到GSM,再发展到3G,蜂窝通信系统在传输速率迅速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至少,包括CDMA2000、WCDMA和CDMA等。目前被认为3.5G的LTE计算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而以IEEE802.X无线接入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无线通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不可能立即完全取代另一种已有的技术,而是各种异构网络在一定时期内共存,因此,如何从多个异构网络中选择一个网络作为接入网络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关于多网共存环境下的网络选择问题的研究。常见的网络选择方法是:使用单一网络参数(如接收信号的强度或者服务质量)作为判决指标,或者,以负载均衡或者网络接入成功率为目标进行选择。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网络选择方法,其都没有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例如,在电力抢修过程中,需要抢修人员与应急指挥中心快速进行连接;而当通信终端的电池电能不足且不能及时充电或者数据传输量较大时,则希望以较低的能耗传输数据,以延长可通信时间等等。因此,如何选择网络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策略;依据所述用户策略获取各个待选择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网络服务质量、资费水平、能耗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其中,所述信道状态包括:接收信号强度和/或信噪比,所述网络服务质量包括:带宽、时延、抖动或丢包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依据用户策略确定与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依据效用函数模型确定与各个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其中,第i个待选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为:Ui为第i个待选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Xij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进行归一化后的值;wij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值对应的权重值;N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网络参数的个数;M为待选网络的个数;选择效用函数值最大的网络为接入网络。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包括:对于值越大表示网络性能越好的网络参数应用第一公式进行归一化,对于值越小表征当前网络越适合接入的参数应用第二公式进行归一化,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所述第二公式为:其中,Xij表示第i个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归一化后的值;xij为第i个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min{xij,1≤i≤M}表示所有待选择网络的第j个参数的最小值;max{xij,1≤i≤M}表示所有待选择网络的第j个参数的最大值。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依据用户策略确定与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包括:依据所述用户策略建立层次化模型,所述层次化模型包括:目标层,包括用户策略;准则层,包括与所述用户策略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所述第一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网络服务质量参数、资费水平或能耗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子准则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包括:与所述网络信道状态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噪比的任意一种或二者的组合,与所述网络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带宽、时延、抖动或丢包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方案层,包括待选择的网络;依据准则层中任意两个第一网络参数之间的重要程度构造与所述准则层相对应的第一判决矩阵,所述第一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行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相对于第j列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的重要程度;且所述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与所述判决矩阵中第j行第i列的元素互为倒数;对于子准则层中,与同一个第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依据任意两个第二网络参数之间的重要程度构造与所述子准则层相对应的第二判决矩阵,所述第二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相对于第j列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的重要程度;且所述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与所述判决矩阵中第j行第i列的元素互为倒数;依据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判决矩阵对应的各个第一网络参数的权重值,包括:其中,wi为第一判决矩阵的第i行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aij为所述第一判决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n为所述第一判决矩阵的阶数;依据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判决矩阵对应的各个第二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所述第三公式为:其中,ai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对应的初始权重值;aij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n为所述第二判决矩阵的阶数;依据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判决矩阵对应的各个第二网络参数的权重值,所述第四公式为:wi=ai·b其中,wi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ai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对应的初始权重值;b为第二判决矩阵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的权重值。上述方法,优选的,在依据所述判决矩阵计算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各个判决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判决矩阵,所述一致性检验包括:获取判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依据第五公式计算一致性比例CR,所述第五公式为:其中,n为判决矩阵的阶数;RI为同阶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所述CR小于预设值时,判断所述判决矩阵满足一致性。上述方法,优选的,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之前还包括:对于每一个待选择网络,判断各个网络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将所有网络参数都符合预设条件的待选网络作为候选网络;相应的,所述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包括:将各个候选网络的参数归一化。上述方法,优选的,在获取用户策略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达到预设的触发周期,或者,当前网络的网络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有新业务到达,或者,用户策略改变;如果是,则执行所述获取用户策略的步骤。