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瑞炤专利>正文

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871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包括机体前方横设导引板及滑杆,滑杆穿接滑块,滑块前后穿接两杆体,一移动盖盖在滑块上,杆体且穿经移动盖,滑块前方设斜面的抵制面,一固定板位于移动盖前方,固定板枢接握杆,握杆后端的滚轮恰抵于抵制面,固定板底部穿接一移动杆,移动杆后端是沿导引板的凹凸浪齿移位,借此下压握杆前端,移动盖可前移,移动杆会脱离导引板的凹凸浪齿重新定位,具省力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的作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作榫机的导引装 置,可借其结构减低手拉负重的导引位移设计。
技术介绍
依一般习知的木工作榫机结构,如图l所示,主要包括一机台1,该机台1的内部设一驱动马达2,该驱动马达2的心轴是直向朝上以组接一车刀, 该车刀是能前后左右移动才能对木板工作物作切削动作,并以等间距车出 一排榫沟(或卡榫),因此在该机台1前方设有一排具凹凸浪齿的导引板3, 可再参考图2,该导引板3是供一横向移动的移动杆4后端抵靠,该移动杆 4前端枢接在一移动盖5垂向的前壁,该移动盖5的前后壁且平行穿接两杆 体6,该两杆体6且穿经一滑块7,该滑块7底部且穿接在该机台1前方横 向的两滑杆8上,该移动盖5后方锁接该驱动马达2,使该驱动马达2能随 着移动盖5移位,且令驱动马达2上方的车刀同步移动。又该机台1上方 设一与该导引板3相对应的凹凸齿排9,该凹凸齿排9顶部固接一木板的工 作物,该车刀顶端对应该工作物前缘可沿该凹凸齿排9移位,将该工作物 车出凹凸榫沟或卡榫。由于该移动杆4的位置要与工作物相对应,因此在车削以前该移动盖5 必须往前拉动定位,使其下方的移动杆4脱离该导引板3的凹齿,才能左 右移位配合该工作物作定位,但因该移动盖5后方负载有驱动马达2而具 有一定的重力,使手拉该移动盖5时非常吃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木工作榫机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 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能够改进一般 现有的木工作榫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 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木工作榫机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左 右移动配合工作物位置重新定位,而具省力功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作榫机的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是组配在该作摔机的机体前方,该机体包括前方横设一具凹凸浪齿的导引板及两滑 杆,该两滑杆共同穿经一滑块,该滑块顶部前后向穿接两杆体,该两杆体 后方且锁接一板块,该板块底部设一马达,该马达顶部设一心轴以固接一 车刀,该车刀是穿经该板块中间的一穿孔可对该机体上方的 一工作物作切 削, 一横向的凹凸齿排位于该机体前方,该工作物是安置在该凹凸齿排上方,该滑块前壁设一抵制面; 一移动盖,是盖设在该滑块上,该两杆体前 后且穿经该移动盖的前后壁; 一固定板,位于该移动盖前方,该固定板中 间枢接一握杆,该握杆后端枢接一对滚轮,该滚轮恰抵顶于该抵制面,该 握杆前端是供手握下压; 一移动杆,横向穿接在该固定板下方,该移动杆 后端是沿该导引板的凹凸浪齿移位。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板中间设一前后贯通呈方 形的通孔, 一块状的套件枢接在该通孔,该握杆是分为前后两段而锁接在 该套件上,该握杆前方设一握把提供手握。前述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杆后段外径大于前段而形 成一抵缘, 一外管套在该移动杆上, 一可前后伸缩的弹性体套在该移动杆 前段,该弹性体后端是抵在该移动杆的抵缘,前端是抵在该外管前壁,该 移动杆前方锁接一杆头, 一束套锁在该固定板上,该束套是紧束该外管, 该移动杆后端直向设一水平圓形的导引部。前述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板前方锁接一拉杆。前述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的滑块的前壁锁接一楔形块,该 楔形块前壁是由上往下斜设而形成该抵制面。