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一次性植物纤维餐饮容器具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441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降解一次性植物纤维餐饮容器具生产线,其由成型机组、输送带、烘箱及加热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成型机组由数台带有控制箱的成型机与液压站组成,成型机之间并联而后连接液压站,成型机上安装有模具;所述的输送带一端安装在成型机组前面,输送带另一端连接入烘箱的进口;所述的加热系统为导热油加热系统,其由加热用的锅炉、输送液体的管道和散热用的散热器等组成,其中在烘箱内散热器的安装在烘箱最底层,向上传热;在成型机组内的散热器加工为上、下面平整的加热底板状,分上下两块,分别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模具联接在加热底板上;所述的烘箱内输送带为五层往复式结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一次性植物纤维餐饮容器具生产线
技术介绍
为了替代不可降解的聚苯乙烯发泡一次性餐饮容器具,人们研制出了纸浆模塑、降解塑料、食用粉植物纤维等可降解一次性餐饮容器具,其中植物纤维以农作物秸秆、稻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高压成形,以此制成的一次性餐饮容器具强度高,刚性好,光洁度高,降解性能好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前景。植物纤维一次性餐饮容器具在成形时,采用高温高压工艺,需要耗费很大的能量,目前大量采用单台四柱压机并行作业,每一液压机配一液压站;模具加热采用电热元件加热,例如160吨四柱压机,独立液压站电机功率为7.5KW,电加热功率为10KW左右,六台为一组电机总功率为45KW,电加热功率为60KW,烘箱功率一般为50KW,由此组成的一条生产线总功率为155KW。具体来说在液压阀动作顺序的控制程序上,现有的四柱压机通常只配有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任何参数的调整,都必须停机、停电,用编程器联接PLC可编程序控制器,逐条调出程序并修改参数。在烘箱结构上,传统的烘箱为单层结构,加热采用电热管加热,按六台160吨四柱压机组成的生产线,其所配置烘箱功率一般为50KW。在加热系统上,现有的模具加热采用电热元件加热,每台电加热功率为10KW左右,一组六台电加热功率为60KW。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生产线存在的高能耗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一次性植物纤维餐饮容器具生产线,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降解一次性植物纤维餐饮容器具生产线,其由成型机组、输送带、烘箱及加热系统组成,其中成型机组由数台带有控制箱的成型机与液压站组成,成型机之间并联而后连接液压站,成型机上安装有模具;所述的输送带一端安装在成型机组前面,输送带另一端连接入烘箱的进口;所述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其由锅炉、管道、散热器等组成,其中在烘箱内散热器安装在烘箱最底层,向上传热;在成型机组内散热器加工为上、下面平整的加热底板状,分上下两块,分别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模具用螺钉联接在加热底板上;所述的烘箱内输送带为五层往复式结构。其中,所述成型机组由六台四柱液压机机身配一台液压站组成,每台四柱液压机机身为公称160吨下顶式压机,主油缸为柱塞缸,配充液阀,辅助油缸为2个双向活塞缸;油缸由液压阀系统控制动作,液压阀动作顺序由安装在成型机的控制箱里面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安装在成型机的控制箱面板上的引出式数据单元控制;每台压机装有模具,模具加热采用导热油加热,所用的模具在现有模具基础上有所改进,已申请技术专利并已授权,专利号为ZL 00 2 26157.X。其中,所述的控制箱其主要包括两层计算机数字控制方式,一层为控制液压阀动作顺序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安装在电控柜里面,其输出端与液压阀及传感器相连;一层为控制主要参数调整的引出式数据单元,安装在控制箱面板上,其输出端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相连。其中,所述输送带为传动平稳的不锈钢丝网带加链条棍子结构,电机加变频调速器,输送带速度为无极调速。其中,所述导热油系统采用燃汽、燃油、燃煤锅炉其中之一加热。