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美君专利>正文

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741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蚊抑菌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防蚊纤维与异形纤维同时垫放在踵针上构成两个线圈重叠串套连接而成的单面针织物,所述防蚊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表层,异形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里层,使得里层始终隐藏于表层内部不显露,所述防蚊纤维为PA皮层与PP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在PP芯层中设有菊酯母粒。藉此,防蚊纤维在面料表层形成严密的防蚊层,防蚊效果佳而持久;里层发挥了异形纤维特有的吸湿、排湿、透气等服用性能,能够将汗水及时吸走并挥发,祛味除臭,抑制细菌滋生。且防蚊纤维采用了皮芯复合结构,易染色,耐洗性和安全性好,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也不会污染环境,非常适宜制作夏季穿着的防蚊衣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因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延伸性、柔软舒适、结构多变等特点,穿着贴身合体、无束缚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已被广泛用于制作运动衣、内衣、裙子、T恤衫等夏装。目前,制作夏装的针织面料主要由含棉、毛、丝、麻、涤纶化纤的纱线制成,其功能性普遍单一,大多只注重轻薄凉爽、吸湿透气等优良的服用性能,而没有很好的防蚊抗菌设计,蚊虫容易透过针织面料对人体实施叮咬,吸取人体血液,又痒又传播疾病,实在烦人,这就使得人们的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克服上述面料带来的问题,现行的防蚊措施不外乎在皮肤表面喷涂花露水或是针织面料上进行防蚊剂涂层加工,以防止蚊虫的叮咬。但是,上述方式均不合理,前者对皮肤刺激较大,危害皮肤健康,而后者会降低针织面料的透气性,汗液则不能及时排出与散发,身体会变得粘稠,易滋生细菌产生臭味,且耐水洗性能较差,其功效会迅速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能持久防蚊抗菌、又具有柔软轻薄、凉快舒适的针织面料,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该面料既具有质量轻薄、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好、耐水洗、易染色,又具有防蚊抗菌效果佳且功效持久。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防蚊纤维与异形纤维同时垫放在踵针上构成两个线圈重叠串套连接而成的单面针织物,所述防蚊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表层,异形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里层,使得里层始终隐藏于表层内部不显露,所述防蚊纤维是由PA皮层与PP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纤维。其中,在所述的PP芯层中设有菊酯母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所述PA皮层上均布有若干穿透PA皮层的微孔,其微孔的孔径为0.1 0.5微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异形纤维为甲壳素纤维、罗布麻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或空调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纱线,其线径介于21S 120S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所述防蚊纤维的线径相等于或略大于异形纤维的线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所述PA皮层的面积占整个异形纤维断面面积的15 25%。由于本技术采用了防蚊纤维与异形纤维同时喂入成圈串套而成,因而具有质量轻薄、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凉快舒适且表层、里层产生两种不同纤维的性质与效应,即使防蚊纤维在面料表层形成严密的防蚊层,防蚊效果佳而持久;里层发挥了异形纤维特有的吸湿、排湿、透气、易干等服用性能,能够将汗水及时吸走并挥发,祛味除臭,抑制细菌滋生。除此之外,本技术的防蚊纤维采用了皮芯复合结构纤维,易染色,耐洗性和安全性更好,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也不会污染环境,非常适宜制作夏季穿着的防蚊衣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编织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蚊纤维结构图。图中:1.面料本体,2.里层,3.表层,4.异形纤维,5.防蚊纤维,6.菊酯母粒,7.微孔,8.PP芯层,9.PA皮层,10.踵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为:包括面料本体1,该面料本体I为防蚊纤维5与异形纤维4同时垫放在踵针10上构成两个线圈重叠串套连接而成的单面针织物,使面料本体I的里层2、表层3分别产生两种不同纤维的性质与效应,具有质量轻薄、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凉快舒适。其针织过程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按此针织制得的面料本体1,防蚊纤维5始终处于面料本体I的表层3,异形纤维4始终处于面料本体I的里层2,里层2始终隐藏于表层3内部不显露,使防蚊纤维5在面料表层3形成了严密的防蚊层,有效防蚊虫叮咬。由于表层3的防蚊层采用防蚊纤维5针织而成,因此,耐水洗,防蚊功能永久不会衰减且效果更佳。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料本体I里层2的异形纤维4选用线径介于30S 120S之间的甲壳素纤维、罗布麻纤维、湿排汗纤维或空调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纱线,根据甲壳素纤维、罗布麻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或空调纤维特有的吸湿、排湿、透气、易干等性能,能够将汗水及时吸走并挥发,祛味除臭,抑制细菌滋生。为防止针织过程中异形纤维4显露出面料本体I的表层3,防蚊纤维5的线径选用相等于或略大于异形纤维4的线径,因而具有更好的美观性、服用性和防护性。图3所示,本技术的防蚊纤维5是由PA皮层9与PP芯层8组成的皮芯内外复合结构纤维,在PA皮层9上均布有若干穿透PA皮层9的微孔7,其微孔7的孔径为0.1 0.5微米,所述的PP芯层8中设有菊酯母粒6,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蚊纤维5中的PP芯层8占15 25wt%,PA皮层9占75 85wt%,在PP芯层中加入占PP芯层2 5wt%的菊酯母粒6。通过复合螺杆、复合组件及皮芯结构的喷丝板直接纺丝制成原丝,然后通过后道加工:牵伸或加弹制备成线径相等于或略大于异形纤维4线径的防蚊纤维5,易染色,其耐洗性和安全性更好,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也不会污染环境。权利要求1.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为防蚊纤维与异形纤维同时垫放在踵针上构成两个线圈重叠串套连接而成的单面针织物,所述防蚊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表层,异形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里层,使得里层始终隐藏于表层内部不显露,所述防蚊纤维是由PA皮层与PP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A皮层上均布有若干穿透PA皮层的微孔,其微孔的孔径为0.1 0.5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纤维为甲壳素纤维、罗布麻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或空调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纱线,其线径介于21S 120S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蚊纤维的线径相等于或略大于异形纤维的线径。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A皮层的面积占整个抗菌纤维断面面积的15 2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蚊抑菌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为防蚊纤维与异形纤维同时垫放在踵针上构成两个线圈重叠串套连接而成的单面针织物,所述防蚊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表层,异形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里层,使得里层始终隐藏于表层内部不显露,所述防蚊纤维为PA皮层与PP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在PP芯层中设有菊酯母粒。藉此,防蚊纤维在面料表层形成严密的防蚊层,防蚊效果佳而持久;里层发挥了异形纤维特有的吸湿、排湿、透气等服用性能,能够将汗水及时吸走并挥发,祛味除臭,抑制细菌滋生。且防蚊纤维采用了皮芯复合结构,易染色,耐洗性和安全性好,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也不会污染环境,非常适宜制作夏季穿着的防蚊衣物。文档编号D04B1/14GK203159837SQ201320054108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胡美君 申请人:胡美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蚊抗菌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为防蚊纤维与异形纤维同时垫放在踵针上构成两个线圈重叠串套连接而成的单面针织物,所述防蚊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表层,异形纤维始终处于面料本体的里层,使得里层始终隐藏于表层内部不显露,所述防蚊纤维是由PA皮层与PP芯层组成的皮芯复合结构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美君
申请(专利权)人:胡美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