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色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9688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同色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包括人工授粉、种子成熟度的选择、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原球茎分化形成幼苗、壮苗培养、试管苗移栽各步骤。当授粉成功后,将种子播种在萌发培养基上进行萌发,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原球茎转入幼苗分化培养基上使其分化形成小苗,小苗再转移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试管苗经过自然光照下练苗7~10天后出瓶栽培,成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80~9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有:杂交结实率高;杂交种子萌发率高,成苗快,种苗品质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等优点,能有效缩短育种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对丰富兜兰品种、提高兜兰品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同色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授粉:将不同种类的野生兜兰植株引种种植在人工资源圃中,选同色兜兰作为亲本之一,与其它兜兰属植物互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在花朵开放4~10天,花粉块开始由硬变软时,采集父本的花粉人工授于母本的柱头上,两个亲本互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并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5天后去除套袋;(2)种子成熟度的选择:选择人工授粉后生长150~180天,蒴果充分膨大,果皮由浓绿开始转黄时的果实种子为最佳材料;(3)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当杂交果实发育到150~180天时,整果剪下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依次用体积分数为70~75%酒精溶液浸泡1~2分钟后,用质量分数为0.1~0.2%的升汞溶液浸泡消毒15~2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果实表面的水分,纵向切开果实,将种子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上,在温度25~28℃的黑暗条件培养,培养20天时种子开始膨大形成无色透明的或白色的原球茎,30~50天达到萌发高峰;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含:?1/2~1/6MS、BA1.0~2.0?mg?L?1、NAA0.1~1.0?mg?L?1、椰子汁100~200?ml?L?1、活性炭1.0~2.0?g?L?1、蔗糖20~30?g?L?1、琼脂4.5~5.5?g?L?1、pH为5.0~5.5;(4)原球茎分化形成幼苗:将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及时转入幼苗分化培养基中,在温度25~28℃、光照强度30?μmol·m?2·s?1、光照时间12?h?d?1的条件下培养,培养20~30天,原球茎分化形成具两片叶子的小苗;所述幼苗分化培养基含:1/4MS、BA0.8~1.2?mg?L?1或KT0.5~1.0?mg?L?1、NAA0.1~0.5?mg?L?1、椰子汁100~200?ml?L?1、活性炭0.5~1.0?g?L?1、蔗糖20~30?g?L?1、琼脂4.5~5.5?g?L?1、pH为5.0~5.5;?(5)壮苗培养:将原球茎分化形成的小苗转接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在温度25~28℃、光照强度30μmol·m?2·s?1、光照时间12?h?d?1的条件下,培养30~50天形成健壮的植株;所述壮苗培养基含:MS、NAA0.5~2.0?mg?L?1、马铃薯汁150~250?g?L?1、活性炭1.0~2.0?g?L?1、蔗糖20~30?g?L?1、琼脂4.5~5.5?g?L?1、pH为5.0~5.5;(6)试管苗移栽:将根系生长良好、株高达5cm的植株转移到自然光下练苗7~10天,然后将其从玻璃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入园土:树皮体积比为1:1~1:2的混合基质中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凤鸾黄宁珍何金祥赵志国石云平付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