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装置,包括:用户策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策略;网络参数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策略获取各个待选择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网络服务质量、资费水平、能耗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其中,所述信道状态包括: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策略;依据所述用户策略获取各个待选择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网络服务质量、资费水平、能耗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其中,所述信道状态包括:接收信号强度和/或信噪比,所述网络服务质量包括:带宽、时延、抖动或丢包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依据用户策略确定与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依据效用函数模型确定与各个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其中,第i个待选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为:Ui=Σj=1NwiXij,i=1,2,...,MUi为第i个待选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Xij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进行归一化后的值;wj为第j个网络参数值对应的权重值;N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网络参数的个数;M为待选网络的个数;选择效用函数值最大的网络为接入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策略;依据所述用户策略获取各个待选择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网络服务质量、资费水平、能耗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其中,所述信道状态包括:接收信号强度和/或信噪比,所述网络服务质量包括:带宽、时延、抖动或丢包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依据用户策略确定与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依据效用函数模型确定与各个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其中,第i个待选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为:Ui为第i个待选网络对应的效用函数值;Xij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进行归一化后的值;wij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值对应的权重值;N为第i个待选网络的网络参数的个数;M为待选网络的个数;选择效用函数值最大的网络为接入网络;所述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包括:对于值越大表示网络性能越好的网络参数应用第一公式进行归一化,对于值越小表征当前网络越适合接入的参数应用第二公式进行归一化,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所述第二公式为:其中,Xij表示第i个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归一化后的值;xij为第i个网络的第j个网络参数;min{xij,1≤i≤M}表示所有待选择网络的第j个参数的最小值;max{xij,1≤i≤M}表示所有待选择网络的第j个参数的最大值;所述依据用户策略确定与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包括:依据所述用户策略建立层次化模型,所述层次化模型包括:目标层,包括用户策略;准则层,包括与所述用户策略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所述第一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网络服务质量参数、资费水平或能耗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子准则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包括:与所述网络信道状态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或信噪比的任意一种或二者的组合,与所述网络服务质量参数对应的带宽、时延、抖动或丢包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方案层,包括待选择的网络;依据准则层中任意两个第一网络参数之间的重要程度构造与所述准则层相对应的第一判决矩阵,所述第一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行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相对于第j列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的重要程度;且所述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与所述判决矩阵中第j行第i列的元素互为倒数;对于子准则层中,与同一个第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依据任意两个第二网络参数之间的重要程度构造与所述子准则层相对应的第二判决矩阵,所述第二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相对于第j列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的重要程度;且所述判决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与所述判决矩阵中第j行第i列的元素互为倒数;依据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一判决矩阵对应的各个第一网络参数的权重值,包括:其中,wi为第一判决矩阵的第i行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aij为所述第一判决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n为所述第一判决矩阵的阶数;依据第三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判决矩阵对应的各个第二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所述第三公式为:其中,ai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对应的初始权重值;aij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n为所述第二判决矩阵的阶数;依据第四公式确定与所述第二判决矩阵对应的各个第二网络参数的权重值,所述第四公式为:wi=ai·b其中,wi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ai为第二判决矩阵第i行对应的第二网络参数对应的初始权重值;b为第二判决矩阵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的权重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所述判决矩阵计算各个网络参数对应的权重值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各个判决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判决矩阵,所述一致性检验包括:获取判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依据第五公式计算一致性比例CR,所述第五公式为:其中,n为判决矩阵的阶数;RI为同阶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所述CR小于预设值时,判断所述判决矩阵满足一致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之前还包括:对于每一个待选择网络,判断各个网络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将所有网络参数都符合预设条件的待选网络作为候选网络;相应的,所述将各个网络参数归一化包括:将各个候选网络的参数归一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用户策略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达到预设的触发周期,或者,当前网络的网络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有新业务到达,或者,用户策略改变;如果是,则执行所述获取用户策略的步骤。5.一种多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策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策略;网络参数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策略获取各个待选择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网络信道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新田宇王晓湘许鸿飞李朝峰魏鹏张辉闫忠平袁卫国那琼澜刘金灿王冬宇吴文昭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通分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