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文质专利>正文

元禄竹筷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260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工竹筷成型机器,是针对现有机器存在的问题改进而成,其特征是改现有机器用弹簧控制仿形滑块为用偏心内滑槽轮控制,克服了弹簧控制即柔性控制产生波纹的重大缺陷,把送料机构的A型双皮带传动改为链轮、链条传动,既解决了A型双皮带打滑,又解决了竹筷大面烧黑问题,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了竹资源。(*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加工竹筷的成型机器。现有的竹筷成型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出的竹筷(1)两个小面出现等距波纹;(2)两个大面出现烧黑现象,使竹筷降低等级乃至报废,浪费了半成品和竹资源;(3)送料机构动力皮带打滑;(4)电器箱不能防尘,导至烧坏电机和经常烧保险;(5)送料机构电机功率小,也是烧电机的原因之一;(6)上卧铣刀和两把立铣刀的动力皮带是交叉传动,至使无法调至最佳紧度。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使竹筷成型机结构更合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竹筷资源。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包括送料机构,仿形机构、切断机构、传动机构和电器箱、电机、机架,其中在仿形机构中驱动立铣刀的滑条上装有滑块,在偏心轮上开有供滑块滑动的内滑槽,在送料机构中,电机的动力通过联轴器分别由皮带轮、皮带和链轮、链条进行传动,其详细内容参见附图描述如下参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元禄竹筷成型机是由送料机构(2)、仿形机构、切断机构(5)、传动机构(6)和电器箱(9)、电机、机架(8)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在仿形机构中,驱动立铣刀(20)的滑条(13)上装有滑块(14),在偏心轮(16)上开有供滑块(14)滑动的内滑槽,如图2所示,将原有仿形机构中用弹簧控制仿形滑块改为用偏心内滑槽轮控制,即将柔性控制改为刚性控制,避免了弹簧控制即柔性控制造成的不易调试准确,并且出现严重的等距波纹的弊病。在送料机构中,参见图3,电机(67)的动力通过联轴器(68)分别由皮带轮(30)、皮带(33)、皮带轮(36)和链轮(31)、链条(32)、链轮(35)进行传动,本技术将原送料机构中的A型双皮带传动改为链轮,链条和皮带传动,既避免了A型双皮带会出现打滑的现象,又解决了竹筷大面烧黑问题,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了竹筷资源。本技术还将送料机构(2)的电机(67)的功率从原来的0.75千瓦改为1.1千瓦,上卧铣刀和两把立铣刀分别用0.75千瓦的电机(53)、(56)、(50)驱动,这样既消除了原来用1.5千瓦电机同时驱动上卧铣到和两把立铣刀出现的交叉皮带传动的弊端,又充分保证了立铣刀(4)和卧铣刀(3)部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竹筷产品的质量。本技术的电器箱(9)为全封闭式,防尘性能好,并装在机架(8)的侧面,为壁式操作,既便于操作,又消除了因灰尘而造成接触不良,导致缺相而烧电机和经常换保险,给生产造成的损失。本技术提供的元禄竹筷成型机是针对现有机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机器存在的两个小面烧黑现象,送料机构功率小,皮带打滑,电器箱不能防尘及上卧铣刀和两把立铣刀的功力皮带交叉传动至使无法调至最佳松紧度的问题,从而使本技术达到了提高竹筷质量,充分利用了原材料,降低成本,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首先对附图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2表示仿形部分的结构图;图3表示传动原理图。按照附图所示的实施方案,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把电器箱(9)的电源接通,先启动卧铣刀(3)和两把立铣刀(4),分别由电机(53),通过皮带轮(52)、(41)和皮带(54)传动,电机(56)通过皮带轮(55)、(40)和皮带(57)传动,电机(50)通过皮带轮(49)、(48)、(59)和皮带(47)传动。再启动自动料斗(1)和送料机构(2),由电机(67)通过联轴器(68)机分别带动皮带轮(30)、(36)和皮带(33)及链轮(31)、(35)和链条(32),带动齿轮(34)、(37)、(60)、(61)、(38),从而使送料机构(2)将料斗(1)内出来的坯料进行送料,在坯料的前进过程中,卧铣部分(3)把竹坯加工成5mm厚,并在两个大面中间加工成对应的深1.3mm,成1.8mm的等边三角形槽,再前进,立铣部分(4)把竹坯两个小面加工成大头13.5mm,小头7.5mm宽,再前进,由链轮(62)、链条(39)、双联链轮(43)、链条(45)、链轮(46)带动切断机构沿三角形槽把竹坯锯成双生卫生筷,即元禄竹筷,如果把大头竹青一面削头,即天削筷。(44)为皮带轮,(42)为皮带(10)为外罩。权利要求1.一种元禄竹筷成型机,是由送料机构,仿形机构、切断机构、传动机构和电器箱、电机、机架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在仿形机构中,驱动立铣刀(20)的滑条(13)上装有滑块(14),在偏心轮(16)上开有供滑块(14)滑动的内滑槽;在送料机构中,电机(67)的动力通过联轴器(68)分别由皮带轮(30)、皮带(33)、皮带轮(36)和链轮(31)、链条(32)、链轮(35)进行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禄竹筷成型机,其特征是送料机构(2)的电机(67)的功率为1.1千瓦,上卧铣刀和两把立铣刀分别用0.75千瓦的电机(50)、(53)、(56)来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禄竹筷成型机,其特征是电器箱(9)为全封闭式,装在机架(8)的侧面。专利摘要一种加工竹筷成型机器,是针对现有机器存在的问题改进而成,其特征是改现有机器用弹簧控制仿形滑块为用偏心内滑槽轮控制,克服了弹簧控制即柔性控制产生波纹的重大缺陷,把送料机构的A型双皮带传动改为链轮、链条传动,既解决了A型双皮带打滑,又解决了竹筷大面烧黑问题,使本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了竹资源。文档编号B27M3/24GK2135439SQ92217880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徐文质, 周跃辉, 朱玉琯, 张晓春, 李力 申请人:徐文质, 周跃辉, 朱玉琯, 张晓春, 李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元禄竹筷成型机,是由送料机构,仿形机构、切断机构、传动机构和电器箱、电机、机架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仿形机构中,驱动立铣刀(20)的滑条(13)上装有滑块(14),在偏心轮(16)上开有供滑块(14)滑动的内滑槽;在送料机构中,电机(67)的动力通过联轴器(68)分别由皮带轮(30)、皮带(33)、皮带轮(36)和链轮(31)、链条(32)、链轮(35)进行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质周跃辉朱玉张晓春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徐文质周跃辉朱玉张晓春李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