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813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以及植被介质层,该植被介质层种植有植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足够的防水要求,并且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结构的破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根据种植植物的种类、所需栽培介质的厚度以及植物自身的生长高度等,种植屋面被界定为重型和轻型两类。重型种植屋面(也叫细作型种植屋面),指的是在屋顶大量种植乔木、灌木等,这类屋面的种植层厚度多大于1500_。重型种植屋面通常还铺设有小径,设置有水池、健身设施等,从而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开发营造出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日本在这方面发展较好,其种植层可作到厚度仅600mm左右。大阪市中央体育馆屋顶上的形如自然的“绿色山丘”、大阪市中心商业建筑屋顶开发出的难波公园等,均属于重型种植屋面。这类屋面用现代技术诠释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与重型种植屋面相比,更为经济、更宜推广的是轻型种植屋面(也叫粗放型种植屋面)。该类屋面采用的是轻型种植介质,厚度仅50-300_左右,绿化植物多采用具有耐寒耐高温特性的小叶、浅根系、抗风能力强的常绿植物。但是,植物根系对一般的柔性防水层破坏作用明显,采用传统的防水技术已达不到防水要求;同时覆土中滞留水是否能顺畅的排走,也影响到植物的生长质量。因此只有采用特殊构造的种植屋面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保证较好的防水效果,减少维修成本,并且可以起到隔热、保温,降噪的功能,显著提升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 M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该屋顶结构能够达到足够的防水要求,并且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结构的破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以及植被介质层,该植被介质层种植有植被。所述的基础结构层的与水平面的坡度为2%。所述的基础结构层为厚度大于250_的防水混凝土层。所述的保温层为EPS聚苯板层或XPS挤塑板层。所述的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与水平面具有1-3%的坡度。所述的防水层包括位于上层的刚性防水层和位于下层的柔性防水层。所述的刚性防水层为厚度在40mm以上的纤维细石混凝土层。所述的柔性防水层包括位于下层的氯化聚乙烯及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层以及位于上层的SBS单组分橡胶防水涂料层。所述的排水层为塑料排水板层、橡胶排水板层或粒径20 40mm、厚度80mm以上的我鸟卵石层。所述的过滤层为无纺布层或聚酯毡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根据屋面大小、坡度、受光条件、绿化布局、观赏效果、后期管理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并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结构的破坏,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带有种植物的屋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层1、保温层2、找平层3、防水层4、排水层5、过滤层6、植被介质层7。隔层构造的具体结构及作用如下:基础结构层I为了顺利排除屋顶上的雨水,与水平面应保证2%的坡度,并且采用现浇钢筋防水混凝土结构,当厚度大于250mm时可作为一道防水结构。保温层2 —般选用EPS聚苯板或XPS挤塑板,厚度根据计算确定,但地下室顶板种植土厚度大于800mm时,也可不设保温层。找平层3是用水泥砂浆等找平以便在其上铺设柔性防水层。为了便于迅速排除种植屋面的积水,找平层3可以设置1% -3%的坡度。防水层4不仅需要有稳定的防水性能,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耐候性、耐久性、耐药品、耐腐蚀性、耐撞击性、方便维修性。最重要的是,种植层的植物根系不断生长,其根系有可能穿透其下各构造层,因而,防水层4包括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其中,刚性防水层为厚度在40mm以上的纤维细石混凝土层,而柔性防水层采用两层结构,包括位于下层的氯化聚乙烯及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层以及位于上层的SBS单组分橡胶防水涂料层。排水层5保证土壤中的积水能有效排出,保证植物和种植土不被腐烂或冲掉的构造层次,排水层5可以采用为塑料排水板层、橡胶排水板层或粒径20 40mm、厚度80mm以上的鹅卵石层,本实施例中采用塑料排水板层。过滤层6的作用是防止泥浆对排水层渗水性能的影响,一般采用无纺布或聚酯毡。植被介质层7是作为种植的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其上种植各类植物,形成植被。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以及植被介质层,该植被介质层种植有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结构层的与水平面的坡度为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结构层为厚度大于250mm的防水混凝土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为EPS聚苯板层或XPS挤塑板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与水平面具有1-3%的坡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包括位于上层的刚性防水层和位于下层的柔性防水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防水层为厚度在40mm以上的纤维细石混凝土层。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防水层包括位于下层的氯化聚乙烯及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层以及位于上层的SBS单组分橡胶防水涂料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层为塑料排水板层、橡胶排水板层或粒径20 40mm、厚度80mm以上的鹅卵石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为无纺布层或聚酯毡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以及植被介质层,该植被介质层种植有植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达到足够的防水要求,并且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结构的破坏。文档编号E04D11/02GK203160558SQ20132014952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炯, 何真珍, 潘洪垚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上海市电力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植被的变电站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以及植被介质层,该植被介质层种植有植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炯何真珍潘洪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