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剃须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425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剃须刀,在剃刀本体的上部,具有并排设有多个刀组件的刀头部,该刀组件具有外刀和与该外刀滑动接触而往复运动的内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部具有至少一个刀组件作为可动刀组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剃刀本体上进行动作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部做一次旋钮切换操作,使所述可动刀组件从基准位置向上或向下朝规定方向移动的,而且可改变所述刀头部相对所述剃刀本体的倾斜角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剃刀本体的上部,具有并排设有多个刀组件的刀头部的电动剃须刀,其中,刀组件具有外刀和可与该外刀的内表面滑动接触而往复运动的内刀。
技术介绍
往复式的电动剃须刀中,刀头部设置在具有驱动源(电动机)、驱动机构、电源部、操作开关等的剃刀本体的上部,该刀头部并排设有将薄片状的外刀和与该外刀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着往复运动(往复动作)的内刀组合而成的单个或多个刀组件,以及将开缝状的外刀(例如修边剃刮刀或粗剃刮刀)和与该外刀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着往复运动(往复动作)的内刀组合而成的刀组件。电动剃须刀具有各种类型,举一例来说,可使用一种刀头部相对剃刀本体可回转地支承着、并且可使刀头部倾斜的电动剃须刀。此外,还使用一种刀头部的刀组件的高度可调节的电动剃须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电动剃须刀是多功能的电动剃须刀,可在根据剃刮胡须的场所,而使刀头部相对剃须刀本体倾斜,或改变刀组件的高度地方式,以使刀刃面有变化地使用。但是,是通过各操作部的切换来实现的,操作场所较多。另外,操作部处于剃刀本体的正面时,因很难用单手进行切换操作,麻烦的是只有中断胡须剃刮才能进行切换操作,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专利技术的内容为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通过一次的旋钮切换操作,在刀头部就可形成适应剃刮部分的最适刀刃面,从而可调整与皮肤接触的最佳角度,提高了操作性及使用方便的电动剃须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结构。一种电动剃须刀,在剃刀本体的上部,具有并排设有多个刀组件的刀头部,该刀组件具有外刀和与该外刀滑动接触而往复运动的内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部具有至少一个刀组件作为可动刀组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剃刀本体上进行动作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部,做一次旋钮切换操作,使所述可动刀组件从基准位置向上或向下朝规定方向移动,而且可改变所述刀头部相对所述剃刀本体的倾斜角度。另一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部设置在剃刀本体一个侧面部。又一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部的旋钮切换操作通过转盘回转操作实现。再一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刀组件和模式切换转盘通过第1连杆部件连接,并且所述刀头部和所述模式切换转盘通过第2连杆部件连接。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刀头部的各动作模式的内视说明图,图2为电动剃须刀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电动剃须刀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可动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修边剃刮刀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电动剃须刀的侧面中央的局剖视7为沿图6的电动剃须刀的箭头A-A剖视图,图8为沿图6的电动剃须刀的箭头B-B剖视图,图9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鼻下模式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10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颚下模式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11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正常模式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12