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峥皓专利>正文

地埋式垃圾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620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埋式垃圾库涉及一种城镇生活垃圾中转装置,包括旋转臂、旋转油缸、垃圾箱,其特征是旋转臂的一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的地面上、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垃圾箱的横梁相连接,旋转油缸的顶端通过铰轴连接在旋转臂的中部,旋转油缸的底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的坑底上;旋转臂采用型材组合做成伸缩式,旋转臂伸缩可对垃圾转运车上的蓬松垃圾进行压缩;开门机构是由下开门、平衡拉杆、拉杆、油缸组成,所需开门高度小,开门宽度大,不易堵塞垃圾,方便垃圾装车。这种地埋式垃圾库平时放在地面下,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低,易安装易维修,使用方便安全,特别是能对车上的垃圾进行压缩,增加了转运车的垃圾装载量减少转运车的转运次数大大节约了转运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镇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设施,尤其能隐藏在地面下的一种垃圾中转库。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城镇对于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大多采取在居民区或集市附近建立垃圾库,居民将垃圾倒于垃圾库内集中起来再用垃圾中转车转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这种垃圾库大多是两层房屋建筑形式:一般是建在地面上,既占用空间不雅观,且大多数是半敞开式,易散发臭味和吸引蚊蝇,易污染环境。这种垃圾库占地面积大,空间高,建造成本高,影响市容,二次转运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于是就有了地下垃圾库的诞生。目前,国内现有的地下垃圾库大都采取以箱式的结构安设于地面下,为了使箱体安全的从地下上升到地面以上并将垃圾装入垃圾转运车中,现有升降结构有以下几种:1.采用设置在箱体侧部的液压油缸升降臂来实现对垃圾箱的升降,如中国专利98207723.8的技术公开的一种隐蔽自装垃圾库即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2.采取在坑壁设置伸缩轨道,伸缩轨道可伸出地面,用伸缩油缸推动垃圾箱沿伸缩轨道上下运动来实现垃圾箱的升降,如中国专利98208183.9的技术公开的一种液压隐蔽自装垃圾库即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3.采用交叉支架剪式支撑液压缸升降,液压伸缩油缸在交叉支撑架之间垂直上顶,迫使支撑架合拢而使位于支撑架上的垃圾箱向上升起,如中国专利200620005365.4的技术公开一种地下垃圾库就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4.采用直接在垃圾箱的底部安装竖直的液压伸缩油缸支柱,控制液压支柱的伸缩将垃圾箱顶起或放下,如中国专利03222370.6的技术公开的一种顶升横移式全封闭地下垃圾库,即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以上这几种垃圾中转库装置都具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维护困难、转运垃圾时对垃圾转运车摆放难度大等缺点。现看到较新中国专利201220031830.7“双臂地埋式垃圾库”技术具有很多优越性,但还是存在制造成本高、安装困难、维修麻烦,特别是对蓬松垃圾装在垃圾转运车上不可压缩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垃圾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维护困难,特别是对蓬松垃圾装在垃圾转运车上不可压缩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埋式垃圾库,该地埋式垃圾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安装易维护、特别是对蓬松垃圾装在垃圾转运车上可进行压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垃圾库包括旋转臂、旋转油缸、垃圾箱,其特征是旋转臂的一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的地面上,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垃圾箱的横梁相连接,旋转油缸的顶端通过铰轴连接在旋转臂的中部,旋转油缸的底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的坑底上。旋转臂采用型材如矩管或方管组合制成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其可靠性,旋转臂由型材做成伸缩式,能伸长、缩短,这样就能对蓬松垃圾进行压缩了。常采用如吊车伸缩臂等结构方式:小矩管套装在大矩管内,小矩管在大矩管内缩进或伸出;同样可以采用小方管套装在大方管内,小方管在大方管内缩进或伸出。