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斜边成型机,在输送装置一侧分别设有一上、下切刀组,上切刀组设有上粗、细切刀,下切刀组设有下粗、细切刀,上、下粗、细切刀在装设后对应于电路板一上、下端边,并可控制切刀伸缩作动;当电路板由输送装置输送通过上、下切刀组时,依序藉由上、下切刀组的上粗、细切刀与下粗、细切刀对电路板的相对上、下端边分别作二道切削而形成细致的斜边;另外设有二组校刀装置,用以分别对更新后的粗、细切刀作长度的调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路板斜边成型机,尤指其以全自动方式将电路板输送通过切刀组并对端边进行双面二道切削程序以形成斜边,使电路板的端边获得细致的斜面,据以减少加工程序并降低制造成本。习知上,作为界面卡用途的印刷电路板4在制造完成时,必须在其端边留有复数排列成行的导电片41(俗称金手指,如图8所示),以使其插入设于主机板的插槽时藉由该导电片与插槽内的导电片接触而导电;而为了使电路板便于引导而插入插槽,同时基于去除毛边的考量,该电路板的具有导电片的一端边二侧必须予以形成斜边。传统上,对电路板的端边成型出双斜边的工作是属于最后一段制程,亦即电路板上的线路与导电片均已布局完成,然后将电路板的一端边置于一预设的斜边成型槽道中,该槽道内设有类似刨刀的切刀,然后以人工方式将电路板沿着槽道快速划过,进而藉由切刀对电路板端边的一侧切削成出斜边,随后将电路板反转再划过槽道而将另一侧边亦形成出斜边,据以形成双斜边的电路板;然而,上述传统的电路板斜边成型方式却至少存在着下列缺失一、以刨削方式对电路板成型出斜边时,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容易被切刀挑起而损坏,造成产生的不良率居高不下,进而增加制造成本。二、以人工方式将电路板成型出斜边的效率甚低,产量无法大幅扩增,亦直接影响制造成本,且对作业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三、切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因磨损而缩短长度,而传统上在调整切刀的长度时甚为不便,徒然浪费甚多时间,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以,本技术乃针对上述传统电路板的斜边成型方式所存在的缺失加以改良者。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路板斜边成型机,其包括有一输送装置与设于该输送装置侧边的一上、下切刀组,该上、下切刀组分别设有可控制伸缩且呈斜向置列的上、下粗、细切刀,藉由该输送装置将电路板依序输送通过该上、下切刀组时,利用该上、下粗、细切刀自动地对电路板一端边的上、下侧作二道程序的切削而形成细致的双斜面,以避免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受到破坏,据以提高产品品质并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路板斜边成型机,乃藉由自动生产的设计,可大幅降低对作业技术的要求,以降低人工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路板斜边成型机,其同时设有可快速调整切刀长度的校刀装置,可在最短时间内对磨损而更换后的切刀进行长度校正,以使电路板的斜边切削工作较为精确。基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路板斜边成型机,包括有一用以将电路板依序输送的输送装置;一上切刀组,是设于上述输送装置一侧的上方,其设有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前、后位置的上粗切刀与上细切刀,且该上粗、细切刀在装设后是倾斜适当角度地对应于上述输送中的电路板一上端边,并可控制该上粗、细切刀伸缩作动;一下切刀组,是设在相对于上述切刀组的输送装置下方,其设有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前、后位置的下粗切刀与下细切刀,且该下粗、细切刀在装设后是倾斜适当角度地对应于上述输送中的电路板一下端边,并可控制该下粗、细切刀伸缩作动;其中,该上、下粗切刀是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的上、下方前、后位置;该上、下细切刀是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的上、下方前、后位置;当电路板通过上述上、下切刀组时,是使上粗、细切刀先行作动以对电路板的一上端边进行切削,并在适当时间使下粗、细切刀作动而对电路板的相对下端边进行切削;藉以当电路板由输送装置输送通过该上、下切刀组时,乃依序藉由上、下切刀组的上粗、细切刀与下粗、细切刀对该电路板的相对上、下端边分别作二道切削而形成细致的斜边;另外,其设有二组校刀装置,该校刀装置包括有位于上、下相对位置且保持特定距离的一治具与一板体,该治具可供放置切刀的定位环,并在放松切刀后令切刀的端部藉由重力落于板体上,使切刀与柄部之间获得一定的距离后再将切刀固定。