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8347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28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待通信的数据利用“Json写对象”表示成Json形式的通信字符串;然后在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分别添加上自定义的包头和包尾信息;接着在包头信息后面添加一个固定字节大小的包体长度信息字段形成最终的通信数据包;将通信数据包通过网络控制进行传递转发,最终到达目的节点;在进行数据包解析过程中,首先判断数据包是否完整;对于完整的数据包,接着读取包体数据长度信息;再读取该长度的通信字符串;最后采用“Json读对象”将其解析成具体的业务逻辑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分布式网络节点大量数据通信时的数据处理速度与可靠性,可应用于云计算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数据通信
,特别是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
技术介绍
分布式环境下尤其是云计算体系架构中,节点之间的网络数据通信非常频繁,并且通信的数据上也有一定的字典性(即一个关键字对应一个值,如“instanceId:i-AD3486EF”),如何在保证数据完整的同时提供高效的数据包分拣方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开源云计算解决方案中各个节点的网络数据通信机制封装透明的提供给用户使用,这种方式使用简单,但同时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可控性差,不能满足于商业云平台通信需求。商业云平台如果采用开源的透明的网络数据通信方式实现节点间通信已满足不了自主可控的要求;二是通信数据包量大、质低,现有云平台采用的开源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网络数据通信形式,节点之间每一次功能需求都必须创建一个到多个数据包,而无法实现将多个功能的相关参数信息共用到一个通信数据包中;三是数据包分拣不够高效;四是数据完整性不能保证,采用开源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网络通信方式不能自己控制数据包的完整性。为了实现商业云平台充分自主可控,同时满足各个节点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信数据发送端利用“Json写对象”将通信数据表示成Json数据格式的通信字符串,即包体;步骤2:在包体的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分别添加上自定义的包头信息和包尾信息;步骤3:在包头信息后面添加一个固定字节大小的包体长度信息字段形成最终的通信数据包;步骤4:将通信数据包通过网络控制进行传递转发,最终到达目的节点;步骤5:在进行数据包解析过程中,首先利用自定义的包头信息和包尾信息判断数据包是否完整;步骤6:对于完整的数据包,接着读取包头信息后面的包体数据长度信息;步骤7:使用得到的包体长度值直接读取该大小的通信字符串;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网络数据通信的数据包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信数据发送端利用“Json写对象”将通信数据表示成Json数据格式的通信字符串,即包体;步骤2:在包体的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分别添加上自定义的包头信息和包尾信息;步骤3:在包头信息后面添加一个固定字节大小的包体长度信息字段形成最终的通信数据包;步骤4:将通信数据包通过网络控制进行传递转发,最终到达目的节点;步骤5:在进行数据包解析过程中,首先利用自定义的包头信息和包尾信息判断数据包是否完整;步骤6:对于完整的数据包,接着读取包头信息后面的包体数据长度信息;步骤7:使用得到的包体长度值直接读取该大小的通信字符串;步骤8:最后采用“Json读对象”将读取到的通信字符串解析成具体的业务逻辑数据,并进行相关的业务逻辑处理;在所述的步骤5进行数据包完整性判断后,直接读取包头包尾中间的包体部分,以便进行数据包中包体部分的完整性校验;所述的“Json写对象”是指在在具体代码实现上采用了C++版Json的Json::FastWriter对象,利用该对象将通信数据快速高效的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梦唐皓杨松莫展鹏季统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