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丘陵区牧草肉牛蔬菜循环农业体系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216532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04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热带丘陵区牧草肉牛蔬菜循环农业体系的构建方法,步骤:A、牧草和玉米地选择:牧草和玉米地应为地下水位较低的旱地;B、牧草和玉米种植;C、牛舍和牛活动场的建造:牛舍采用双排牛舍;D、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的建造: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建于牛舍和牛运动场的下方,在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上建活动板房;E、牛饲料青贮池的建造:青贮池的大小为长和宽相同;F、工作间的建造;G、肉牛养殖;H、蔬菜种植:蔬菜地的面积根据牛的数量确定,不施用化肥,生产的蔬菜均为优质有机蔬菜。有效防止了农业系统向外界排放有害和有毒物质,运行成本低,产出高,产品质量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亚热带丘陵区牧草肉牛蔬菜循环农业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牧草和玉米地选择:种植牧草和玉米的土地为地下水位的旱地,其面积根据肉牛养殖的数量来确定,通常养殖1头肉牛要300—400平方米的牧草和玉米种植地,牧草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比为5?:?1或者5?:?2;B、牧草和玉米种植:用翻耕机翻地,耙地,开沟起垄,每垄宽2—3米,再人工整地挖穴种植牧草或者开种植沟播种玉米,牧草品种有桂牧一号、甜象草、黑麦草,玉米品种为饲料玉米;C、牛舍和牛活动场的建造:牛舍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条件好,水源充足的地方,牛舍采用双排牛舍,牛舍长50—70米,宽10—11米,牛舍中间为饲喂道宽1.5—2.0米,长与牛舍长相同;饲喂道两边分别为食槽,食槽宽60—65厘米,食槽边缘高55—75厘米,食槽底部高25—35厘米,食槽长与牛舍长相同,食槽内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食槽外为牛床,用直径50毫米的钢管制成高95—100厘米、长130—145厘米的钢管隔栏,垂直于食槽方向分成宽0.9—1.1米、长3.5—3.6米的单个牛床;牛床外侧为排便沟,排便沟宽25—35厘米,深20—30厘米;牛舍地面用15—20厘米厚的混凝土制作,牛床向排便沟方向形成10—15度的坡降,牛舍用活动板房材料制造,高3—3.5米,在活动板房两端和中间设有电动卷闸门,在牛舍排便沟外建一个牛活动场,活动场的长与牛舍相同,活动场宽13—15米,活动场地面用15—20厘米厚的混凝土填制,活动场向排便沟方向形成10—15度的坡降,活动场周边用直径为70—80毫米的钢管制成高1.1—1.3米的钢管围栏;D、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的建造: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建于牛舍和牛运动场的下方,其位置比牛舍和牛运动场低1.5—2.0米,液体肥料池大小为长13—15米、宽5—7米、深2—2.2米,该池的底板和池壁均为20—22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在混凝土内按照常规方法加有钢筋,在液体肥料池靠底部池壁上开孔,按装一直径为75—100毫米的塑料水管,接出塑料水管安装阀门,在液体肥料池壁高50—55厘米处开孔,安装直径为50—75毫米塑料水管,接出塑料水管安装阀门,将塑料水管接到蔬菜种植地,并安装阀门,固体肥料池大小为长20—21米、宽13—15米、深2.0—2.2米,该池的底板和池壁均为20—22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在混凝土内按照常规方法加有钢筋,固体肥料池内的一端设有一条坡度为25—30度的坡路,在牛舍的排便沟下与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之间安装一台螺旋挤压式牛粪固液分离机,从牛舍排便沟中流出牛粪直接流入固液分离机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牛粪中的液体流入液体肥料池中,在液体肥料池和固体肥料池上建3—3.5米的活动板房,活动板房不安装墙板;E、牛饲料青贮池的建造:青贮池的大小为长和宽相同均为12—13米、深2.0—2.2米,该池的底板和池壁均为20—22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在混凝土内按照常规方法加有钢筋,在青贮池内的一端设有一条坡度为25—30度的坡路,在青贮池上建3—3.5米的活动板房;F、工作间的建造:工作间宽9—11米,长50—60米,地面为15—20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地上部为3—3.5米的活动板房,工作间包括值班室、卫生间、厨房、餐厅,饲料加工间,仓库,在饲料加工间安装一台秸秆粉碎机,并安装一台锤式粉碎机,牧草或者玉米秸秆粉碎成4—6厘米后,加入10%—15%重量比的玉米粉或者麸皮,用于饲喂肉牛;G、肉牛养殖:牛舍设施建后,购进体重为150—200公斤的小牛进行养殖,肉牛品种有湘中黑牛和湘西黄牛,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饲料一次,喂饲料后清除食槽内多余的饲料,在食槽内放水喂牛,喂食和喂水后,天气不下雨打开卷闸门,将牛放出来牛舍,使牛在活动场进行活动,小牛饲养10—15个月达到500—600公斤,进行屠宰;H、蔬菜种植:蔬菜地选择在肉牛养殖场的下方,便于牛场分离的液体肥料在落差的作用下自行流入蔬菜地进行施肥,蔬菜地的面积根据牛的数量确定,通常每头牛安排准备300—500平方米的蔬菜地,蔬菜种植模式为周年种植模式,选择紫色蔬菜周年种植模式,紫番茄—紫花菜—紫生菜模式或者紫番茄—紫薯—紫生菜模式,对于紫番茄—紫花菜—紫生菜栽培模式,紫番茄品种用美国的黑珍珠,于2月底定植,至7月下旬采收结束,紫花菜品种用紫冠花菜,于8月初定植,12月中旬采收,紫生菜品种用瑞士的相叶红,12月下旬播种,2月中旬收获,对于紫番茄—紫薯—紫生菜模式,紫番茄品种同上,于2月初定植,7月初采收结束,紫薯采用宁紫薯1号,于7月中旬定植,12月上旬采收,紫生菜品种同上,12月中旬播种,1月底采收,蔬菜全部采用养牛场的液体肥栽培,不施用化肥,本循环农业体系生产的蔬菜均为优质有机蔬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和艾吴金水盛良学周传社李明德彭新德彭福元刘琼峰张智优刘新亮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