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及功能经配合下列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后将更为了解,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的机构对电路板进行斜边切削的前视平面示意图;图2为显示图1机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3为显示图2的切刀对电路板进行斜边切削时的局部放大平面视图;图4为显示本技术将电路板输送时,该上切刀组先行下降以预备对电路板边的上端边进行切削时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5为显示图4的上切刀组的粗切刀对电路板切削时,该下切刀组随即上升以预备对电路板的下端边进行切削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6为显示本技术所附属的校刀装置的立体图;图7为显示切刀置于图6的校刀装置作校正时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图8为显示一般电路板形态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路板斜边成型机,乃包括有一输送装置1、一上切刀组2与一下切刀组3;其中,该输送装置1包括有设于机台上的导引座13,与机台上方设有复数位于该导引座13周边的皮带轮11,于该些皮带轮11连设有输送皮带111,并使该输送皮带111绕过引导座13的下方;该机台上设有复数输送滚轮12,该些滚轮12是藉由马达经减速齿轮予以驱动(图中未示);电路板4乃由机台的输入方向置入输送滚轮12上而被输送,当电路板4进入导引座13下方时即同时被输送皮带111的下面同时予以接触而配合输送滚轮12予以夹持输送,使得电路板4不会偏位。该上切刀组2是设于上述输送装置1一侧的上方,其包括有一固定于机台适当位置的上固定座21,该上固定座21可装设一上粗切刀221与一上细切刀221A,且使该上粗、细切刀221、221A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前、后位置;该上粗、细切刀221、221A是分别装设于一柄部22,在将柄部22固设于该上固定座21;该柄部22是呈倾斜适当角度地固设于上固定座21,进而使该上粗、细切刀221、221A亦呈倾斜适当角度地垂直对应于上述输送中的电路板4一上端边;该上粗、细切刀221、221A是藉由气压设备(图中未示)控制其可伸缩作动者;该柄部22可由上固定座21拆下。该下切刀组3是设在相对于该上切刀组2而位于上输送装置1一侧的下方,其包括有一固定于机台适当位置的下固定座31,该下固定座31可装设一下粗切刀321与一下细切刀321A,且使该下粗、细切刀321、321A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前、后位置;该下粗、细切刀321、321A是分别装设于一柄部32,在将柄部32固设于该下固定座31者;该柄部32是呈倾斜适当角度地固设于下固定座21,进而使该下粗、细切刀321、321A亦呈倾斜适当角度地垂直对应于上述输送中的电路板4一下端边;该下粗、细切刀321、321A是藉由气压设备(图中未示)控制其可伸缩作动者;该柄部32可由下固定座31拆下。综合该上、下切刀组2、3、是使该上、下粗切刀221、321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的上、下方前、后位置,而该上、下细切刀221、321A是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的上、下方前、后位置。藉由上述的本技术机构,当电路板4由输送装置1输送通过该上、下切刀组2、3时,该上粗、细切刀221、221A乃被控制向下伸出适当位移量(如图4所示),且该细切刀221A的位移量较粗切刀221的位移量为大,使电路板4在输送过程中先被粗切刀221切削;当电路板4未通过下粗切刀321之前,该下粗、细切刀321、321A即同时向上伸出适当位移量(如图5所示),且该下细切刀321A的位移量较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斜边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用以将电路板依序输送的输送装置;一上切刀组,是设于上述输送装置一侧的上方,其设有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前、后位置的上粗切刀与上细切刀,且该上粗、细切刀在装设后是倾斜适当角度地对应于上 述输送中的电路板一上端边,并可控制该上粗、细切刀伸缩作动;一下切刀组,是设在相对于上述切刀组的输送装置下方,其设有分别位于该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前、后位置的下粗切刀与下细切刀,且该下粗、细切刀在装设后是倾斜适当角度地对应于上述输送中的电路 板一下端边,并可控制该下粗、细切刀伸缩作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先立,
申请(专利权)人:得力富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