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651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刀,包括:手柄;以及刀体,铰接于手柄,折刀进一步包括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位于手柄的内腔中,并且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具有:第一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允许手动地将刀体从手柄打开;以及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二位置时允许半自动地将刀体从手柄打开。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刀可以通过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方便地在手动状态与半自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要,一方面能够保障诸如儿童的用户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在打开的过程中比较省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4斤刀。技术背景折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 诸多方便。现有的折刀主要分为手动型折刀和半自动型折刀。顾名 思义,手动型折刀在打开的整个过程中均需使用者手动完成,而半 自动型折刀则仅需人们在打开的初始过程中施加力,而打开的后期 过程则借助于折刀内部的装置自动打开。由上述可知,手动折刀由于整个过程中均需^f吏用者手动完成, 所以打开过程较为费力,但是,在诸如儿童的用户4吏用时却4交为安 全。而半自动型折刀则恰恰相反,其能够在打开的过程中比较省力, 却在安全方面欠佳。所以需要一种折刀,消费者能够根据需求将该 4斤刀在手动与半自动之间进4亍切才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而估文出的。本技术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刀,该折刀能够满足不同的需要,既能够切换 成手动状态,以便在诸如儿童的用户使用时较为安全,也能够切换 成半自动状态,以便在打开的过程中比较省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刀,包括手柄;以及刀体,铰接于 手柄,折刀进一步包括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 位于手柄的内腔中,并且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具有第一位置,当 处于第一位置时允许手动地将刀体从手柄打开;以及第二位置,当 处于第二位置时允许半自动地将刀体从手柄打开。优选地,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包括弹性部,其枢转地连接于 手柄中;切换件,设置于手柄上,并且有一部分露出到手柄之外, 并具有第一切换位置,在该位置处,当刀体闭合时,弹性部的邻 近刀体的端部与刀体轻微接触或不接触,从而使得手动半自动切换 才几构处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切换位置,在该位置处,切换件偏压 弹性部,使得当刀体闭合时,弹性部的端部朝向手柄的开口侧抵压 刀体的相应端部,乂人而佳J寻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处于第二^f立置。优选地,切换件为滑块,滑块通过将设置于滑块的两个相对侧 的突出部分别插入手柄的相应冲曹中而可滑动;也连4妻于手柄。优选地,切换件为销钉,销钉通过穿设于手柄的相应槽36中 而可滑动;也连4妄于手柄。优选地,切换件设置在弹性部的与手柄的开口侧相对的一侧, 并且靠近弹性部的枢转轴线设置于枢转轴线与刀体之间。优选地,弹性部在弹性部的枢转轴线的与刀体相对的 一侧具有 延伸部,切换件^殳置在延伸部的下方。优选地,弹性部在对应于切换件的第 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 置中的 一个位置处设置有能够容纳切换件的凹部。优选地,弹性部在弹性部的枢转轴线的与刀体相对的一侧具有 延伸部,延伸部的末端朝向手柄的开口侧具有弯4斤部,并且切换J牛为凸轮组件,凸轮组件包括转动轮,枢转地连接于手柄上,并且 冲区转轴线i殳置在延伸部的下方;以及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诏: 置于转动轮上,且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相对于转动4仑的4仑心O 具有夹角,夹角设置成当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仅第 一突出部接触并抵压延伸部,当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处于第二位置 时第二突出部与弯4斤部4妾触。优选地,弹性部包括弹片,枢转地连接于手柄中;以及预拉 件, 一端固定于手柄,另一端固定于弹片,并且使得弹片的邻近刀 体的端部具有沿远离手柄的开口侧转动的趋势。优选地,预拉件为盘簧或弹簧线。才艮据本技术的折刀可以通过手动半自动切换4几构方<更地 在手动状态与半自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 要, 一方面能够保障诸如儿童的用户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实 现在打开的过程中比较省力。应该理解,以上的一^: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i兌 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 明。附图说明组成本i兌明书的 一部分的附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 这些附图图解了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i兌明书 一起用来 -说明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A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折刀,其中折刀处于半 自动状态且刀体闭合于刀柄的内腔中;图IB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折刀,其中折刀处于半 自动状态且刀体从刀柄中半打开,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一侧的刀 柄;图1C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折刀,其中折刀处于半 自动状态且刀体乂人刀柄中完全打开,在/人图IB所示状态运动至图 1C所示状态的期间,刀体借助于弹片的弹力自动打开;图ID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折刀,其中折刀处于手 动状态且刀体/人刀柄中半打开;图1E是才艮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折刀的弹片;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折刀,其中折刀处于半自 动4犬态且刀体乂人刀柄中完全打开;图2A是冲艮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折刀的滑块;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折刀,其中折刀处于半自 动习犬态且刀体A人刀柄中完全打开;图3A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折刀的凸轮组件的正视图;图3B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折刀的凸轮组件的侧视 图;以及图3C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折刀的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 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f牛。第一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A 图1E对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进行 描述。4艮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折刀100包括手柄10;刀体 20, 4交4妄于手柄10;以及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30,位于手柄10的 内腔中,用于使折刀100在手动和半自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如图1A 图1D所示,手动半自动切换才几构30包括弹片31, 枢转地连接于手柄10的内腔中,在弹片31的枢转轴线的与刀体20 相7t的一侧具有延伸部312,延伸部312的下侧处"i殳置有凹部3123, 如图2E所示;弹簧线33, —端固定于手柄IO,另一端固定于弹片 31,并JU吏得弹片31的邻近刀体20的端部311具有沿远离手柄IO 的开口侧转动的趋势;以及销钉343,设置在延伸部312的下方, 销钉343穿i殳于手柄10的相应槽36中,A人而可滑动i也连4妄于手柄 10。另夕卜,为了^f更于用户^f吏用,销4丁 343有一部分露出到手柄10 之外。参照图1D,当销钉343位于凹部3123中时,销钉343对弹片 31不产生^t氐压力。此时,弹片31在弹簧线33的4立力下具有沿远离 手柄10的开口侧转动的趋势,从而当刀体20闭合时,弹片31的 邻近刀体20的端部311与刀体20轻孩t接触或不4妄触,乂人而佳J寻弹 片31不对或几乎不对刀体20产生任何抵压力,从而当打开刀体20 时,弹片31不起到助力作用,即, <折刀100处于手动状态。另夕卜,参照图1A 图1C,当将销钉343朝向远离刀体20的 方向滑动直至移出凹部3123时,销钉343偏压弹片31,使得当刀 体20闭合时,弹片31的端部311朝向手柄10的开口侧抵压刀体 20的相应端部,从而当手动地将刀体20从图1A所示的位置打开 到如图1B所示的位置时,刀体20便可借助于弹片31的弹力而自 动打开直至图1C所示的位置。即,图1A~图1C中的折刀100处 于半自动状态。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销4丁343设置在弹片31 的与手柄10的开口侧相对的一侧,并且靠近弹片31的枢转轴线i殳 置于枢转轴线与刀体20之间,即,处于如图2所示的滑块341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刀(100),包括:    手柄(10);以及    刀体(20),铰接于所述手柄(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刀(100)进一步包括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30),所述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30)位于所述手柄(10)的内腔中,并且所述手动半自动切换机构(30)具有:    第一位置,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允许手动地将所述刀体(20)从所述手柄(10)打开;以及    第二位置,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允许半自动地将所述刀体(20)从所述手柄(10)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棚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百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