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592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41
一种包装箱,能够提高抗压能力。由一张瓦楞纸板形成,具有由四个侧壁围成的长方体箱体、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出来的四个上摇盖、以及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出来的四个下摇盖,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第一上摇盖上形成有第一抗压机构,第一抗压机构包括:从第一上摇盖延伸出来的第一上部内摇盖,该第一上部内摇盖与该第一上摇盖重合,并在该第一上部内摇盖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上部内摇盖的长度与该第一上摇盖的长度相同;从第一上部内摇盖延伸出来的第一内壁,该第一内壁与第一侧壁重合,并在该第一内壁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内壁的长度与第一侧壁的高度相同;从第一内壁延伸出来的第一下部内摇盖,该第一下部内摇盖与第一下摇盖重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箱,尤其是用于存放铅蓄电池的包装箱。
技术介绍
用瓦楞纸板制成的包装箱用途广泛,可用于包装体积小而质量重的物品,例如铅蓄电池等。一般的包装箱是长方体,具有侧壁和上下摇盖,将物品装入箱体,盖上上摇盖之后封箱。由于要包装的物品、例如铅蓄电池的重量有的重达68公斤,在堆垛运输时,常会发生包装箱塌箱、破损的问题。尤其是容易在箱顶、箱顶的四角、箱底的四角以及提绳孔处出现。因此,要求包装箱的抗压能力要好,以便防止包装箱在堆垛时发生塌箱、破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有专利文献I提出将包装箱的侧壁131、141向内弯折,并在弯折后的两个侧壁中夹入内壁13、14,由此提高侧壁的抗压能力。专利文献I为了形成三层侧壁,减少了相对置的一对上摇盖。这样,不但没有对上摇盖和下摇盖处的抗压能力进行改进,反而减小了上摇盖的抗压能力。而且,灰尘更容易通过没有上摇盖覆盖的箱顶的缝隙进入到包装箱内。专利文献1:中国技术专利CN202264953U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箱,能够同时提高上摇盖、下摇盖以及侧壁的抗压能力,并减少灰尘进入包装箱内的情况。本技术的包装箱,由一张瓦楞纸板形成,具有由第一至第四的四个侧壁(2 5)围成的长方体箱体、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出来的第一至第四的四个上摇盖(11 14)、以及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出来的第一至第四的四个下摇盖(21 24),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第一上摇盖(11)上形成有第一抗压机构(8),所述第一抗压机构包括:从所述第一上摇盖延伸出来的第一上部内摇盖(15),该第一上部内摇盖与该第一上摇盖重合,并且在该第一上部内摇盖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上部内摇盖的长度与该第一上摇盖的长度相同;从所述第一上部内摇盖延伸出来的第一内壁(16),该第一内壁与第一侧壁重合,并且在该第一内壁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内壁的长度与第一侧壁的高度相同;从所述第一内壁延伸出来的第一下部内摇盖(17),该第一下部内摇盖与第一下摇盖(21)重合。根据上述包装箱,在箱顶的至少一个上摇盖上形成抗压机构,能够同时提高箱顶、侧壁、和箱底的抗压能力。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内壁上,形成在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一内壁重合时贯穿该第一侧壁和第一内壁的提绳孔(31、32),用于提出所装物品的绳把手。更加优选在所述第一内壁上的提绳孔(32)的上边缘形成缺口。根据上述包装箱,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用手提出物品的提绳的空间,可靠地提出提绳。进一步,优选第一侧壁与第一上摇盖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第一上部内摇盖与第一内壁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和第一内壁与第一下部内摇盖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都等于第二侧壁与相对的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包装箱,能够遍及整个侧壁地形成双层结构,从而可靠地同时提高包装箱的侧棱、箱顶和箱底的角部的抗压能力。进一步,第一上摇盖与第一上部内摇盖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小于第二侧壁与相对的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包装箱,能够减小上摇盖与上部内摇盖构成的双层结构对包装箱侧壁的撑胀力,容易封箱。另外,还优选在所述第一下部内摇盖从所述第一内壁延伸出来的方向上,该第一下部内摇盖长度为第一侧壁与相对的第三侧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以下。另外,还优选在与第一上摇盖相对的第三上摇盖上也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抗压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二抗压机构。