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进发专利>正文

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047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包括:一中心螺杆,其一端为圆形杆状,另一端有供另一垫圈及固定套环套设的圆形杆状,而自由端为一套接部;一控制杆件,套设一齿轮;一固定座,其具有一纵向心孔、横向心孔及贯穿孔,固定座的纵向心孔与横向心孔连通,而纵向心孔与两贯穿孔连通;两端穿套有垫圈及固定套环的中心螺杆套入纵向心孔内并通过两螺固元件穿过两贯穿孔固定于心孔内定位;控制杆件套入横向心孔内;中心螺杆及齿轮啮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切条机,更具体说,涉及一种可防止切条机的夹座在裁切的动作中其夹爪因振动而发生松动并移位的定位结构。公知的切条机夹座1如图1及2所示,与一般的工作母机诸如车床、钻床等夹座具相同的结构,在一圆盘形的座体2上设有数个夹爪3,而各该夹爪3是由一套接有斜齿轮4的控制杆件连动,与同样具有斜齿轮6结构的一调整元件5相啮合并被其带动,当以一套筒扳手插入该调整元件5的杆部7并旋转时,可使各该夹爪3相对于座体2的中心或外围移动,达到夹持或放松工件a的目的。但是,在切条机的切刀对工件a进行裁切的动作时,各该夹爪3很可能因为加工时所产生的振动而松动,甚至因此而发生移位,导致无法稳固地夹持住工件a,不但会造成裁切尺寸的偏差,更可能危害到操作者的安全,因此在调整座8外侧螺组一螺杆9,操作人员进行裁切前将螺杆9螺入抵紧调整元件5防止加工时产生松动。操作人员若忘记将螺杆9螺入或未螺紧时则亦可能产生工件松动等缺陷。有鉴于此,本案设计人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其具有可防止夹座的夹爪因振动而产生松动移位的安全定位功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其包括一中心螺杆,其一端为一可供一垫圈套设的圆形杆状,另一端有供另一垫圈及固定套环套设的圆形杆状,而所述圆形杆的自由端则设为一可供一般套筒扳手插入套合的套接部;一控制杆件,其与各夹爪呈一连动机构,所述控制杆件的一端圆周边开设有一销槽,控制杆件上则套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内径上有一销槽,其与齿轮通过一插销嵌入两销槽组接为一体;一固定座,其具有一纵向心孔、横向心孔以及四贯穿孔,其以四螺固元件固定于夹座的一侧,而固定座的纵向心孔与横向心孔是相互连通,而纵向心孔与两贯穿孔亦相互连通;两端穿套有垫圈及一固定套环的中心螺杆套置入所述纵向心孔内并通过两螺固元件穿过两贯穿孔固定于心孔内定位;上述一组接有齿轮及垫圈的控制杆件套置入所述横向心孔内;中心螺杆及齿轮啮合配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以上中心螺杆及齿轮配合结构达到可防止夹座的夹爪因振动而产生松动移位的安全定位功效。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附图中图1是公知切条机夹座其调整元件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公知调整座的上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定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座定位上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A和5B分别是本技术图3的固定座的A-A与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定位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内外夹持固定左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图7定位结构上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内外夹持固定右侧视示意图。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设置于一切条机夹座1的一侧对应于可带动各夹爪3移位的一控制杆件10的一侧,而该控制杆件10的结构以及与各该夹爪3间的相关动作原理,因非本技术的主要特征部位,故在此不予赘述;以下仅针对本技术夹座的定位结构及其各构件作一详细的叙述,其包括一中心螺杆11,一端为一圆形杆状,可供一垫圈12套设,另一端亦有一供另一垫圈13、固定套环14套设的圆形杆状,而该圆形杆的自由端则设为一呈矩形杆状的套接部15,可供一般套筒扳手插入套合;一控制杆件10,其与各夹爪3呈一连动机构,该控制杆件10的一端圆周边开设有一销槽16,控制杆件10上则套设有一齿轮17,该齿轮17内径上亦有一销槽18,其与控制杆件10是藉以一插销19嵌入两销槽16、18组接为一体,该控制杆件10的自由端套设一垫圈20;一固定座21,其具有一纵向心孔22、横向心孔23以及四贯穿孔24、25、26、27,其是以四螺固元件28、29、30、31固定于夹座1的一侧,而固定座21的纵向心孔22与横向心孔23是相互连通如图5A和5B所示,而纵向心孔22与两贯穿孔25、26亦相互连通;而该纵向心孔22可供上述两端穿套有垫圈12、13及一固定套环14的中心螺杆11套置入内并通过两螺固元件28、29穿过两贯穿孔25、26固定于纵向心孔22内定位;该横向心孔23则可供上述一组接有齿轮17及垫圈20的控制杆件10套置入内,而螺固元件28、29、30、31则穿过固定座21的贯穿孔24、25、26、27螺固于夹座1的一侧。