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9750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更具体地,一种用于穿戴在鞋类物品上的可移除的牵引装置,其包括:外周带;限定在所述外周带之内并包括可移除的牵引部件的牵引区域;以及在所述牵引区域与所述外周带之间延伸的多个弹性连接绳股。所述牵引区域包括外部地面接合表面和与外部地面接合表面相反的内部表面,并且所述内部表面包括限定牵引部件接纳槽的周缘,使得所述可移除的牵引部件可插入到所述牵引部件接纳槽并可从其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可移除牵引装置,所述可移除牵引装置旨在穿戴在常规的鞋或靴上以在穿戴者穿过例如由冻雨、雪、冰等造成的可能溜滑或溜滑的表面时改善牵引。
技术介绍
许多常规类型的鞋类,包括礼服鞋、工作靴甚至运动鞋,可能不能为在特定类型的溜滑或湿表面上的穿戴者提供适当的牵引。因此,在尝试穿过这种溜滑、有冰或湿的表面时,可能发生伤害。为了避免可能的伤害,已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不滑的鞋类和鞋类附属装置,其目的是提高穿戴者与溜滑表面之间的牵引。这种装置的一个例子在本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第5,909,945号中公开,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尽管这种装置这些年已取得商业成功,但是它并不易适用于穿戴者可能遇到或者穿戴者偏好的不同表面条件。另一例子在本受让人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0/0058615号中公开,其全部内容在此也通过引用并入,但该装置更适用于室内使用和室内环境。因此,相应地期望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不滑鞋类,所述鞋类经济、适于多种鞋类和穿戴者偏好、还适用于各种表面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可移除的牵引装置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用于穿戴在鞋类物品上的可移除的牵引装置包括:外周带;限定在所述外周带内并包括可移除的牵引部件的牵引区域;以及在所述牵引区域与所述外周带之间延伸的多个弹性连接绳股;其中,所述牵引区域包括外部地面接合表面和与外部地面接合表面相反的内部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内部表面包括限定牵引部件接纳槽的周缘,所述可移除部件可插入到所述牵引部件接纳槽中并可从其移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金属丝牵引增强部件以环绕所述多个弹性连接绳股中的至少一些弹性连接绳股。所述金属丝牵引增强部件包括形成为绕所述多个弹性连接绳股中的至少一些弹性连接绳股的线圈的金属丝。另外,所述金属丝具有非圆形横截面和/或所述线圈具有非圆形构造。附图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之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的俯视透视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牵引装置的仰视透视图。图3是图1中示出的牵引装置的后透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可移除牵引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牵引装置穿戴在常规的鞋类物品上时的侧立面图。图6A-6C公开了用于形成图1中所示卷簧的金属丝的各种横截面形状。图7A-7D公开了用于图1中所示的卷簧的各种轮廓构造。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的仰视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的仰视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8和图9的可移除牵引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所示的牵引装置穿戴在常规的鞋类物品上时的仰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的仰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由附图标记10大致示出。牵引装置10包括外周带12、牵引区域14和多个弹性连接部件16、18,所有这些优选地模制成一体的部件或单个部件。牵引部件优选地由防滑并抗油的柔性且有弹力的弹体材料例如橡胶、PVC、5-10橡胶等形成(例如,模制)。如以下详细说明的,外周带12可适于不同鞋类的形状,使得牵引装置10可容易地由穿戴者拉成非平面形以将牵引装置可移除地安装在鞋类物品上。牵引装置10包括旨在穿戴时面朝打滑、有冰或溜滑地面的下表面44,以及旨在面朝穿戴牵引装置10的鞋类物品的上表面46。牵引区域14还包括外部地面接合表面26和与其相反的内部表面28。牵引区域14的内部表面28包括限定牵引板接纳槽34以将牵引板22固定在其内的周缘24。牵引板22限定包括多个牵引元件的第一地面接合表面36,以及与第一地面接合表面36相反并在穿戴时面朝鞋类物品的第二表面38。牵引区域14的外部表面26还包括多个开口30,并且牵引板22的第一表面36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多个开口30的多个牵引元件32。