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和液体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602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和液体包装瓶。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包括与瓶身联接的下盖,及与下盖旋合联接的上盖;所述下盖与瓶身为螺纹联接,下盖的下端内侧设有若干个防止倒转的齿片;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向中心延伸的回流壁,所述的回流壁中间向上延伸设有导流突环,所述的回流壁为斜面结构,且于斜面的最低处设有回流口;所述的下盖设有位于回流壁上方的内螺纹,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和液体包装瓶采用了防倒转的齿片和齿部,增加下盖与瓶身的螺纹固定强度,可以防止上盖与下盖旋转时对下盖与瓶身的螺纹联接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和液体包装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液体容器在倾倒液体时,通常会存在瓶口处的残留液体沿着瓶口外侧倒流至瓶体外侧的缺陷,不但导致造成液体的浪费,而且导致瓶体表面的污染。这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本申请人曾针对此类情形,申请过一种申请号为201020118166.0的防漏瓶盖结构专利,该申请文件中主要公开了防止倒流溢出至瓶体外侧,即对倒流液体进行回收的结构;而未对下盖与瓶身的固定联接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采用螺纹固定结构,将上盖与下盖进行拆开时,下盖与瓶身的固定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下盖与瓶身进行装配时,很难做到准确定位。因此,有必要对此种防漏瓶盖的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和液体包装瓶,可以用于洗衣液等液体产品的包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包括与瓶身联接的下盖,及与下盖旋合联接的上盖;所述下盖与瓶身为螺纹联接,下盖的下端内侧设有若干个防止倒转的齿片;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向中心延伸的回流壁,所述的回流壁中间向上延伸设有导流突环,所述的回流壁为斜面结构,且于斜面的最低处设有回流口 ;所述的下盖设有位于回流壁上方的内螺纹,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内螺纹的下方设有密封内锥面,所述上盖的下端沿设有与密封内锥面压力接触的外凸起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导流突环设有与回流口相联通的开口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下盖于内螺纹的上方设有大于内螺纹直径的密封内壁;所述的上盖于外螺纹的上方设有大于外螺纹外径的密封凸环,所述的密封凸环于旋合状态时与密封内壁为密封式压力接触。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回流壁的斜度为5 10度。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上盖设有位于密封凸环上方的凸肩,所述凸肩的下端面于旋合状态时与下盖的上端沿为密封式压力接触。液体包装瓶,包括设有瓶口的瓶身,所述的瓶口处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所述瓶口设有与下盖连接的下接外螺纹,所述下接外螺纹的下方设有若干个防倒转的齿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瓶口的上端沿内侧设有内凸起部,所述回流壁包括与导流突环联接的底部和与内螺纹下方联接的圆筒部,圆筒部构成与内凸起部压力接触的密封外圆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下接外螺纹的下方设有瓶口下挡块,所述的下接内螺纹的初始端部于旋合状态时止抵于瓶口下挡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瓶身的瓶口端沿设有瓶口挡块,所述下盖设有位于下接内螺纹上方的内挡块,所述的内挡块于旋合状态时止抵于瓶口挡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和液体包装瓶采用了防倒转的齿片和齿部,增加下盖与瓶身的螺纹固定强度,可以防止上盖与下盖旋转时对下盖与瓶身的螺纹联接造成影响。并在下盖内螺纹的下方设有密封内锥面,在上盖的下端沿设有一个外凸起部,在上盖与下盖旋紧状态时,外凸起部压力接触于密封内锥面,外凸起部产生局部变形,形成紧密的密封联接边。瓶身与下盖也采用了内凸起部与密封外圆部的密封结构。由于采用了一体成形的外凸起部、内凸起部,使本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并且密封联接边位于螺纹的下方,不会有液体流入至螺纹处,防止液体流至螺纹处,使用时更清洁。本技术液体包装瓶还进一步在联接螺纹的上下方设有挡块结构,使得下盖与瓶身装配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体包装瓶具体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带有局部透视的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另外一个角度带有局部透视的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瓶口局部视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瓶口局部立体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下盖立体图;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下盖的另外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下盖的侧面视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下盖的剖视图;图11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上盖的侧面视图。附图说明10瓶身11瓶口12 内凸起部13下接外螺纹14瓶口下挡块15瓶口挡块16齿部20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21下盖210参考凸起部2100齿片211回流壁2111底部2112圆筒部212导流突环213回流口214内螺纹215密封内锥面216开口部217密封内壁218上端沿219下接内螺纹2190初始端部2191内挡块22上盖221外螺纹222外凸起部223密封凸环224凸肩225防滑条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和液体包装瓶的具体实施例。液体包装瓶,包括设有瓶口 11的瓶身10,瓶口处设有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20。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20,包括与瓶身10联接的下盖21,及与下盖21旋合联接的上盖22;下盖21的内侧设有向中心延伸的回流壁211,回流壁211中间向上延伸设有导流突环212,回流壁211为斜面结构,斜度为5 10度,且于斜面的最低处设有回流口213 ;导流突环212设有与回流 口 213相联通的开口部216。下盖21设有位于回流壁211上方的内螺纹214,上盖22的下端设有外螺纹221 ;内螺纹214的下方设有密封内锥面215,上盖22的下端沿设有与密封内锥面215压力接触的外凸起部222。以此形成上盖与下盖的第一级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内锥面215从内螺纹的下方向往回流壁中心方向做了一些延伸,使得第一级密封结构与内外螺纹的距离增大一些,以减少二者的干扰,尤其有利于上盖和下盖的产品注塑成形。下盖21于内螺纹214的上方设有大于内螺纹214直径的密封内壁217 ;上盖22于外螺纹221的上方设有大于外螺纹221外径的密封凸环223,密封凸环223于旋合状态时与密封内壁217为密封式压力接触。以此形成上盖与下盖的第二级密封结构。上盖22设有位于密封凸环223上方的凸肩224,凸肩224的下端面于旋合状态时与下盖21的上端沿218为密封式压力接触。以此形成上盖与下盖的第三级密封结构。为了便于上盖的旋合操作,在上盖的外圆上还设有防滑条纹225。瓶口 11的上端沿内侧设有内凸起部12,回流壁211包括与导流突环212联接的底部2111和与内螺纹214下方联接的圆筒部2112,圆筒部2112构成与内凸起部12压力接触的密封外圆部。以此构成下盖与瓶身的密封结构。为了便于加工和密封效果的实现,圆筒部2112可以采用一定的锥形。下盖21设于位于回流壁下方的下接内螺纹219 ;瓶口处设有下接外螺纹13 ;下接外螺纹13的下方设有瓶口下挡块14,下接内螺纹219的初始端部2190于旋合状态时止抵于瓶口下挡块14。瓶身10的瓶口端沿设有瓶口挡块15,下盖21设有位于下接内螺纹219上方的内挡块2191,内挡块2191于旋合状态时止抵于瓶口挡块15。由于下盖的导流突环采用的是具有开口部的结构,因此下盖的安装角度是要求的,以便于使用者倾倒液体,因此,二个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松式倒流回收型瓶盖结构,包括与瓶身联接的下盖,及与下盖旋合联接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与瓶身为螺纹联接,下盖的下端内侧设有若干个防止倒转的齿片;所述下盖的内侧设有向中心延伸的回流壁,所述的回流壁中间向上延伸设有导流突环,所述的回流壁为斜面结构,且于斜面的最低处设有回流口;所述的下盖设有位于回流壁上方的内螺纹,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大勇余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