根据该包装箱,能够可靠地同时提高包装箱的箱顶、侧壁、以及箱底的抗压能力。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包装箱展开后的展开图;图2示出了包装箱折叠过程中的状态图;图3示出了包装箱折叠后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图3中A-A向剖开的截面图;图5A示出了包装箱的又一实施例的展开图;图5B示出了包装箱的又一实施例的展开图;图6A和图6B示出了包装箱的装箱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1 图6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包装箱的展开图。图2是包装箱的折叠过程中的状态图。图3是包装箱折叠后的立体图。这里,以包装箱封箱后的上方为“上”,以其下方为“下”。如图1 3所示,包装箱I包括:由四个侧壁2 5围成的长方体的箱体、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出来的四个上摇盖11 14、以及从四个侧壁2 4的下端缘延伸出来的四个下摇盖21 24,上述四个上摇盖弯折形成箱体的顶面,上述四个下摇盖弯折形成箱体的底面。其中,侧壁2和侧壁5通过粘合部6粘接在一起。包装箱I装入物品后用密封带等进行封箱,封箱后的包装箱形成为长方体。四个侧壁中的侧壁2和与其相对的侧壁4、侧壁3和与其相对的侧壁5分别形成为相同尺寸的矩形,并且四个侧壁具有相同的高度。根据图1的包装箱的展开图,在从四个侧壁2 5的四个上端缘分别延伸出的四个上摇盖11 14之中,在相对置的两个上摇盖11、13的上端缘分别设置抗压机构8。以其中一个抗压机构8为例,抗压机构8包括:从上摇盖11延伸出来的上部内摇盖15、从上部内摇盖15延伸出来的内壁16、以及从内壁16延伸出来的下部内摇盖17。上部内摇盖15在从上摇盖11延伸出的方向上的长度与上摇盖的长度相同,内壁16在从上部内摇盖15延伸出的方向上的长度与侧壁2的高度相同。下部内摇盖17在从内壁16延伸出的方向上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防止相对的两个下部内摇盖重叠,优选该长度为侧壁2与侧壁4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以下。由此,可以形成上摇盖、侧壁、以及下摇盖的双层结构,提高包装箱的抗压能力。如图2所示,在将成形后的瓦楞纸板的四个侧壁2 4围成箱体,并将下摇盖21 24弯折而形成箱底之后,将上部内摇盖15通过其与上摇盖11之间的连接线而向纸箱内弯折,使该上部内摇盖15与该上摇盖11重合在一起,并使内壁16与侧壁2重合。同时,将下部内摇盖17通过其与内壁16之间的连接线而弯折,以使下部内摇盖17与下摇盖21重合。最后,将由上摇盖11和上部内摇盖15构成的双层结构一起向箱体内弯折,形成图3所示的包装箱的顶面。图4是图3的A-A向剖开的截面图。如该图所示,折叠后的包装箱中,上部内摇盖15与上摇盖11重合,内壁16与侧壁2重合,下部内摇盖17与下摇盖21重合。由此,包装箱的相对的两个上摇盖11、13、侧壁2、4、以及下摇盖21、23都形成为双层结构,能够提高这些部位的抗压能力。另外,在包装箱中,如该图4所示,下摇盖21的下面还存在弯折过来的另一下摇盖24,由此能够防止包装箱在搬运过程中底部开裂而造成的物品掉落。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侧壁2和上摇盖11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上摇盖11和上部内摇盖15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上部内摇盖15和内壁16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内壁16与下部内摇盖17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与包装箱中的相对的侧壁3和侧壁5之间的距离相同。这样,能够遍及整个侧壁2地形成双层结构,从而提高对包装箱的四个棱以及箱顶、箱底的四个角的支撑力,提高包装箱的抗压能力。另外,在侧壁2和内壁16上,分别形成在侧壁2和内壁16重合时贯穿该侧壁2和内壁16的提绳孔31、32,用于提出所包装的物品的提绳。提绳孔31、32分别位于侧壁2和内壁16的中央偏上的位置,方便人的一只手的四指伸入,以提出提绳,一般提绳孔的宽度为80mm左右,高度为25mm 30mm。提绳孔的尺寸及位置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从图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箱(1),由一张瓦楞纸板形成,具有由第一至第四的四个侧壁(2~5)围成的长方体箱体、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出来的第一至第四的四个上摇盖(11~14)、以及分别从该四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出来的第一至第四的四个下摇盖(21~24),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第一上摇盖(11)上形成有第一抗压机构(8),所述第一抗压机构包括:从所述第一上摇盖延伸出来的第一上部内摇盖(15),该第一上部内摇盖与该第一上摇盖重合,并且在该第一上部内摇盖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上部内摇盖的长度与该第一上摇盖的长度相同;从所述第一上部内摇盖延伸出来的第一内壁(16),该第一内壁与第一侧壁重合,并且在该第一内壁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内壁的长度与第一侧壁的高度相同;从所述第一内壁延伸出来的第一下部内摇盖(17),该第一下部内摇盖与第一下摇盖(21)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杰靖丽丽李鹤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