因此,当牵引板22的外周被接收在牵引板接纳槽34内且牵引元件32延伸穿过开口30时,牵引板22可以可移除地固定在牵引区域14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牵引板22由塑料材料诸如例如尼龙形成,牵引元件32是由钨钢制成的金属钉元件。外周带12是具有大致圆化的前部或脚趾部12a、大致圆化的后部或后跟部12b以及与脚趾部和后跟部12a、12b互连的两个侧部12c、12d的近似卵形。脚趾部12a优选是圆化的,从而防止脚趾卡住而导致穿戴者绊倒和/或跌倒。后跟部12b优选地包括限定后跟凸片48的轻微延伸部以帮助用户将牵引设备10穿在常规的鞋类物品上,如下文所述的。为了更好地配合多数鞋类类型,侧部12c、12d也包括突出凸片50a、50b。多个连接绳股16、18包括优选地将牵引区域14连接到外周带12的侧部12c、12d的第一连接部件16,以及优选地将牵引区域14连接到外周带12的前部12a和/或后部12b的第二连接部件18。参照图5,示出旨在穿戴在鞋类物品52上的牵引装置10。如大致示出的,外周带12被拉伸,从而围绕该件鞋类物品52的脚趾、侧部和后跟。即,圆化的前部或脚趾部12a在鞋类52的趾部上被拉伸,在后跟凸片48的帮助下,大致圆化的后部12b在鞋类52的后跟部上被拉伸,并且两个侧部12c、12d沿鞋类52的鞋帮的侧部延伸,从而环绕鞋类5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如图2最佳示出的,可提供金属丝牵引增强部件(wiretractionenhancingmembers)20以环绕至少一些第二连接部件18,从而增加第二连接部件18所提供的牵引。金属丝牵引增强部件20可形成为圆的,或者甚至非圆的卷簧。另外,用于形成金属丝牵引增强部件20的金属丝可具有常规的圆形横截面或者任何其它非圆形横截面。例如,参照图6A-6C,矩形、五边形或三角形金属丝可用于形成限定金属丝牵引增强部件20的圆形线圈或弹簧。另外,分别参照图7A-7D,具有非圆形构造诸如例如六边形、五边形、三角形或卵形轮廓的线圈或弹簧也可用于环绕第二连接部件18,它们各自可由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金属丝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明白的是,用于形成金属丝增强部件20的金属丝和/或线圈的轮廓的其它构造或组合当然也是可能的,并且事实上,所述构造和组合可在没有以上关于图1-5所述的可移除牵引板22的常规的牵引装置例如美国专利第5,909,945号所示的牵引装置上使用。参照图8,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由附图标记100大致示出,又一实施例在图9中示出并由附图标记200指示,其中相同附图标记用于描述与图1-5的实施例中所示的相似的元件。牵引装置100、200包括外周带12、至少一个牵引区域14和多个弹性连接部件16、18,所有这些优选地模制为一体的部件或单个部件。牵引部件优选地由防滑并抗油的柔性且有弹力的弹体材料例如橡胶、PVC、5-10橡胶等形成(例如,模制)。如以下详细说明的,外周带12可适于不同鞋类的形状,使得牵引装置100、200可容易地由穿戴者拉成非平面形以将牵引装置可移除地安装在鞋类物品上。牵引装置100、200包括旨在穿戴时面朝打滑、有冰或溜滑地面的下表面44,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鞋类的牵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穿戴在鞋类物品上的可移除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外周带;牵引区域,所述牵引区域限定在所述外周带之内,并且包括可移除的牵引部件;以及多个弹性连接绳股,所述多个弹性连接绳股在所述牵引区域与所述外周带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牵引区域包括外部地面接合表面和与所述外部地面接合表面相反的内部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内部表面包括限定牵引部件接纳槽的周缘,所述可移除的牵引部件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牵引部件接纳槽中并且能够从所述牵引部件接纳槽移除。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8 US 13/475,7471.一种用于穿戴在鞋类物品上的可移除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外周带;牵引区域,所述牵引区域限定在所述外周带之内,所述牵引区域包括外部地面接合表面和与所述外部地面接合表面相反的鞋类接合表面;可移除的牵引板,所述牵引板具有外周,所述牵引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至少一个牵引元件从所述牵引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多个弹性连接绳股,所述多个弹性连接绳股在所述牵引区域与所述外周带之间延伸;以及牵引板接纳槽,所述牵引板接纳槽被构造成将所述可移除的牵引板的所述外周接纳在所述牵引板接纳槽内,从而所述可移除的牵引板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牵引装置的所述牵引板接纳槽中并且能够从所述牵引装置的所述牵引板接纳槽移除,其中,所述牵引板接纳槽包括周缘,当所述牵引板被布置在所述牵引板接纳槽内时,所述周缘与所述牵引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牵引区域的所述外部地面接合表面包括多个开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里克·琼斯
申请(专利权)人:因普拉斯足部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