旋转臂伸缩即能伸长或缩短,其总长度是可以变化的,以便垃圾箱在垃圾转运车上方时,垃圾箱靠旋转臂的伸缩进行升降完成对垃圾转运车上的蓬松垃圾进行压缩。旋转臂的一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的地面上,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垃圾箱的横梁可以通过铰轴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如螺栓等固定相连接,以适应多种场地或多种垃圾转运车的要求。液压库驱动旋转油缸,旋转油缸将使旋转臂以在其基础地面上的铰轴为支点转动,从而旋转臂带动垃圾箱跟随旋转上升或旋转下降。旋转臂和旋转油缸及垃圾箱分别安设于基础的地坑中,平时掩藏于匹配的地坑内与地面持平或部份稍冒出地面,垃圾箱顶部设有垃圾投放口及盖子以便投放垃圾后将垃圾箱盖好封闭,垃圾箱底部(对于垃圾箱与旋转臂为铰轴相连接)或侧部(对于垃圾箱与旋转臂为如螺栓式固定相连接)设有放料门以便将垃圾箱里的垃圾下放到垃圾转运车里。居民或环卫工人倒垃圾时可通过设置于垃圾箱顶上的垃圾投放口,将垃圾倒入垃圾箱中,垃圾需要中转时,通过液压库驱动旋转油缸,旋转油缸将使旋转臂以在其基础地面上的铰轴为支点转动,从而旋转臂带动垃圾箱从地坑中跟随旋转上升,达到适宜高度后,垃圾转运车停在垃圾箱下面后打开放料门从而将垃圾箱里的垃圾放入到垃圾转运车里。若需对装在垃圾转运车上的蓬松垃圾进行压缩,关闭下开门此时旋转臂收缩缩短带动垃圾箱下降对车上的蓬松垃圾进行压缩,压缩完毕后,旋转臂伸长将垃圾箱升到合适高度,旋转油缸活塞杆回缩从而旋转臂仍以在其基础地面上的铰轴为支点转动,从而旋转臂带动垃圾箱跟随回转下降将垃圾箱下降到地坑里,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驱动能最大限度保证系统安全。为了进一步降低垃圾库的升降高度以及更方便垃圾装车,开门机构采用下开门、平衡拉杆、拉杆、油缸组成双拉杆结构,这种双拉杆开门结构门打开时所需空间小、开门宽度大、不会堵塞垃圾、方便垃圾装车。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更具有实用性,其优点如下:1.将垂直升降改为摆动,它的优越性在于取消了垃圾箱地坑内活动桥的方式,使垃圾转运车没必要停放在地坑上方;2.垃圾转运车直接停放于垃圾箱地坑外面的平地上,增强了安全可靠性和操作方便性;3.取消了垃圾箱地坑内活动桥,同样的垃圾箱地坑,垃圾箱容积可以增大,相应的在相同垃圾箱容量下可以减少垃圾箱地坑占地面积;4.对比现较新中国专利201220031830.7 “双臂地埋式垃圾库”取消了机架,其结构更简单,成本降低了 1/3,更容易安装及维护;5.下开门采用双拉杆结构垃圾装车更方便、不易堵塞;6.最大的优点是可对装在车里的蓬松垃圾进行压缩,增加车的运裁量及减少车转运的次数;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地埋式垃圾库结构简单紧凑、占地小、易操作易维护、转运垃圾方便、特别是对装在垃圾转运车上的蓬松垃圾可进行压缩增加垃圾转运车的运裁量及减少垃圾转运车转运的次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地埋式垃圾库安放于基础地坑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地埋式垃圾库升起后垃圾装车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地埋式垃圾库对车里的蓬松垃圾进行压缩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旋转臂伸长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旋转臂缩短时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下开门关闭时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下开门打开时示意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中,基础(1),旋转臂(2),旋转油缸(3),垃圾箱(4),垃圾投放口盖子(40),垃圾转运车(5),液压库¢),轴(41),平衡拉杆(42),下开门(43),拉杆(44)、油缸(45);图2虚线为基础(I)地坑井边沿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 2中,旋转臂⑵和旋转油缸(3)及垃圾箱⑷分别安设于基础⑴的地坑中,平时掩藏于匹配的地坑内与地面持平或部份稍冒出地面,垃圾箱(4)顶部设有垃圾投放口及盖子(40)以便投放垃圾后将垃圾箱盖好封闭,垃圾箱(4)底部或侧部)设有放料门以便将垃圾箱(4)里的垃圾下放到垃圾转运车(5)里。居民或环卫工人倒垃圾时可通过设置于垃圾箱(4)顶上的垃圾投放口,将垃圾倒入垃圾箱(4)中,垃圾需要中转时,通过液压库(6)驱动旋转油缸(3),旋转油缸(3)将使旋转臂(2)以在其基础(I)地面上的铰轴为支点转动,从而旋转臂(2)带动垃圾箱(4)从地坑中跟随旋转上升,达到适宜高度后(参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式垃圾库,包括旋转臂(2)、旋转油缸(3)、垃圾箱(4),其特征是:旋转臂(2)的一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1)的地面上、旋转臂(2)的另一端与垃圾箱(4)的横梁相连接,旋转油缸(3)的顶端通过铰轴连接在旋转臂(2)的中部,旋转油缸(3)的底端通过铰轴固定在基础(1)的坑底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唐峥皓谭昌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