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述的成型机组六台公称160吨四柱液压机机身共用一台液压站,电机总功率为20.5KW,可节能50%以上;而且由于每台液压机配有1主油缸和2个辅助油缸,主油缸采用柱塞缸,配充液阀,和辅助油缸配合动作,可实现快速开合模,提高生产效率;2、和通常的只有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四柱压机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四柱压机具有不用停机快速调整工艺参数的功能,可提高生产效率。3、输送带为不锈钢丝网带加链条棍子结构,传动平稳,电机加变频调速器,输送带速度可无极调速;烘箱为五层往复式结构,长度可缩短到五分之一,加热能耗亦大大降低。4、在模具加热和烘箱加热中均采用导热油加热系统,可循环加热,与电热元件直接加热相比能耗降低50%,并且温度平稳。因此,采用本技术的可降解一次性植物纤维餐饮容器具生产线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式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生产线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烘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液压阀动作顺序控制原理图。图号说明1成型机6烘箱壁2控制箱7五层往复式输送带3液压站8制品4输送带9散热器5烘箱 10液压阀及传感器11PLC可编程序控制器12引出式数据单元13成品具体实施例图1和图2所示的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生产线示意图;其包括并联的成型机1和一台液压站3组成的成型机组、输送带4、烘箱5及导热油加热系统组成;其中成型机带有控制箱,成型机上安装有模具,成型机并联以后连接液压站。输送带4安装在成型机1前面,操作工站在二者之间,从成型机取出制品转身放到身后的输送带4上,(参看图1),输送带另一端连接入烘箱的进口;导热油加热系统由锅炉、管道、散热器等组成,散热器安装在烘箱和成型机组内;在烘箱内,散热器安装在烘箱的最底层(水平放置),向上传热;散热器在成型机内加工成上、下面平整的加热底板形状,用螺钉分别固定在压机工作台面上,模具用螺钉联接在加热底版上。在该实施例中所用的模具是现有模具基础上的改进,已申请技术专利并已授权,专利号为ZL 00 2 26157.X。如图1所示,成型机组由一台液压站3和六台四柱液压机1组成,每台四柱液压机为公称160吨下顶式压机,配有1主油缸和2个辅助油缸,主油缸为柱塞缸,配充液阀,和辅助油缸配合动作,可实现快速开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辅助油缸为2个双向活塞缸;主辅油缸由液压阀系统控制动作,液压阀动作顺序由两层计算机数字控制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层为PLC可编程序控制器11,安装在控制箱2里面,主要控制液压阀的动作顺序,第二层为引出式数据单元12,安装在控制箱2的面板上,控制主要参数的调整,不用停机可快速调整保压时间与次数、排气次数与开模排气距离,该引出式数据单元为已知技术;其连接方式和控制原理如图3所示,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与液压阀及传感器相连,引出式数据单元的输出端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相连。此处需说明的是本技术成型机是数台并联,可以是5台也可是7台或10台,相应的液压站参数亦相应改变;液压机型号即是合模压力,可以是120吨也可以是250吨,本专利所述生产线优选160吨;把数台液压机并联后与液压站相连,相应的把单台的液压站合并优化,把流量加大,根据连接的液压机的数量调整液压站的参数;系统压力保持不变,比如自来水站,原来每栋楼一个泵站,现在六栋楼合并一个泵站。本技术所述输送带为不锈钢丝网带加链条棍子结构,传动平稳,电机另配变频调速器,输送带速度可无极调速;变频调速器为现有的变频调速器。本技术所述的模具和烘箱加热采用导热油循环加热,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建筑物内的暖气系统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暖气系统循环的是水,而导热油加热系统循环的是导热油,这种油导热性非常好,可以把模具加温到200度以上,如果是蒸汽,只能加热到150度左右;锅炉可以烧煤,也可以烧油或烧天然气;本专利所述的生产线烧的是煤,与电热元件直接加热相比能耗降低50%。烘箱5内置五层往复式输送带7结构(图2),层与层之间平行,运行速度同步,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延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才科技有限公司池延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