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萍专利>正文

医用针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752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临床上用来分离针头能有效避免刺伤、防止院内感染的针头分离器械,融合了剪刀和血管钳两种工具的使用功能。由钳头和钳柄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连接轴相连。钳头前端是带有横纹的钳口,钳口中后端为剪刀样,两翼为刀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临床上用来分离针头能有效避免刺伤、防止院内感染 的针头分离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使用过的针头属于医疗垃圾,必须销毁。销毁前必须将针头分 离,防止刺伤。注射器针头的分离常借助锐器盒自带的针筒针头分离器分离或徒 手分离。输液器针头的分离常用剪刀剪下针头放入锐器盒。上述分离方法存在 以下弊端1、锐器盒自带的针筒针头分离器,当盒内针头较多时,针头无法插 入分离孔,造成分离困难;2、徒手分离,会增加手刺伤的危险,容易被针头残 留的血液、药液所污染。目前医院无能够同时分离注射器针筒针头、输液器针 头的专用工具,既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又增加了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职业风险。本技术能有效地分离针头,避免医护人员被刺伤,防止院内感染,且 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容易被医护人员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分离注射器针筒针头又能同时分 离输液器针头的专用医用针头分离器械。本技术由钳头和钳柄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连接轴相连。钳头前端是 带有横纹的钳口,钳口中后端为剪刀样,两翼为刀口。融合了剪刀和血管钳两种工具的使用功能。将剪刀的最前端1厘米左右刀刃打平至原宽度的1/2,增加 厚度(上面一翼向下加厚至少1倍,下面一翼向上加厚至少1倍),使它成为类 似血管钳的钳端,可以相互咬合,其横断面加横纹,以利夹持。手柄部分保留 原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融合了剪刀和血管钳两种工具的使用功能,既能 分离注射器针简针头又能同时分离输液器针头,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在手术 剪的基础上稍做改进即可,便于生产,降低成本;可避免医护人员被刺伤,防 止院内感染,且成本低廉,容易被医护人员接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l中l是钳头,2是钳柄,3是连接轴,4是钳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使用作进一步说明根据针头种类的不同,分离 时分别使用前端带横纹的钳口和中后部的刀口,如分离注射器针筒针头,用横 纹前端夹住针梗旋转分离后,直接放入锐器盒;如分离输液器针头,先将针头 放入锐器盒,再用后端剪刀部分剪断即可。权利要求1. 医用针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钳头(1)和钳柄(2)两部分组成, 两者通过连接轴(3)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钳头(1)前端 是带有横纹的钳口 (4),钳头中后端为剪刀样,两翼为刀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临床上用来分离针头能有效避免刺伤、防止院内感染的针头分离器械,融合了剪刀和血管钳两种工具的使用功能。由钳头和钳柄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连接轴相连。钳头前端是带有横纹的钳口,钳口中后端为剪刀样,两翼为刀口。文档编号B26B13/00GK201020670SQ200720020168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冀学斌, 刘卫权, 张丽萍, 李雪萍 申请人:李雪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针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钳头(1)和钳柄(2)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连接轴(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萍刘卫权张丽萍冀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