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修边剃刮模式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图1(a)~(c)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刀头部的各动作模式的内视说明图,图2(a)、(b)为电动剃须刀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电动剃须刀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可动刀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修边剃刮刀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电动剃须刀的侧面中央的局剖视图,图7为沿图6的电动剃须刀的箭头A-A剖视图,图8为沿图6的电动剃须刀的箭头B-B剖视图,图9~图12为示出电动剃须刀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首先,参照图2(a)、(b)和图8说明电动剃须刀的大致结构。在具有驱动源或驱动机构的剃刀本体1的上部,设有将由外刀和与该外刀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着往复运动的内刀组合而成的多个刀组件并排连接的刀头部2。该刀头部2具有作为可动组件的多个刀组件。该可动组件中至少一个刀组件的结构为可固定在沿基准位置上下移动的位置上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可动组件,具有带薄片状外刀3a的可动刀组件3和带开缝状外刀6a的修边剃刮刀组件6。该可动刀组件3或修边剃刮刀组件6可固定在后述的上下移动的位置上使用。作为其他刀组件的、具有薄片状外刀4a的主刀组件4和具有开缝状外刀7a的粗剃刮刀组件7以安装到头部支架5上的状态下使用。修边剃刮刀组件6与主刀组件4相邻接地安装到头部支架5上。该修边剃刮刀组件6具有开缝状外刀6a和与该外刀6a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着往复运动的内刀6b,主要用于剃刮鬓角(参照图8)。修边剃刮刀组件6设置成与操作杆6c相连接。该操作杆6c设置成穿过沿上下方向形成于头部支架5上的导向孔5a并朝支架外突出。在该操作杆6c的外表面上形成压花,通过用手指推压该压花而沿导向孔5a滑动,可使修边剃刮刀组件6的刃面向上突出地使用。另外,粗剃刮刀组件7设置在主刀组件4与可动刀组件3之间,并装到头部支架5上。该粗剃刮刀组件7具有开缝状外刀7a和与该外刀7a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着往复运动的内刀7b,主要进行长胡须或弯曲胡须的粗(初步)剃刮(参照图8)。由该粗剃刮刀组件7进行粗剃刮后,由可动刀组件3或主刀组件4进行修饰(光洁)剃刮。可动刀组件3和主刀组件4分别具有薄片状的外刀3a、4a和与该外刀3a、4a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着往复运动的内刀3b、4b(参照图8)。上述主刀组件4的外刀4a、粗剃刮刀组件7和可动刀组件3的外刀3a由外刀框架8支承着(参照图2(a)、(b))。该外刀框架8的结构为,通过设置在刀头部2上的外刀框架装脱键9,可与刀头部2分离(参照图3)。此外,在剃刀本体1的正面设有主开关10,由振荡器驱动设置在可动刀组件3或主刀组件4上的内刀。另外,在剃刀本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作为模式切换部一例的模式切换转盘11。将该模式切换转盘11朝规定方向回转时,如后述那样,可动刀组件3从基准位置朝向上或向下规定的位置移动,同时,刀头部2的相对剃刀本体1的倾斜角度变化。下面,参照图3~图8对电动剃须刀各部分的结构加以说明。在图3中,在剃刀本体1的上表面部1a上,第1传动接头12、第1偏心销13、第2传动接头14以及第2偏心销15在轴向连接设置着。第2传动接头14为通过第1偏心销13而连接的偏心接头部。第1、第2偏心销13、15直立设置在第2传动接头14的上下并且位相大致相反的位置上。在图8中,主刀组件4的内4b与第1振荡器16的振动轴17连接。第1振荡器16的振动连接部16a与第1偏心销13为槽销配合。刀连接体18嵌入振动轴17中。该刀连接体18与修边剃刮刀组件6和粗剃刮刀组件7连接。可动刀组件3的内刀3b与可动振荡器19的可动振动轴19a连接。而可动振荡器19相对第2振荡器20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可动振荡器19以即使可动刀组件3沿上下移动、也不会干涉第2振荡器20地可在上下方向自由移动但只限制水平方向移动地方式嵌入式装配。第2振荡器20的振动连接部20a与第2偏心销15为槽销配合。如此,在第2传动接头14的上下、位相大致相反的位置上,直立设置着第1偏心销13和第2偏心销15,第1偏心销13与第1振荡器16连接,第2偏心销15与第2振荡器20连接。由此,通过第1振荡器16和第2振荡器20,将电动机的转动转换为相互反向的往复运动并传递给各刀组件的内刀。一旦起动驱动电机47,就通过第1振荡器16,带动主刀组件14、修边剃刮刀组件6和粗剃刮刀组件7,并通过第2振荡器20和可动振荡器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下征司平林章泉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泉精器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