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619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包括由铆钉铆合的左、右钳片及设置在两钳片内侧的扭簧组成自动涨开结构,同时在机构内设置涨开限位结构,以限定涨开的角度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弹性涨开结构内藏,故使外形显得完整美观,结构简化,不受外力影响而引起变形或脱落,便于制成组合工具,从使用效果上来看,使用方便,效率倍增。(*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剪刀头、钳头等转动部位能自动展开的机构。剪刀头、钳头转动部位的自动展开是借助于弹性元件实现的,通常的弹性元件是设置在部件的外部,需要增加弹性元件的固定结构,且影响美观,弹性元件设在外部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或脱落,由于设置在外部,导致增加体积,难以制成组合工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完整美观、不受外力影响的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包含用铆钉互相铆合的左、右钳片及弹性涨开结构,所述的弹性涨开结构包括在左、右钳片的内侧设有对称的槽,槽中设有内藏的扭簧。弹性涨开机构的左、右钳片上还设有涨开限位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弹性涨开结构内藏,故从外形上看显得完整美观,结构简化,即使受到外力作用也绝不会引起变形或脱落现象,便于制成组合工具;从使用效果上来看,使用方便,效率倍增。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案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方案2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上述附图再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参见图1-2)包括用铆钉(4)互相铆合的左、右钳片(1)及弹性涨开结构,所述的弹性涨开结构即在左、右钳片的内侧设置对称的槽,槽中设有内藏的扭簧(3)。使用时当左、右钳片合拢时,扭簧处于储能状态,一旦放手,两钳片在扭簧释能作用下自动涨开,涨开的角度由限位结构来决定,故在机构内的左、右钳片上还设有涨开限位结构。涨开限位结构的方案1是在左、右钳片(1)之间设有互相抵靠的靠肩面(2)。涨开限位结构的方案2是一个钳片上的靠肩(6)和另一个钳片上固定的定位销(5)的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包含用铆钉(4)互相铆合的左、右钳片(1)及弹性涨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涨开结构包括在左、右钳片的内侧设有对称的槽,槽中设有内藏的扭簧(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的左、右钳片上还设有涨开限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开限位结构是在左、右钳片(1)之间设有互相抵靠的靠肩面(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开限位结构是一个钳片上的靠肩(6)和另一个钳片上的定位销(5)的组合。专利摘要一种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包括由铆钉铆合的左、右钳片及设置在两钳片内侧的扭簧组成自动涨开结构,同时在机构内设置涨开限位结构,以限定涨开的角度大小。本技术由于弹性涨开结构内藏,故使外形显得完整美观,结构简化,不受外力影响而引起变形或脱落,便于制成组合工具,从使用效果上来看,使用方便,效率倍增。文档编号B26B13/28GK2328485SQ9820921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贺定芳 申请人:宁波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藏式弹性涨开机构,包含用铆钉(4)互相铆合的左、右钳片(1)及弹性涨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涨开结构包括在左、右钳片的内侧设有对称的槽,槽中设有内藏的扭簧(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定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