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96988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由从高到低连接的格栅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兼氧池和蜂窝斜板沉淀池;其中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内设置折流板,将厌氧区分成多个隔室,隔室内部填充生物基质悬浮填料,保证整个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设置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不耗能、工艺造价低、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特别适用于城镇、农村及偏远市区的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的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城镇、农村及偏远市区等地点分散、污水排放量较小的地区。
技术介绍
随着乡镇、农村的迅速发展,人口居住日趋集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力口,许多乡镇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然而乡镇政府经济承受能力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运行管理经验严重缺乏,大多数乡镇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处理工艺。在城市污水管网未到达的地区,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也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已占水污染物总量40% 50%。由于我国的城市地下水道污水收集系统尚不完善,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低而造成的众多无法接管地区的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而小城镇及住宅小区污水处理具有规模小、水量、水质变化大、可供选择的技术少等特点,同时又存在工程建设费及运行费高、维护管理人员经验缺乏等缺点。因此,对于以上地点分散、污水排放量较小的居民点,应设计一种设备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少、稳定性高且易于维护管理的的无动力水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就地净化和开展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中小型生活污水提供一种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维护简单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由从高到低连接的格栅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兼氧池和蜂窝斜板沉淀池,以上池体均设置在地下。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格栅沉淀池设有格栅和沉淀区两块,起到截留大块固体悬浮杂质、去除污水中砂质的作用,水力停留时间为3 6h,格栅的栅条间隙为10-40mm。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厌氧消化池主要起水解酸化的作用,经格栅初步过滤的生活污水进入厌氧消化池,粪便、纸等杂物沉淀在厌氧池底部,沉淀下来的有机物在酸性腐化菌或产酸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16_24h。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内部填充了生物基质悬浮填料,生物基质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孔隙率高,且挂膜容易,生物基质分散悬浮在生物滤池内,填充体积为I/100-1/20,生物基质的加入增大了生物滤池的生物量及相应的COD负荷率;同时厌氧滤池设置折流板,将厌氧区分成多个隔室,被处理的废水依次流经每个隔室且水的流动在反应池中呈上、下交替运行,使每个隔室中进行着有不同菌群生物参与的有机基质的生物降解过程,促使了整个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厌氧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36h。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兼氧池的重要的功能是去除NH3-N浓度,在此区域上部设有通风装置,使之与空气相通并形成一定的对流;池体内悬挂弹性立体填料与固定菌群,污水在兼氧区不同菌群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兼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 24h0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蜂窝斜板沉淀池内设置许多密集的蜂窝状斜板,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板中进行沉淀,水沿斜板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设置蜂窝斜板的倾角为50° -60°,长度为800-1000mm,斜板间距为25-30mm。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技术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无需设置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不耗能,工程造价低廉,且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满足中小型生活污水项目的处理要求。2、采用新型生化处理工艺,首先充分利用水解-酸化阶段实现有机物的高效降解,然后通过厌氧及兼氧的处理工艺进一步降解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等,出水水质高,水质稳定,可达到国家标准排放或回用要求。3、采用新型生物基质悬浮填料和合理的折板导流系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及耐冲击负荷能力。4、地埋设置,不占地表面积,可根据绿化需要将污水处理与绿地建设集成实施。5、为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为城乡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及结构示意图。图中:I格栅沉淀池 2厌氧消化池 3厌氧生物滤池 4兼氧池5蜂窝斜板沉淀池 6人工格栅 7生物基质 8折流板 9蜂窝斜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沉淀池1、厌氧消化池2、厌氧生物滤池3、兼氧池4和蜂窝斜板沉淀池5,均为地埋式结构。其中,所述的格栅沉淀池I内设有一人工格栅6,格栅的栅条间隙为10_40mm,格栅沉淀池I起到截留大块固体悬浮杂质、去除污水中砂质的作用。经格栅初步过滤的生活污水进入厌氧消化池2,粪便、纸等杂物沉淀在厌氧池底部,在酸性腐化菌或产酸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酸化后的废水流经厌氧生物滤池3和兼氧池4进行生化作用,使COD、BOD、氨氮等污染物得以快速分解、转化。所述的厌氧消化池2通过折流板8与厌氧生物滤池3隔开,同时厌氧生物滤池3内另设置两个挡板分成三个隔室,被处理的废水依次流经每个隔室且水的流动在反应池中呈上、下交替运行,使每个隔室中进行着有不同菌群生物参与的有机基质的生物降解过程。所述厌氧生物滤池3内部填充了生物基质7,生物基质的填充体积为1/100-1/20,生物基质分散悬浮在生物滤池内,大量微生物菌将吸附在生物基质7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所述兼氧池4上部敞口设计,与空气相通,兼氧条件下使有机污染物尤其是氨氮进一步去除。所述的蜂窝斜板沉淀池5内设有蜂窝状斜板9,蜂窝斜板的倾角为50° -60°,长度为800-1000mm,斜板间距为25_30mm,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及脱落的生物膜在斜板中进行沉降,最终达 到排放标准。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由从高到低连接的格栅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兼氧池和蜂窝斜板沉淀池,以上池体均设置在地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生物滤池内设置折流板,将厌氧区分成多个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生物滤池内添加有生物基质悬浮填料,生物基质的填充体积为1/100-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蜂窝斜板沉淀池内设置的蜂窝斜板的倾角为50° -60°,长度为800-1000mm,斜板间距为25-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由从高到低连接的格栅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兼氧池和蜂窝斜板沉淀池;其中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内设置折流板,将厌氧区分成多个隔室,隔室内部填充生物基质悬浮填料,保证整个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本技术无需设置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不耗能、工艺造价低、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特别适用于城镇、农村及偏远市区的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文档编号C02F9/14GK203159412SQ201320179868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邹汉平, 郭燕 申请人:烟台荣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由从高到低连接的格栅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兼氧池和蜂窝斜板沉淀池,以上池体均设置在地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汉平郭燕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荣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