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结根专利>正文

一种普洱茶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3910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普洱茶刀,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所述刀体为一圆锥体,在刀体前端设有尖刃。由于采用了呈圆锥状的刀体并在其前端设置的尖刃,当需要切制茶饼时,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茶饼内,尔后通过圆锥部分的张力在茶饼上形成一锥孔,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便可形成一线性孔,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普洱茶饼用的茶刀。
技术介绍
在茶制品深加工特别是普洱茶的深加工中,常常会将普洱茶制作成饼状或砖状,当饮用时需用茶刀将其切开、泡制,现有的茶刀通常是靠刀体一面的刀刃来切茶,由于普洱茶饼通常是通过人工或机压成形,其整体上具较高的硬度,故在切茶时相当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切削方式,可较为省力的使茶饼部分分离的普洱茶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洱茶刀,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所述刀体为一圆锥体,在刀体前端设有尖刃。进一步地在上述刀体靠近刀柄一端设有外螺纹,相应地在刀鞘上设有供刀体旋入的内螺纹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呈圆锥状的刀体并在其前端设置的尖刃,当需要切制茶饼时,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力的插入茶饼内,尔后通过圆锥部分的张力在茶饼上形成一锥孔,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便可形成一线性孔,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合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普洱茶刀,包括带有刀柄2的刀体1及刀鞘3,所述刀体1为一圆锥体,在刀体1前端设有尖刃1a。在上述刀体1靠近刀柄2一端设有外螺纹1b,相应地在刀鞘3上设有供刀体1旋入的内螺纹孔3a。上述刀柄2为圆锥台形,上述刀鞘3为圆柱形。上述刀柄2及刀鞘3通常采用木制品制作,为与刀体1外螺纹相螺配,上述刀鞘3在制造时可预装一带内螺孔的金属套,便可实现与刀体连接,而刀柄、刀鞘采用形成柱形或柱锥台形,其一是装饰作用,二是与其它茶刀形成区别。权利要求1.一种普洱茶刀,包括带有刀柄(2)的刀体(1)及刀鞘(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为一圆锥体,在刀体(1)前端设有尖刃(1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洱茶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刀体(1)靠近刀柄(2)一端设有外螺纹(1b),相应地在刀鞘(3)上设有供刀体(1)旋入的内螺纹孔(3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普洱茶刀,其特征在于上述刀柄(2)为圆锥台形,上述刀鞘(3)为圆柱形。专利摘要一种普洱茶刀,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所述刀体为一圆锥体,在刀体前端设有尖刃。由于采用了呈圆锥状的刀体并在其前端设置的尖刃,当需要切制茶饼时,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茶饼内,尔后通过圆锥部分的张力在茶饼上形成一锥孔,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便可形成一线性孔,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文档编号B26B9/00GK2880425SQ20062005564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徐结根 申请人:徐结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洱茶刀,包括带有刀柄(2)的刀体(1)及刀鞘(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为一圆锥体,在刀体(1)前端设有尖刃(1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结根
申请(专利权)人:徐结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