由以上构件所组成的本技术定位结构,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于欲调动该夹座1上的各该夹爪3相对往夹座1的中心或外围移动时,只要将一套筒扳手套入于该中心螺杆11的套接部15上时操作转动套筒扳手,藉以该中心螺杆11的螺纹带动该齿轮17旋转,再以齿轮17带动控制杆件10操控夹座1的各该夹爪3得以移位。由以上中心螺杆及齿轮配合结构达到可防止夹座的夹爪因振动而产生松动移位的安全定位功效。请参阅本技术图7~图9所示,于座体2另一转盘32一侧设有四向外夹持的夹爪33另一侧设有与上述相同构造的另一定位结构;据此,提供一可内外同时夹持固定,防止因切条机在进行裁切动作时所产生的振动而松动或是移位达到固定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定位结构能达成预期的设计目的,彻底解决公知夹座的夹爪容易因加工时所产生的振动而松动甚至移位,导致无法稳固地夹持住工件的缺弊,可使切条机的裁切功能更精准,并能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具进步性与实用性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中心螺杆,其一端为一可供一垫圈套设的圆形杆状,另一端有供另一垫圈及固定套环套设的圆形杆状,而所述圆形杆的自由端则设为一可供一般套筒扳手插入套合的套接部;一控制杆件,其与各夹爪呈一连动机构,所述控制杆件的一端圆周边开设有一销槽,控制杆件上则套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内径上有一销槽,其与齿轮通过一插销嵌入两销槽组接为一体;一固定座,其具有一纵向心孔、横向心孔以及四贯穿孔,其以四螺固元件固定于夹座的一侧,而固定座的纵向心孔与横向心孔是相互连通,而纵向心孔与两贯穿孔亦相互连通;两端穿套有垫圈及一固定套环的中心螺杆套置入所述纵向心孔内并通过两螺固元件穿过两贯穿孔固定于心孔内定位;上述一组接有齿轮及垫圈的控制杆件套置入所述横向心孔内;中心螺杆及齿轮啮合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座体另一转盘一侧设有的四向外夹持的夹爪的另一侧设有提供一可与上述定位结构内外同时夹持固定的第二定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杆上的套接部为矩形杆状。专利摘要一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包括:一中心螺杆,其一端为圆形杆状,另一端有供另一垫圈及固定套环套设的圆形杆状,而自由端为一套接部;一控制杆件,套设一齿轮;一固定座,其具有一纵向心孔、横向心孔及贯穿孔,固定座的纵向心孔与横向心孔连通,而纵向心孔与两贯穿孔连通;两端穿套有垫圈及固定套环的中心螺杆套入纵向心孔内并通过两螺固元件穿过两贯穿孔固定于心孔内定位;控制杆件套入横向心孔内;中心螺杆及齿轮啮合。文档编号B26D7/01GK2458133SQ0120248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条机夹座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中心螺杆,其一端为一可供一垫圈套设的圆形杆状,另一端有供另一垫圈及固定套环套设的圆形杆状,而所述圆形杆的自由端则设为一可供一般套筒扳手插入套合的套接部;一控制杆件,其与各夹爪呈一连动机构,所述控制杆件的一端圆周边开设有一销槽,控制杆件上则套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内径上有一销槽,其与齿轮通过一插销嵌入两销槽组接为一体;一固定座,其具有一纵向心孔、横向心孔以及四贯穿孔,其以四螺固元件固定于夹座的一侧,而固定座的纵向心孔与横向心孔是相互连通,而纵向心孔与两贯穿孔亦相互连通;两端穿套有垫圈及一固定套环的中心螺杆套置入所述纵向心孔内并通过两螺固元件穿过两贯穿孔固定于心孔内定位;上述一组接有齿轮及垫圈的控制杆件套置入所述横向心孔内;中心螺杆及齿轮啮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进发
申请(专利权)人:叶进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