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497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属于彩色滤光片制作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挡墙作用不佳(易混色、浪费墨),不能重复使用、需要单独的去除工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所述模板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片时设置于基板表面上,且所述模板包括:用于遮挡基板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的遮挡部;用于露出基板像素区域的镂空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能够独立制作,其制作精度高、厚度可控、能反复使用、能有效的阻挡墨滴飞溅入相邻像素区而导致混色、并能减少墨的使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
本技术属于彩色滤光片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 板。
技术介绍
彩膜基板上的彩色滤光片是液晶显示器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部件。目前常用的彩 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电沉积法、颜料分散法、喷墨打印法等。颜料分散法由于在颜色特 性、图像精度及对光、热的耐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成为主流,针对其复杂的工艺过程,现有技 术有采用喷墨打印法制作彩色滤光片来提高工艺效率。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法制作彩色滤光片是在形成有黑矩阵2和挡墙3的基板I 上,以喷墨打印的方式分别形成红、绿、蓝像素树脂层,最后去掉挡墙3,该工艺简单。其中, 挡墙3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不同颜色的墨滴溢流(墨滴需要过量,经热处理将其中的溶剂蒸 发)。但是,为了保证彩色滤光片表面的平整性,挡墙3需要在后期进行去除,一般不会 做的太厚(高),很难起到阻挡墨滴飞溅入相邻像素区域而导致混色的作用。另外,现有技术的挡墙3都是与黑矩阵2垂直,并且其底部小于黑矩阵2的表面, 墨滴会挂在挡墙3表面或堆积于挡墙3与黑矩阵2的夹角部位,而不易进入到像素区域,同 时,这样也导致墨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挡墙作用不佳(易混色、浪费墨),不能重复 使用、需要单独的去除工艺的问题,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制作用的模板。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所 述模板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片时设置于基板表面上,且所述模板包括:用于遮挡基板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的遮挡部;用于露出基板像素区域的镂空部分。优选的是,所述模板的遮挡部的形状与基板上的黑矩阵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是,所述模板的遮挡部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梯形靠近基板的一侧为下 底边,远离基板的一侧为上底边。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梯形为等腰梯形。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梯形的底角角度为α,其中60° < α <9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底角角度α,满足70° < α <80°。优选的是,所述模板的厚度为10 μ m-15 μ m。优选的是,所述模板由金属铬制备。本技术的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具有以下优点:1.模板在喷墨打印法制作彩色滤光片时,可以预先制作,相对于在基板上原位制作的挡墙,模板的精度较高、并能精确控制。2.模板是独立的部件,一个模板可用于多个基板的彩色滤光片制作,故使用模板 就不需要在每个基板上单独制造和除去挡墙,因此更加便捷、高效,提高了制作的效率;同 时,在完成红、绿、蓝像素树脂层中的一种像素区域的喷墨后,还可以直接将模板移除,进行 清洗,保证在制作其余两种像素区域的像素树脂层时不出现混色。3.模板相对于传统的挡墙更能阻止墨滴飞溅入相邻像素区域而导致混色,由于上 述模板的是单独制备的,其厚度(高度)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具 体情况适当的加厚(加高),更好地阻止墨滴飞溅入相邻像素区域而导致混色。由于模板加 厚(加高)更能有效的防止墨滴溢流(墨滴需要过量,经热处理将其中的溶剂蒸发)。4.模板的形状与黑矩阵匹配,也就是说与黑矩阵的尺寸一致,模板与黑矩阵之间 不存在夹角部位,墨滴直接进入下方的像素区域,这样降低了墨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喷墨打印中彩色滤光片制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的俯视图中X-X’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的俯视图中Y-Y’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彩膜基板的剖面图。其中:1.基板;2.黑矩阵;3.挡墙;4.模板;5.像素区域;6.柱状隔垫物;7.树脂 层;a.镂空部分;a’.镂空部分;b.遮挡部;b’.遮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4,模板4用于 在基板I上形成彩色滤光片时设置于基板I表面上,且模板4包括:用于遮挡基板I像素区 域5之间的区域的遮挡部b、b’ ;用于露出基板I像素区域5的镂空部分a、a’。如图2所示,模板4的形状与黑矩阵2的形状相同,具体地可以是模板4的下底面 (靠近基板的一面)与黑矩阵2的形状相同;中间镂空部分(白色部分)与基板I上的像素区 域5相匹配。图3和图4为沿图2所示的剖面线X-X’和Y-Y’所得的剖面图。优选的,模 板4的每个遮挡部b、b’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梯形靠近基板I的一侧为下底边,远离基板I 的一侧为上底边。模板4的镂空部分a、a’,每个镂空部分a、a’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优选的,梯形为等腰梯形,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的模板4制作方便。优选的,如图3所示,梯形底角为α,其中60° < α <90°。进一步优选的,梯形 的底角角度α,满足60° < α <90°。同样,对图4中的梯形其底角也可以在上述的角度 范围内。优选的,模板4的厚度为10 μ m-15 μ m。优选的,模板4由金属铬制备。上述的模板4制作方法为:在与基板I同一尺寸的铬金属板上,通过刻蚀去除像素 区域5而获得。上述的模板4在喷墨打印法制作彩色滤光片时,可以预先制作,相对于在基板I上 原位制作的挡墙,模板4的精度较高、并能精确控制。另外,模板是独立的部件,一个模板4可用于多个基板I的彩色滤光片制作,故使 用模板4就不需要在每个基板I上单独制造和除去挡墙,因此更加便捷、高效,提高了制作 的效率;同时,在完成红、绿、蓝像素树脂层中的一种像素区域5的喷墨后,还可以直接将模 板4移除,进行清洗,保证在制作其余两种像素区域5的像素树脂层时不出现混色。另外,上述的模板4相对于传统的挡墙3更能阻止墨滴飞溅入相邻像素区域5而 导致混色,由于上述模板4的是单独制备的,其厚度(高度)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 的,所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加厚(加高),更好地阻止墨滴飞溅入相邻像素区域5而导 致混色。由于模板4加厚(加高)更能有效的防止墨滴溢流(墨滴需要过量,经热处理将其中 的溶剂蒸发)。另外,上述的模板4的形状与黑矩阵2匹配,也就是说与黑矩阵2的尺寸一致,模 板4与黑矩阵2之间不存在夹角部位,墨滴直接进入下方的像素区域5,这样降低了墨的使用量。如图5所示,为使用本技术的模板4制作的彩膜基板。本技术的模板4 在彩色滤光片制作中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1、在基板上形成黑矩阵。在基板I上涂覆一层黑矩阵2用光刻胶,通过曝光、显影、后烘得到黑矩阵2。黑矩 阵2厚度为3 μ m,优选的,黑矩阵2厚度也可以为在I μ m-5 μ m的范围内的其它值。步骤2、在完成黑矩阵制作的基板上贴覆模板。上述的模板4贴覆在黑矩阵2上,由于模板4的形状与黑矩阵2的形状一致(即模 板4的下底面与黑矩阵2的形状相同),模板4的镂空处下方正对着像素区域5,模板4的厚 度为13 μ m。模板4的截面梯形的角度为70°。步骤3、喷墨制备彩色像素树脂层。采用喷墨法依次喷涂形成红色像素树脂层、绿色像素树脂层和蓝色像素树脂层, 固化后去除模板4,将模板4用显影液清洗干净。彩色像素树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彩色滤光片用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片时设置于基板表面上,且所述模板包括:用于遮挡基板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的遮挡部;用于露出基板像素区域的镂空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