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3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式播种器,其特征是:主要由种子箱、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播种带、接种盒、排种管组成,种子箱内下部形成排种口,种子箱下方斜向设置第一、二滚筒,第一滚筒在第二滚筒的斜上方,播种带套设于第一、二滚筒上,播种带表面形成若干个凹穴,第一滚筒下方设置接种盒,排种管接于接种盒下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式播种器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自动播种器。
技术介绍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农作物播种正在走机械化作业之路,播种器作为播种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播种机的推广使用。然而,国内外市场上供应的播种机其播种器基本分为“外槽轮式”、“锥盘式”和“孔板式”以及一些气吸式。然而上述各种播种器都不同存度地存在播量不稳、伤种伤芽等缺陷。特别是对表面带毛刺的水稻种子,还没有可满足使用要求的播种器;使水稻直播技术至今不能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播种器由于存在播量不稳、伤种伤芽的不足,使得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式播种器,该带式播种器播量均匀、不会出现伤种伤芽现象。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带式播种器主要由种子箱、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播种带、接种盒、排种管组成,种子箱内下部形成排种口,种子箱下方斜向设置第一、二滚筒,第一滚筒在第二滚筒的斜上方,播种带套设于第一、二滚筒上,播种带表面形成若干个凹穴,第一滚筒下方设置接种盒,排种管接于接种盒下部。凹穴可以相互连通。种子箱一侧下部与播种带表面接触。设有一圆形毛刷,圆形毛刷表面与播种带表面接触。接种盒的开口呈喇叭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播种过程大致为:第一滚筒作为主动滚筒按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播种带发生转动,从排种口出来的种子到达播种带上时有一部分进入凹穴中,然后种子在播种带上往上移动,由圆形毛刷把播种带表面的种子刷落下去,只剩下凹穴中的种子,当种子到达第一滚筒顶面时从凹穴跌落到接种盒,最后从排种管播种至农田。从中可看出,凹穴的数量和形状可事先根据播种要求确定、处于凹穴中的种子不会被碰伤;因此,本技术播量均匀,不会出现伤种伤芽现象,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减轻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带式播种器,主要由种子箱1、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3、播种带4、接种盒5、排种管6组成,种子箱1内下部形成排种口9,种子箱1下方斜向设置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第一滚筒2在第二滚筒3的斜上方,第一滚筒2作为主动滚筒,播种带4套设于第一、二滚筒上,播种带4表面形成若干个凹穴8,凹穴8可以相互连通形成长槽型,第一滚筒2下方设置接种盒5,接种盒5的开口呈喇叭形,排种管6接于接种盒5下部,种子箱1一侧下部与播种带4表面接触,以防种子漏出,又设有一圆形毛刷7,圆形毛刷7可主动旋转,圆形毛刷7表面与播种带4表面接触,可把播种带4表面的种子刷落,由于圆形毛刷7是柔性的,因此不会出现伤种伤芽现象。在本技术中,播种带4的长度和宽度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凹穴8形状根据播种不同种子,可以制成圆形、三角形、矩形、连续长槽形等各种形状,凹穴8大小根据种子颗粒大小和播量多少来决定;本技术可制成单排式或多排一体式,相对应接种盒5从一个到数个并列布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在种子箱1中充入种子,种子靠自重从底部排种口9漏到播种带4上。当播种带4上种子堆放到排种口9处时,排种口9自动停止排种(即种子箱1的种子不会往外漏),做好播种准备。当需要播种时,由动力带动第一滚筒2旋转(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第一滚筒2带动播种带4和第二滚筒3一起转动,播种带4的上面斜向上移动,圆形毛刷7与播种带4反向转动,在播种带4上堆积的种子在播种带4的带动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播种带4上向上移动和向下滚动,并充满播种带4上的凹穴8。播种带4上侧的圆形毛刷7将播种带4面上多余的种子向下刷掉(不会出现伤种伤芽现象),只剩下凹穴8内的种子继续上行到第一滚筒2处,转过第一滚筒2落入接种盒5,种子在重力作用下沿排种管6下落,播入田间。当播种带4上种子越来越少时,种子箱1内种子通过排种口9自动补充,使播种带4表面保持一定的种子量,保证种子充满凹穴8,播种量的调节可通过调节第一滚筒2(即主动滚筒)的转速来达到。本技术中,底板10可由二块分离的板组成,一块板置于另一块板上面,下面一块板固定,上面一块板可自由位移,通过上面一块板的自由滑动来调节排种口9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播种器,其特征是:主要由种子箱、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播种带、接种盒、排种管组成,种子箱内下部形成排种口,种子箱下方斜向设置第一、二滚筒,第一滚筒在第二滚筒的斜上方,播种带套设于第一、二滚筒上,播种带表面形成若干个凹穴,第一滚筒下方设置接种盒,排种管接于接种盒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梁顾永勤汤拯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