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5092 阅读:19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刀,包括由上柄部及下柄部相对并合而成的刀柄,其一侧设有容置空间,其上下柄部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且位于外围设有抵止孔及穿孔;一设于刀柄内的刀体,其为一侧具有刃部的型体,其远离刀尖端设有一对应于刀柄通孔位置的枢接孔,此枢接孔的孔缘形成有相对应的两不同深度的卡槽;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一由上活动块、下活动块、压块及两弹簧组成的枢接装置,此上下活动块设于刀柄外侧,该上下活动块内各设有一供弹簧容置的长槽及一开孔,其压块设于刀体的枢接孔中,该压块的形状与枢接孔相对应且边缘形成一凹口,其中央设有一开孔及相对于凹口另侧的圆孔; 分别设于抵止孔与穿孔中的一定位柱及一短柱,贯穿刀柄与刀体,且定位柱的端头设置在活动块的开孔内,短柱的端头位于活动块的长槽内,并受到弹簧一端的顶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尤其涉及一种易组装,弹簧不易松脱的折刀。上述折刀,在使用时,是令刀体90自刀柄80容置槽81中侧向旋出后,借由止挡块82对刀体90抵止限位,另借由安全扣片83抵止于刀体90末端而固定,如图8所示,使刀体90无法旋动,以避免折刀使用中,刀体90突然旋弯而伤及使用者手部;如图7所示,当折刀不使用时,先移动安全扣片83,使安全扣片83滑移至长槽84的另端,不再抵止刀体90,之后,将刀体90旋入于刀柄80容置槽81内。上述折刀虽采用一种易于携带使用的设计,但其结构中仍存在有若干缺点,以致无法达到最佳实用效果,其缺点如下所述1、刀体的幅面及厚度偏大现有折刀为避免刀体完全定位后再移动造成危险,故在刀体侧边设有一抵止弹簧,使刀体旋入刀柄后,尚留有一部分的刀体侧部供使用捏持,故而刀体的幅面及厚度皆偏大。2、造型不易变化现有折刀是借由侧边的抵止弹簧以及刀柄内的安全扣片,令刀体旋出后定位,因此折刀因受限于抵止块及安全扣片位置,故折刀的造型无法作大幅的改变。3.抵止弹簧容易松脱由于现有折刀的抵止弹簧外露,因此容易松脱。4.组装不易由于现有折刀的抵止弹簧与安全扣片的设计连接与安装复杂,故组装费时费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刀,包括由上柄部及下柄部相对并合而成的刀柄,其一侧设有容置空间,其上下柄部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且位于外围设有抵止孔及穿孔;一设于刀柄内的刀体,其为一侧具有刃部的型体,其远离刀尖端设有一对应于刀柄通孔位置的枢接孔,此枢接孔的孔缘形成有相对应的两不同深度的卡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由上活动块、下活动块、压块及两弹簧组成的枢接装置,此上下活动块设于刀柄外侧,该上下活动块内各设有一供弹簧容置的长槽及一开孔,其压块设于刀体的枢接孔中,该压块的形状与枢接孔相对应且边缘形成一凹口,其中央设有一开孔及相对于凹口另侧的圆孔;分别设于抵止孔与穿孔中的一定位柱及一短柱,贯穿刀柄与刀体,且定位柱的端头设置在活动块的开孔内,短柱的端头位于活动块的长槽内,并受到弹簧一端的顶推。前述的折刀,其中上柄部及下柄部与刀体间分别设有一垫片,此垫片上设有枢接孔及卡槽,与刀体的枢接孔与卡槽相互对应。前述的折刀,其中活动块表面为不平滑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大大提高实用性及安全性,且具有易组装,弹簧不易松脱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时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收藏时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收藏时的剖面图。图7是现有折刀收折时的剖面图。图8是现有折刀使用时的剖面图。图中标号说明10刀柄11上柄部12下柄部 111通孔121通孔 112上抵止孔122下抵止孔 113上穿孔123下穿孔 20刀体21枢接孔 211深卡槽212浅卡槽30枢接装置31上活动块311长槽 312开孔32下活动块321长槽322开孔 33压块331凹 332开孔333圆孔34弹簧35垫片351枢接孔 352卡槽40定位柱 41短柱80刀柄81容置槽82止档块 83安全扣片84长槽90刀体92抵止弹簧为使上述折刀的刀体20旋动时减少摩擦阻力,其中可在上柄部11与压块33间的枢接部位装置一垫片35。