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0073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所述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锅炉产生饱和水蒸气后供所述用热设备使用,所述用热设备使用后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储能罐储存形成冷凝水,所述储能罐的冷凝水通过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所述储能罐为密闭储能罐,所述水泵为双叶轮水泵,所述密闭储能罐的100-180℃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双叶轮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可大幅度降低燃料消耗,同时增加锅炉蒸发量,从而降低能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企业蒸汽热力系统面临的浪费有:1、蒸汽加热设备末端冷凝水跑、冒、滴、漏,冬天热雾弥漫,夏天热浪逼人,既造成热污染,又浪费了大量的热能;2、高峰用汽时明显感到锅炉出力不够,若使用备用锅炉,造成投资和运行浪费;3、纯净冷凝水没回收作为锅炉补给水,水处理水量大,水处理费用高;4、锅炉高峰用汽是超负荷运行而导致冒黑烟,环保压力大,清洁生产不达标。目前采用开放式冷凝水回收装置,因回收泵常因发生汽蚀而不能使用,只能将水冷却到80°C以下,造成大量汽化潜热损失。同时由于冷凝水与大气接触,导致水质恶化;水泵输送至锅炉的水温小于80°C,热能利用率低。当今市场竞争激烈,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成本高涨,如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封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所述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锅炉产生饱和水蒸气后供所述用热设备使用,所述用热设备使用后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储能罐储存形成冷凝水,所述储能罐的冷凝水通过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所述储能罐为密闭储能罐,所述水泵为双叶轮水泵,所述密闭储能罐的100-180°c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双叶轮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优选地,所述双叶轮水泵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主轴、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的双叶轮以及容纳所述双叶轮并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泵体;所述双叶轮由前叶轮和后叶轮组成。优选地,所述泵体由具有进水口的主泵体和具有出水口的副泵体组成,所述主泵体和所述副泵体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优选地,所述副泵体上设有放气塞。优选地,所述密闭储能罐设有泄压阀和液位计。由于采用密闭储能罐及双叶轮水泵,使密闭储能罐的100-180°C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双叶轮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从而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从而使本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产生的优点有:1、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可大幅度降低燃料消耗,同时增加锅炉蒸发量,较能应付锅炉负荷的变化,及减少备用锅炉使用机会;2、提高锅炉给水品质,使蒸汽品质提高,同时减少锅炉排放,节省能源流失;3、锅炉给水温度提高,水中含氧量减少,避免锅炉锈蚀,减少锅炉钢板热胀冷缩,延长锅炉使用寿命;4、冷凝水回收,可减少软水补给量,使炉内及炉外水处理费用大量减少;5、给水与泸水温差小,锅炉给水时,蒸汽压力稳定;6、减少C02、S02.N0X等有害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开放式冷凝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叶轮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密闭储能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了解本技术,在阐述本技术之前,对
技术介绍
里的开放式冷凝水回收装置,结合附图进行介绍,然后引出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开放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储能罐1、用热设备2、锅炉3和水泵4,所述储能罐1、用热设备2、锅炉3和水泵4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锅炉3产生饱和水蒸气后供所述用热设备2使用,所述用热设备2使用后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储能罐储I存形成冷凝水,所述储能罐I的冷凝水通过水泵4泵入所述锅炉回收,所述储能罐为上端具有开口的开放式储能罐,由于水泵不耐高温,需要开放式储能罐进行降温,通过与外界大气接触来逐渐冷却开放式储能罐的水温,当达到80°C以下时,再通过水泵泵入锅炉,泵入锅炉的温度为60-80°C。锅炉为了产生饱和水蒸气需要大量燃料,从而造成大量燃料的浪费;又由于开放式储能罐的水的蒸发散失要不停的加软化水还造成大量水的浪费,所以节能效果和综合效益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储能罐1、用热设备2、锅炉3和水泵4,所述储能罐1、用热设备2、锅炉3和水泵4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锅炉3产生饱和水蒸气后供所述用热设备2使用,所述用热设备2使用后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储能罐I储存形成冷凝水,所述储能罐I的冷凝水通过水泵4泵入所述锅炉回收,所述储能罐为密闭储能罐,所述水泵为双叶轮水泵,所述密闭储能罐的130-220°C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双叶轮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回收的水温为100-180°C。参见图3所示的双叶轮水泵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叶轮水泵包括电机(未图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主轴133、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的双叶轮,容纳所述双叶轮并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泵体;所述双叶轮由前叶轮121和后叶轮122组成,安装在主轴上并通过键124、125及叶轮紧固螺母126固定。所述泵体由具有进水口的主泵体129和具有出水口的副泵体127组成,所述主泵体和所述副泵体之间通过密封垫128密封。所述副泵体上设有放气塞130。前叶轮轴向对着进水口,后叶轮的一径向对着出水口。此结构可以克服水锤和气浊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密闭的情况下把100-180°C的高温冷凝水打入锅炉内再回收利用。当然双叶轮水泵还包括支撑架134、泵盖123及为防止水进入电机而在主轴上安装的机械密封131与挡水圈132。此在一般的水泵里也是如此的,在此不再详述。参见图4所示的密闭储能罐的结构示意图,此储能罐为全封闭,上端设有回水汽管道11、加水管道12和压力表13,下端设有出水口 14,为防止储能罐压力过高,上端还设有泄压阀15 ;为保证液面高于出水口,在储能罐的侧面设有液位计16。用热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一个以上。其结构采用现有技术里需使用水蒸气的用热设备的现有结构,对其结构可参照有关现有技术的描述,在此不再遨述。本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是凝结水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不与大气接触的系统。由于回收的水温为100-180°C,使凝结水本身的热量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凝结水与空气的隔离状态使得水质保持较好的软化状态,并使得回水管道和附件减轻腐蚀与结垢,系统的可靠运行同时带来了整个供热系统的平稳运行,即减少了热排放的环境污染,也减少了锅炉的负压运行,所以节能效果明显,综合效益佳。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了解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后,所做的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或等效变化,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所述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锅炉产生饱和水蒸气后供所述用热设备使用,所述用热设备使用后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储能罐储存形成冷凝水,所述储能罐的冷凝水通过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为密闭储能罐,所述水泵为双叶轮水泵,所述密闭储能罐的100-180°c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双叶轮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所述储能罐、用热设备、锅炉和水泵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锅炉产生饱和水蒸气后供所述用热设备使用,所述用热设备使用后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储能罐储存形成冷凝水,所述储能罐的冷凝水通过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罐为密闭储能罐,所述水泵为双叶轮水泵,所述密闭储能罐的100?180℃高温冷凝水通过所述双叶轮水泵泵入所述锅炉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台江区兴科球给水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