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水碱隔离排污装置,其包括装置基体、水碱隔离器和排污装置。装置基体为连接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等管路和把本装置各零件组合在一起的主体。装置基体内装有水碱隔离器,装置基体下部排污口处连接排污装置。水碱隔离器在出水口左方、排污口上方,其由隔离网与支撑骨架组合而成。排污装置为水垢收集瓶或排污阀。当水流进入本装置,大于隔离网孔径的水碱会被阻止通过,并逐步下沉,聚集在排污装置中,可以定期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阻断大颗粒水碱流向热水嘴和洗澡花洒,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降低使用成本、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管道,对其他设备、设施的热水管道也适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碱隔离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河水、湖水、井水、泉水都是“硬水”,雨雪融化后是软水,自来水基本上是经过过滤、消毒的“硬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各种矿物质。资料显示,每百升河水中矿物质含量可达160g ;每百升井水中矿物质含量可达3000g。水中的矿物质在水温度高于70-80度时,会有大量水碱从水中析出。目前的部分电热水器和煤气加热热水器由于采用了控制热水温度的方式,只要水温加热不高于水碱的易析出温度,一般水碱形成较少。而太阳能热水器如果设置了温度控制的装置,会使太阳能的利用率大幅降低,同时必须加大储水箱的容积,保证充足供水,此种方式得不偿失。现在虽然有采用遮阳控制水温的技术及采用冷热水交换减少水碱的技术,但均未得到有效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基本上不采用控制水温的方式,目前的真空集热管的太阳能热水器产生水碱不可避免。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中产生大量的水碱,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会沸腾,水碱会被沸腾的水带起搅拌,在家庭使用热水时,部分水碱会被带入管道,流向热水嘴和洗澡花洒。经过试验,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特别是春、夏、秋季节,通过管道流下的水碱每周达1000毫克之多。目前,厨房及卫生间的热水嘴一般使用起泡器和滤网。卫生间洗浴花洒一般使用滤网过滤水碱。以上的过滤网、花洒喷水孔、起泡器等,一般使用I至2周,水碱就会堵塞热水嘴的起泡器和过滤器,1-2月即会堵塞花洒。部分洗澡花洒接头处加装了滤网,此时滤网就会堵塞,使水流不畅,同时水碱会在滤网处聚集,由于滤网面积小(不大于管道的直径),很快就会堵塞失效,且不能重复利用,需要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热水嘴及花洒的滤网面积小,经常堵塞,起泡器、滤网、花洒头更换次数多的弊端,开发出一种滤网面积大、可方便的定期排出水碱的装置,同时本装置具有加水时反冲洗隔离器滤网,自行清洁滤网孔中积聚的微小颗粒,防止堵塞的功能。(二)技术方案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碱隔离排污装置,包括装置基体3、水碱隔离器4、和排污装置9,装置基体3有进水口、水平出水口以及位于下部的垂直排污口,水碱隔离器4与出水口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排污口上方,排污装置9连接排污口的外端,安装在排污口下部。其中,水碱隔离器4包括隔离网7与支撑骨架8。其中,装置基体3的进水口水平且隔离网7在管径彡25mm时,用W型隔离网;装置基体3的进水口水平且隔离网7在管径< 25mm时,用U型隔离网。其中,隔离网7的网眼为70 200目之间。其中,隔离网7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铜网或其他不易生锈、不易挂污材质的丝网。其中,排污装置9为水垢收集瓶或排污阀。其中,水碱隔离器4与排污装置9之间有防水碱回流组件。其中,防水碱回流组件包括止回碱上盖5和止回碱下盖6,其中止回碱上盖5包括空心圆锥体和支撑,空心圆 锥体的尖部向上位于止回碱下盖6上方;止回碱下盖6为无底碗型,其大口向上位于排污口上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水碱隔离排污的装置,能有效的阻断了大颗粒水碱流向热水嘴和洗澡花洒,同时具有加水时反冲洗隔离器滤网,自行清洁滤网孔中积聚的微小颗粒,防止堵塞的功能,延长了热水嘴和洗澡花洒(含滤网)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使原I至2周便需拆卸滤网进行清洗,I月左右便需更换滤网、起泡器,现在只需每2周简单的排污一次,大约I年左右才需清洗或更换水碱隔离器一次,降低了使用成本、方便适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水碱隔离器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小通径U型隔离网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大通径W型隔离网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止回碱上盖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止回碱下盖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水碱隔离器。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主视剖面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水碱隔离器轴测图。图中,1、堵盖;2、密封圈;3、装置基体;4、水碱隔离器;5、止回碱上盖;6、止回碱下盖;7、隔离网;8、支撑骨架;9、排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水碱隔离排污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装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水碱隔离排污装置根据热水输送管道通径尺寸的不同可设计不同的规格,其结构原理一致。本技术水碱隔离排污装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三个连接口,使用通用标准水暖接头接到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管道中。一般在家中使用,进水口连接太阳能的热水管,出水口连接通向洗澡花洒和家用热水嘴的管道,排污口连接排污装置。本技术水碱隔离排污装置,包括装置基体3、水碱隔离器4和排污装置9。装置基体3为连接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等管路的主体,也是把本装置各个零件组合在一起的主体。 装置基体3下部排污口处连接有排污装置9。排污装置9可以为水垢收集瓶或排污阀(球阀)。装置基体3内安装有水碱隔离器4。水碱隔离器4与出水口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排污口上方,其包括隔离网7与支撑骨架8。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装置的进水口在装置基体3的左侧,出水口在装置基体3的右侧,排污口在装置基体3的下部。装置基体3上部有拆装孔,可以通过此孔装卸水碱隔离器4,拆装孔用堵盖I密封。装置基体3的排污口和拆装孔处连接时,都应加上密封圈2以防止装置基体3漏水。水碱隔离器4安装时,注意水碱隔离器4上部突出的地方(如图4所示)要与装置基体3内部的凹槽对应,这样可以防止水碱隔离器4在工作中转动而不能正常工作。水碱隔离器4与堵盖I间可以加上一个橡胶垫圈,来减小水碱隔离器4与堵盖I之间的间隙,防止水碱隔离器4的上下窜动。其中,水碱隔离器如图2和图3所示,隔离网7垂直安装在支撑骨架8上。当从进水口进水时,水流由左向右通过隔离网7,流向出水口。大于隔离网7孔径的水碱被阻止通过,由于水碱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所以水碱会逐步下沉,进入排污装置9中。小于隔离网7孔径的水及细小污物被允许通过,从本装置的出水口流向热水嘴和洗澡花洒。由于水碱隔离器4上的隔离网7孔径远小于热水嘴和洗澡花洒(或滤网)的孔径,通过水碱隔离器4的热水(含部分细小污物)可从热水嘴和洗澡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碱隔离排污装置,包括装置基体(3)、水碱隔离器(4)、和排污装置(9),其特征在于,装置基体(3)有进水口、水平出水口以及位于下部的垂直排污口,水碱隔离器(4)与出水口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排污口上方,排污装置(9)安装于排污口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昱,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