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917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属于木工设备领域,其包括机体、工作台和刀座,刀座和工作台分设在机体的上、下部,刀座上安装有刀轴,刀轴的上方一侧设有风叶和电机,上方另一侧设有出尘罩,所述风叶的下端设置有一集风腔,该集风腔一端将所述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裹住,另一端与出尘罩相通,这样一来,从风叶机壳里出来的风在集风腔的收集下全部吹往出尘罩,避免了漏风和木屑到处飞溅的现象,保障了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卫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技术背景压刨在加工木材时所产生的木屑, 一般都是借助刀轴一侧的风叶风 力,经与吸尘器相接的出尘罩排走,然而现有技术中,风叶与出尘罩之 间缺少集风设计,从而造成了漏风及木屑到处飞溅的现象,严重污染了 工作环境,同时,出尘罩内外等大的结构设计也极不合理,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木屑的排放效果。此外,目前压刨的刀轴安装方式是先将刀轴一端插入刀座一侧的 刀轴安装孔内,然后再将刀轴的另一端压入刀座另一侧的刀轴安装孔内;由于刀座上两刀轴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小于刀轴的长度,因此,当刀轴一 端插入刀轴安装孔内,另一端再压入时就比较困难,通常都需要借助工 具敲打才能实现安装,十分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屑效 果佳、工作环境好、刀轴安装方便的改良型压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压刨,包括机体、工作台和刀座, 刀座和工作台分设在机体的上、下部,刀座上安装有刀轴,刀轴的上方 一侧设有风叶和电机,上方另一侧设有出尘罩,所述风叶的下端设置有 一集风腔,该集风腔一端将所述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裹住,另一端与出 尘罩相通。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集风腔包括一底壁、两侧壁和连接该两侧壁后部上端的上端壁, 所述两侧壁具有与风叶壳体相吻合的弧形上端面,并外裹于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两侧,上端壁一端衔接于风叶壳体开端开口处的外壁上,另一 端成型有与出尘罩内壁相接的翘边,底壁末端具有与所述刀座刀槽内壁 相接的弯折部分。所述出尘罩呈喇叭状,内小外大。所述刀座上位于刀槽一侧的侧壁上预设有一凹槽。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 下优点首先,由于在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处增设了一集风腔,因而可以防 止漏风,避免木屑四处飞溅,从而确保工作环境不受污染。其次,出尘罩设计成喇叭状,结构合理,增加了木屑的排放面积, 提高了排屑速度,保障了刀轴工作的安全性。再次,刀座侧壁上预设有与刀轴安装孔相通的凹槽,这样一来,当 刀轴一端安装好后,另一端便可沿着该凹槽的方向直接放入刀轴安装孔 中,无需借助工具敲打,安装十分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图1为按照本技术所述压刨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技术所述压刨刀座部分及排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3为本技术所述压刨刀座部分及排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4为本技术所述压刨集风腔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良结构的压刨,包括 机体l、工作台2和刀座3,刀座3和工作台2分设在机体1的上、下部,刀 座3上安装有刀轴4,刀轴4的上方一侧设有风叶5和电机6,上方另一侧设 有出尘罩7,风叶5装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风叶5的下端设置有一集风腔8, 该集风腔8—端将所述风叶壳体9的下端开口91裹住,另一端与出尘罩7相 通,这样一来,从风叶机壳9里出来的风在集风腔8的收集下全部吹往出尘 罩7,避免了漏风和木屑到处飞溅的现象,保障了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卫生。所述集风腔8包括一底壁81、两侧壁82和连接该两侧壁82后部上端的 上端壁83,两侧壁82具有与风叶壳体9相吻合的弧形上端面821,并外裹 于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91两侧,上端壁83—端衔接于风叶壳体下端开口 91处的外壁上,另一端成型有与出尘罩7内壁相接的翘边831,底壁81末 端具有与所述刀座刀槽32内壁相接的弯折部分811。如图2所示,风叶壳 体9与集风腔8和出尘罩7形成风道,有效防止了漏风,使用时,风叶5的 旋向与刀轴4的旋向相同,刨削时所产生的木屑在风叶风力的作用下吹往 出尘罩7进而排出。所述出尘罩7呈喇叭状,内小外大,该结构设计可以加快木屑的排放 速度,避免因木屑没有及时排出而造成的刀轴堵塞现象,保障工作时的 安全,工作时,出尘罩7出口端接上吸尘器,可以将木屑排放到一个指定 地点。所述刀座3在位于刀槽32—侧的侧壁上预设有一与刀轴安装孔10相 通的凹槽33U安装时,刀轴一端插入刀座2—侧的刀轴安装孔,然后再 将刀轴另一端从凹槽331直接放入导座2另一侧的刀轴安装孔即可,轻松 方便。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 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葆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包括机体(1)、工作台(2)和刀座(3),刀座(3)和工作台(2)分设在机体(1)的上、下部,刀座(3)上安装有刀轴(4),刀轴(4)的上方一侧设有风叶(5)和电机(6),上方另一侧设有出尘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5)的下端设置有一集风腔(8),该集风腔(8)一端将所述风叶壳体(9)的下端开口(91)裹住,另一端与出尘罩(7)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改良结构的压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腔 (8)包括一底壁(81)、两侧壁(82)和连接该两侧壁(82)后部上端的上端壁(83),所述两侧壁(82)具有与风叶壳体(9)相吻合的弧形 上端面(821),并外裹于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 (91)两侧,上端壁(83) 一端衔接于风叶壳体下端开口 (91)处的外壁上,另一端成型有与出尘 罩(7)内壁相接的翘边(831),底壁(81)末端具有与所述刀座刀槽 (32)内壁相接的弯折部分(81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良结构的压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尘 罩(7)呈喇叭状,内小外大。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良结构的压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 (3)在位于刀槽(32) —侧的侧壁上预设有一与刀轴安装孔(10)相通的凹槽(331)。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属于木工设备领域,其包括机体、工作台和刀座,刀座和工作台分设在机体的上、下部,刀座上安装有刀轴,刀轴的上方一侧设有风叶和电机,上方另一侧设有出尘罩,所述风叶的下端设置有一集风腔,该集风腔一端将所述风叶壳体的下端开口裹住,另一端与出尘罩相通,这样一来,从风叶机壳里出来的风在集风腔的收集下全部吹往出尘罩,避免了漏风和木屑到处飞溅的现象,保障了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卫生。文档编号B27C1/00GK201161419SQ20082000412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吕杰俊 申请人:浙江双健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压刨,包括机体(1)、工作台(2)和刀座(3),刀座(3)和工作台(2)分设在机体(1)的上、下部,刀座(3)上安装有刀轴(4),刀轴(4)的上方一侧设有风叶(5)和电机(6),上方另一侧设有出尘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5)的下端设置有一集风腔(8),该集风腔(8)一端将所述风叶壳体(9)的下端开口(91)裹住,另一端与出尘罩(7)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杰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