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195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7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待定位机器(S)的支撑台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水平调节装置,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一侧面相抵的第一调节装置(1);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相向布置,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二侧面相抵的第二调节装置(2);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三侧面相抵的第三调节装置(3);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相向布置,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四侧面相抵的第四调节装置(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定位装置,方便了待定位机器在水平位置上的调节,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调节精确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调节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很多应用多个机器配合完成的操作工序。需要将待定位机器通过移动调节其与另一个机器的相对位置,以完成操作工序。以弯管机为例,通过弯管机的上下料机构向自动弯管机输送待弯管,在自动弯管机完成弯管操作后上下料机构再将弯管由自动弯管机取下,并向自动弯管机输送下一个待弯管。在弯管过程中,上下料机构与自动弯管机的相对位置决定着待弯管输送到位的精确性,在上下料机构与自动弯管机的相对位置不准确时,经常会出现上下料机构向弯管机输送待弯管不到位而导致弯管加工不合格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无法将带玩过输送至弯管机上的情况。因此,需要调节上下料机构与弯管机的相对位置。目前,存在一些待定位机器具有调节高低作用的支脚,或者将待定位机器置于具有调节高低作用支脚的调节定位装置上调节竖直距离,但是,在两个机器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调节仍需要人工搬运调成,调整过程繁琐而费时,并且精确度较低。因此,如何便于机器在水平位置上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待定位机器(S)的支撑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水平调节装置;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一侧面相抵的第一调节装置(1);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相向布置,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二侧面相抵的第二调节装置(2),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三侧面相抵的第三调节装置(3);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相向布置,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四侧面相抵的第四调节装置(4),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待定位机器(S)的支撑台,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水平调节装置;
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
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一侧面相抵的第一调节装置(1);
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相向布置,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
二侧面相抵的第二调节装置(2),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三侧面相抵的第三调节装置(3);
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相向布置,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的第
四侧面相抵的第四调节装置(4),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
(1)包括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
螺纹配合的第一调节螺杆(12),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2)具有用于与所述
待定位机器(S)相抵的第一抵接端;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2)包括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1)
和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杆(22),所述第二调节
螺杆(22)具有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相抵的第二抵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装置
(3)包括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31)和与所述第三连接板(31)
螺纹配合的第三调节螺杆(32),所述第三调节螺杆(32)具有用于与所述
待定位机器(S)相抵的第三抵接端;
所述第四调节装置(4)包括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板(41)
和与所述第四连接板(41)螺纹配合的第四调节螺杆(42),所述第四调节
螺杆(42)具有用于与所述待定位机器(S)相抵的第四抵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
(1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2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三调节螺杆(32)
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鹏刘春曾霄刘克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