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须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413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剃须刀1中,具有设置于其主体2的上端部分上的一头部3,该头部包括一具有外刀片4和内刀片5的剃刀6,该剃须刀1的正面横截面具有这样的形状,即该形状在其上下方向上的基本中央处变窄,并且该剃须刀1的侧面横截面基本上具有S形状,以便增加主体2和手掌之间的接触面积、改善配合感、使其难以滑动,以及细微地调节剃刀相对于皮肤的角度而无需移动腕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剃须刀(电动剃刀),其具有易于使用的和在使用中易于握持的形状。
技术介绍
剃须刀的基本结构是由头部和主体构成,该头部具有剃刀,该主体具有内置的驱动单元和内置的供电单元,并且该主体用作抓握部分。该头部设置于该主体的上端部分上。一般地,该头部位于该主体的垂直线上。在许多情况下,该主体的形状基本上是椭圆的柱体,并且其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横截面形状是轴对称的。按照如上所述的主体形状,当用手握持该主体时,在该主体与不规则的手掌之间产生缝隙,由此无法获得对于手的足够配合感(fit feeling)和握持性能。此外,因为容易滑动和具有低的握持能力,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在皮肤上按压头部的剃刀时,由于手被施加过强的压力而在主体上滑动,所以不能够以最佳的压力进行剃须。而且,臂部、肘部等的许多动作需要相对于皮肤以最佳角度按压头部的剃刀,从而剃须操作变得费力。另一方面,公知有一种剃须刀,其具有与以上所述不同的形状,在该剃须刀中,头部的轴与抓握部分的轴交叉,用于在头部和抓握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形成颈部(参见例如日本待审专利公开Hei 5-23447)。而且,还公知有一种剃须刀,其从侧面看基本上具有S形状(参见例如日本待审专利公开Hei 7-185142)。然而,即使剃须刀形成为如上述专利出版物中所示的形状,主体与手掌之间的接触面积仍无法足够地增加。此外,其难以获得良好的配合感,并且易于滑动。另外,按照这些现有技术,需要移动腕部,以调节剃刀相对于皮肤的角度,这需要冗余的动作。由于角度调节通过移动腕部进行,所以存在的问题是难以细微地调节剃刀相对于皮肤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剃须刀,通过该剃须刀可增加主体与手掌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配合感,并且难以滑动,无需移动腕部即可容易地进行剃刀相对于皮肤的角度的细微调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剃须刀,该剃须刀在其主体的上端部分上设置有一头部,该头部包括一剃刀,该剃刀具有一外刀片和一内刀片,其特征是,该剃须刀在其整体上的正面横截面具有人体躯干形状,该人体躯干形状具有一颈部,该颈部在该剃须刀的上下方向上的基本中央部分处的宽度变窄,并且该剃须刀在其整体上的侧面横截面基本上具有S形状。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整个剃须刀的形状,当拇指和食指握持剃须刀时,能够增加剃须刀的主体与食指和拇指之间的部分的接触面积。此外,由于基本S形状的下后部分上的后部凸出的弯曲部分,能够保证与手部小鱼际的接触面积,而与手的大小无关。这样,能够保证与小鱼际以及食指和拇指之间该部分的接触面积,其对于稳定地握持剃须刀是很重要的,从而当抓握和握持剃须刀时,大鱼际的凸出曲线配合人体躯干形状的颈部,能够不费力地抓握和握持剃须刀。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剃须刀形状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剃须刀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A-A线的横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2中B-B线的横截面图;图5A和图5B分别是表示抓握和握持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剃须刀的过程的正视图;图6是手部区域的示意图;图7是沿着图1中C-C线的横截面图;图8是手部各区域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握持带有主体的剃须刀的状态示意图,该主体具有矩形横截面图;图10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剃须刀各部分的正视图和横截面图之间关系的视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剃须刀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剃须刀的改型实例各部分的正视图和横截面图之间关系的视图;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分别是表示抓握和握持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剃须刀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4A、14B、14C和14D分别是说明夹紧和握持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剃须刀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一实例的后视图,在该实例中,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剃须刀的主体后部上设置有防滑部分;图16是示出一实例的侧视图,在该实例中,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剃须刀的主体侧面上设置有防滑部分;图17是示出一实例的正视图,在该实例中,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剃须刀的主体前部上设置有防滑部分;图18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形状的透视图;图19是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内部结构的正面横截面图;图20A、20B和20C分别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正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图21A和21B分别是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正视图,其示出了抓握和握持该剃须刀的过程;图22A和图22B分别是示出夹紧和握持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状态的正视图和透视图;图23A和图23B分别是示出抓握和握持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状态的正视图和透视图;图24是示出从其前部壳体看到的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5是示出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外刀片部件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26是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头罩部件结构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27是示出从其后部壳体看到的按照第四实施例的剃须刀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随后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剃须刀的正视图,同时图2示出了其侧视图。图3示出了沿着图1的A-A线的横截面图,同时图4示出了沿着图2的B-B线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剃须刀1包括主体2、设置于主体2上端上的头部3、设置于主体2正面上的开关单元15等。电动马达11、驱动电动马达11的供电单元12、将电动马达1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式运动的驱动元件13等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具有外刀片4和内刀片5的剃刀6设置于头部3的上端(导引端)上。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剃刀6中,内刀片5由往复式刀片构成,以往复移动。头部3具有扁平的和基本上为矩形平面的横截面形状,其纵向方向是内刀片5的往复方向(图1和图4中的X方向(左右方向))。如图3所示,剃刀6的外刀片4和内刀片5在Y方向(前后方向)上均基本上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内刀片5通过弹簧14接触和压向外刀片4。外刀片4是有孔的,并以这样的方式切割胡须,即使得外刀片4按压到人的皮肤上,并且胡须经过外刀片4的网状刀片孔而被引入到内部,此外在外刀片4内部的胡须被内刀片5和外刀片4夹住并切断。如图1所示,剃须刀1的正面具有人体躯干形状,在该形状中,其X方向的宽度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基本中央部分处变窄。此外,如图2所示,剃须刀1侧面的整个形状基本上是S形状。因此,具有人体躯干形状的颈部(变窄的宽度部分)2a的位置位于弯曲成基本S形状的剃须刀1的侧面上,上弯曲部分的顶点2b和下弯曲部分的顶点2c之间。如图2所示,主体2的背面包括上后部凸出的弯曲部分9和下后部凹入的弯曲部分10,以基本上具有S形状。在主体2上前部分上的前部凹入的弯曲部分17位于与后部凸出的弯曲部分19相对应的正面。头部3设置为从主体2的上端倾斜地向前延伸。抓握和握持剃须刀1的过程如图5A和图5B所示。如图5A所示,首先,在主体2的上部上的基本S形状的上弯曲部分2b的附近被食指和拇指稳固地夹紧。同时,小鱼际(hypothenar)19与主体2的下后部上的后部凹入的弯曲部分10接触。此外,大鱼际(thenar)26的凸出曲线与人体躯干形状的颈部2a接触。以这样的方式,使用者的手自然地与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剃须刀,具有一设置于其主体的上端部分上的头部,该头部包括一剃刀,该剃刀具有一外刀片和一内刀片,其中:该剃须刀在其整体上的正面横截面具有人体躯干形状,该人体躯干形状具有一颈部,该颈部在该剃须刀的上下方向上的基本中央部分处的宽度变窄,并且该剃须刀在其整体上的侧面横截面基本上具有S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孝志上田泰教杨康太郎三原泉高谷昌宏小川哲史足立卓实村松悦司西泽刚汤川隆志山本松树谷口文朗山崎正信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