另,下柄部12与刀体20间的枢接部位亦装置一垫片35,此垫片35上设有与刀体20的枢接孔21与卡槽211、212相互对应的枢接孔351与卡槽352、353。请配合参阅图5、图6,当使用者使用折刀时,可用手拉刀体20侧边,使定位柱40滑动脱离浅卡槽212进入枢接孔21及凹口331中,此时,刀体20即可自刀柄10内部旋出,当刀体20旋出后,其弹簧34利用其弹力将定位柱40推移,因此定位柱40向刀体20尖端处移动顶抵入深卡槽211中定位,使刀体20无法再旋动(参阅图3、图4),让使用者可安心使用折刀,而无需担心刀体20会旋动伤及自己手部;当折刀不使用时,先将设于刀柄10上的活动块31、32往远离刀尖方向推动,其上的不平滑面可使其易于推动,并推动活动块31、32,分别令弹簧34受压缩,使定位柱40呈现与上述深卡槽211呈脱离状态,而移至枢接孔21及凹口331中,此时,使用者即可将刀体20旋转朝向刀柄10的容置空间旋入收合,而刀体20刃部位于刀柄10内侧,此时,弹簧34复位且定位柱40向刀体20尖端处移动并顶抵入另一相对位置的浅卡槽212中定位。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折刀的幅面及厚度较小由于仅使用长螺旋状弹簧,且其位于刀柄外侧的活动块中,因此使折刀的幅面及厚度皆较现有折刀小。2.折刀的造型较易变化本技术的折刀采用中间枢接点定位的结构设计,因此折刀结构本身受限较少,故折刀制造者可自由发挥折刀的外形设计,使折刀可呈现出多样化的型态。3.弹簧不易松脱由于弹簧包覆于活动块中,因此不易松脱及脱落。4.组装容易由于结构弹簧可在刀柄外进行组装,使其整体组装容易。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的折刀相比,可显著提高功效,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折刀,包括由上柄部及下柄部相对并合而成的刀柄,其一侧设有容置空间,其上下柄部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且位于外围设有抵止孔及穿孔;一设于刀柄内的刀体,其为一侧具有刃部的型体,其远离刀尖端设有一对应于刀柄通孔位置的枢接孔,此枢接孔的孔缘形成有相对应的两不同深度的卡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由上活动块、下活动块、压块及两弹簧组成的枢接装置,此上下活动块设于刀柄外侧,该上下活动块内各设有一供弹簧容置的长槽及一开孔,其压块设于刀体的枢接孔中,该压块的形状与枢接孔相对应且边缘形成一凹口,其中央设有一开孔及相对于凹口另侧的圆孔;分别设于抵止孔与穿孔中的一定位柱及一短柱,贯穿刀柄与刀体,且定位柱的端头设置在活动块的开孔内,短柱的端头位于活动块的长槽内,并受到弹簧一端的顶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柄部及下柄部与刀体间分别设有一垫片,此垫片上设有枢接孔及卡槽,与刀体的枢接孔与卡槽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表面为不平滑面。专利摘要一种折刀,包括由上柄部及下柄部相对并合而成的刀柄,其一侧设有容置空间;一设于刀柄内的刀体,其为一侧具有刃部的型体;还设有一由上下活动块、压块及两弹簧组成的枢接装置,此上下活动块设于刀柄外侧,该上下活动块内各设有一供弹簧容置的长槽及一开孔,其压块设于刀体的枢接孔中,该压块的形状与枢接孔相对应且边缘形成一凹口,其中央设有一开孔及相对于凹口另侧的圆孔;分别设于抵止孔与穿孔中的一定位柱及一短柱,贯穿刀柄与刀体,且定位柱的端头设置在活动块的开孔内,短柱的端头位于活动块的长槽内,并受到弹簧一端的顶推。本技术极具实用性及安全性且易组装,弹簧不易松脱。文档编号B26B1/00GK2548777SQ02239518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林静君 申请人:于锐贸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君
申请(专利权)人:于锐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4年12月09日 11:27
    折刀zhédāo又叫折刀儿能折叠嵌入刀柄内的袖珍刀具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