前述的作榫机的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的板块顶面枢接一导轮,该导轮 是沿该凹凸齿排移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作#4几的导引装置,该导引 装置是组配在该机体前方,该机体包括前方横设一导引板及两滑杆,该两 滑杆共同穿经一滑块,该滑块顶部前后向穿接两杆体,该两杆体后方且锁 接一板块,该板块下方锁接一马达, 一移动盖盖设在该滑块上,该两杆体 前后且穿经该移动盖的前后壁,该滑块前方设一由前往后斜下的抵制面, 一固定板位于该移动盖前方,该固定板中间枢接一握杆,握杆后端枢接一 对滚轮,该滚轮恰抵顶于该抵制面,该固定板底部穿接一移动杆,该移动 杆后端是沿该导引板的凹凸浪齿移位,借此下压该握杆前端,其后方的滚 轮可沿该抵制面上移,该移动盖可被顶出前移,带动该移动杆脱离该导引 板的凹齿,可左右移动配合工作物位置重新定位,而具省力功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的木工作榫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习知的木工作榫机结构的部分立体详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5-2是图5-1的动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作榫机的导引 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3、 4所示,本技术作榫机的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是组 配在该作榫机的机体10前方,该机体10包括前方横设一具凹凸浪齿的导 引板11及两滑杆12,该两滑杆12共同穿经一滑块13,该滑块13顶部前 后向穿接两杆体14,该两杆体14后端共同锁接一板块15,该板块15底部 设一马达16,该马达16顶部凸伸一心轴,该心轴固接一车刀17,该车刀 17是穿经该板块15中间的一穿孔151,可对一木板的工作物作切削, 一横 向的凹凸齿排18位于该才几体IO上方,该工作物是安置在该凹凸齿排18上 方,该滑块13前壁锁接一楔形块131,该楔形块131前壁是由上往下后斜 而形成一抵制面132。又该板块15顶面枢设一可旋转的导轮152,该导轮 152是可沿该凹凸齿排18移位,使该车刀17产生内外同步移走。一移动盖20,该移动盖20是呈一盒体且开口向下而盖设在该滑块13 顶部,该两杆体14前后端是穿经该移动盖20直向的前后壁。一固定板30概呈T字形,该固定板30是位于该移动盖20前壁,其上 方左右侧并锁接在该两杆体14前端,该固定板30中间设一前后贯通呈方 形的通孔31,该通孔31套设一块状的套件32,可再参阅图5-1, —握杆33 分为前后两段分别锁接在该套件32上,该套件32中段是枢接在该通孔31 上得以旋转,该握杆33后方枢接一对滚轮34,前方设一握把35提供手握, 该对滚轮34是抵接在该楔形块131的抵制面132上可沿该抵制面132往上 移;一拉杆36,该拉杆36的后端是锁接在该固定板30上,该拉杆36的前 端是供手拉。一移动杆40其后方横向穿经该固定板30,可再参阅图5-1,该移动杆 40后段直径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榫机的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是组配在该作榫机的机体(10)前方,该机体(10)包括前方横设一具凹凸浪齿的导引板(11)及两滑杆(12),该两滑杆(12)共同穿经一滑块(13),该滑块(13)顶部前后向穿接两杆体(14),该两杆体(14)后方且锁接一板块(15),该板块(15)底部设一马达(16),该马达(16)顶部设一心轴以固接一车刀(17),该车刀(17)是穿经该板块(15)中间的一穿孔(151)可对该机体(10)上方的一工作物作切削,一横向的凹凸齿排(18)位于该机体(10)前方,该工作物是安置在该凹凸齿排(18)上方,其特征在于:该滑块(13)前壁设一抵制面(132);    一移动盖(20),是盖设在该滑块(13)上,该两杆体(14)前后且穿经该移动盖(20)的前后壁;    一固定板(30),位于该移动盖(20)前方,该固定板(30)中间枢接一握杆(33),该握杆(33)后端枢接一对滚轮(34),该滚轮(34)恰抵顶于该抵制面(132),该握杆(33)前端是供手握下压;    一移动杆(40),横向穿接在该固定板(30)下方,该移动杆(40)后端是沿该导引板(11)的凹凸浪齿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炤
申请(专利权)人:杨瑞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