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卫东专利>正文

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107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热式热水器易漏电、热交换效率低、耗能高等问题。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包括两端封闭且由外筒(1)和内筒(2)组合构成的套筒本体,位于外筒(1)和内筒(2)之间的水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外筒(1)上并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块流道挡板(5),该流道挡板(5)的左侧与外筒(1)紧密连接,右侧与内筒(2)紧密连接,流道挡板(5)的一端与套筒本体其中一个封闭端的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套筒本体另一个封闭端的端面延伸并与之隔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
技术介绍
即热式电热水器是一种通过电子加热元器件来快速加热流水,使水温达到适合人体洗浴的温度的热水器。其特点是即开即热,无须等待,通常在数秒内可以启动加热,因此,至即热式电热水器面世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有技术中,即热式电热水器快速加热的实现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加热器直接与待加热水接触,这种加热方式虽然加热效率快,但是很容易漏电,危及用户的人身安全。另一种是基于电加热器外套接一个双层套筒,水流进入双层套筒之间的夹层内,电加热器发热与夹层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快速加热水流的目的;但是,目前,应用的双层套筒结构单一,水流在双层套筒的夹层之间的流速较快,实际与电加热器的热交换时间较短,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普遍的做法是增大电加热器的功率,而大功率的电加热器又存在耗能高、不节能减排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现方便、换热效率高的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包括两端封闭且由外筒和内筒组合构成的套筒本体,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水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外筒上并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块流道挡板,该流道挡板的左侧与外筒紧密连接,右侧与内筒紧密连接,流道挡板的一端与套筒本体其中一个封闭端的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套筒本体另一个封闭端的端面延伸并与之隔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挡板为两块以上,且流道挡板的一端与套筒本体上靠近进水管的封闭端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该封闭端的相对端延伸并与之隔有间隙;或者,流道挡板的一端与套筒本体上靠近进水管封闭端的相对端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套筒本体上靠近进水管的封闭端延伸并与之隔有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流道挡板为三块以上,且相邻流道挡板分别与套筒本体的两个封闭端紧密连接。再进一步的,靠近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流道挡板的一端与套筒本体上与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同端的封闭端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该封闭端的相对端延伸并隔有间隙。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流道挡板呈弧形、曲形或直板状。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同端且以套筒本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或者,所述进水管位于套筒本体一端的左侧,出水管位于套筒本体另一端的右侧。为了避免水流的热量散失,在所述外筒的外壁还包裹有保温隔热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现方便。(2)本技术在外筒和内筒之间增设流道挡板,若干流道挡板将水流通道分割为多条通道,水流从进水管进入水流通道后,需先流经所有通道后,方可从出水管流出,延长了水流在水流通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延长了水流与电加热器的热交换时间,使得电加热器在较小的功率下仍可满足水流加热温度的需求,节能减排。(3)本技术中所采用部件均为市面常见材料,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不仅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为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优选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流道挡板为弧形时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外筒,2-内筒,3-进水管,4-出水管,5-流道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即热式电热水器主要存在加热效率低、耗能高、易漏电等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通过对换热套筒的结构改进,延长水流在其内的滞留时间,进而延长水流与电加热器的热交换时间,以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此外,通过换热套筒对水流和电加热器进行热交换,避免了电加热器与水流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电加热器漏电带来的危险。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套筒本体组成,在套筒本体上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其中,进水管3和出水管4位于同端且以套筒本体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套筒主体又包括外筒I和内筒2两部分,内筒2套在外筒I内,套筒主体的两端封闭,外筒1、内筒2和套筒主体两端的封闭端面之间形成一个水流通道,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与该水流通道连通,水流经进水管3流入水流通道后,再流至出水管4,完成出水。应用时,电加热器套在内筒内,水流在水流通道内与电加热器进行热交换,因此,水流在水流通道内的停留时间越长,其获得的热量越多,温度随之越高。本实施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水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块流道挡板5,该流道挡板5的左侧与外筒I紧密连接,右侧与内筒2紧密连接,流道挡板5的一端与套筒本体其中一个封闭端的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套筒本体另一个封闭端的端面延伸并与之隔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水流经进水管进入水流通道后,先流经若干流道挡板5形成的通道后,然后从出水管4流出,以此增加水流的流通时间,从而延长其与电加热器的热交换时间。进一步的,流道挡板5为两块以上,且流道挡板5的一端与套筒本体上靠近进水管3的封闭端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该封闭端的相对端延伸并与之隔有间隙,如图3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流道挡板5的一端与套筒本体上靠近进水管3封闭端的相对端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套筒本体上靠近进水管3的封闭端延伸并与之隔有间隙,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流道挡板5为三块以上,且相邻流道挡板5分别与套筒本体的两个封闭端紧密连接。进一步的,靠近进水管3和出水管4的流道挡板5的一端与套筒本体上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位于同端的封闭端的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该封闭端的相对端延伸并隔有间隙。流道挡板5的形状多种多样,如弧形、曲形或直板状,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流道挡板5呈直板状,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加热水流时,水流与外界空气产生热交换导致热量散失,本实施例在外筒I的外壁还包裹有保温隔热层。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进水管3位于套筒本体一端的左侦U,出水管4位于套筒本体另一端的右侧。实施例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流道挡板5的形状为弧形。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技术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技术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包括两端封闭且由外筒(I)和内筒(2)组合构成的套筒本体,位于外筒(I)和内筒(2)之间的水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外筒(I)上并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块流道挡板(5),该流道挡板(5)的左侧与外筒(I)紧密连接,右侧与内筒(2)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高效换热套筒,包括两端封闭且由外筒(1)和内筒(2)组合构成的套筒本体,位于外筒(1)和内筒(2)之间的水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外筒(1)上并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块流道挡板(5),该流道挡板(5)的左侧与外筒(1)紧密连接,右侧与内筒(2)紧密连接,流道挡板(5)的一端与套筒本体其中一个封闭端的端面紧密连接,其另一端向套筒本体另一个封闭端的端面延伸并与之隔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谢卫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