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惠玉专利>正文

折叠式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06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工作台,包括一折叠式脚架、二挟持结构、二角度控制杆、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数个挟持板及一工作平板,其中,二挟持结构枢接于折叠式脚架上,该角度控制杆的圆孔枢接于二挟持结构相对的另一侧上,且角度控制杆以一固定销穿过圆孔并固定于可折合式支架的主架侧边,而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分别设置于二挟持结构上平面的两端,另外,数个挟持板螺固于板体角度控制结构上,而该工作平板置入于折合式支架的二L形置放架上。它便于收藏,能减少使用空间,改变工作角度,并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工作台,特别是指一种藉由折叠式脚架使其可作收折动作,并以角度控制杆或板体角度控制结构改变工作角度的折叠式工作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作台主要包括一底座、基准槽块、裁切台及换装套件,其中,该底座是利用若干板片、桦槽组装而成,底座上端缘两侧边各设有轨道,而基准槽块跨置组设于底座两轨道的一侧边,且基准槽块上设有一槽道,另外,该裁切台端面设有若干凹槽,且裁切台底缘两侧各设有一冂形条,该冂形条内设有若干滚珠培林,侧边则设有一栓杆,而该换装套件包含有基准条、基准板及推板等套件,可藉由滚珠培林使裁切台滑移于底座的轨道上,亦可利用栓杆的栓锁使裁切台固定于轨道上,另外,可视裁切物的形状特性而选择更换适用的套件;其构成上主要缺点为该引证案底座为利用若干板片利用桦槽组装而成,因此当不需使用工作台时,由于工作台所占空间太大,而必须将工作台分解拆开,待欲使用工作台时再重新组装,造成分解及组装时相当的耗时费力,并降低工作效率;再者,该引证案必须视裁切物的形状特性而选择更换适用的套件,造成其零组件过多,进而增加收藏时的不便;另外,该引证案仅能供平面加工使用,当所需加工的物品具有角度时,会导致不好加工或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物品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申请人鉴于上述现有工作台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折叠式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工作台,藉由折叠式脚架的设置而可方便收藏;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工作台,利用可收折的特性实现减少使用空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工作台,可藉由角度控制杆改变工作台的工作角度;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工作台,可藉由板体角度控制结构调整夹持板的挟持面,以减少零组件数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折叠式工作台的技术方案包括有一折叠式脚架,该折叠式脚架由二相平行的折合式支架组成,其中,二折合式支架相对的一侧各设有一L形置放架,其中,二折合式支架以连接元件作连结;二挟持结构,二挟持结构为互相平行,且二挟持结构均穿设有一螺杆,该螺杆的一端为连接有一旋转把手,另外,二挟持结构的上平面各开设有一导槽;二角度控制杆,该角度控制杆上设有一导槽,该导槽的一侧开设有数个与导槽连接的调整孔,且该角度控制杆的一端开设有一圆孔;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该板体角度控制结构包括一底座、一滑移元件、一弹性定位装置及一板体固定元件,该底座中间具有一凹槽,该板体固定元件一端以枢接元件与底座作枢接,另一端则与滑移元件作枢接,而滑移元件未与板体固定元件枢接的一端则以弹性定位装置套设于底座的滑轨上;数个挟持板,各挟持板上开设有数个穿孔;一工作平板,该工作平板上开设有数个穿孔,且工作平板下方两侧的适当位置处各延伸有一置放部;二挟持结构分别以螺丝螺固于折合式支架上,且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则分别设置于二挟持结构上平面的两端,另外,数个挟持板则分别螺固于板体角度控制结构上,而角度控制杆的圆孔枢接于二挟持结构相对的另一侧上,且该角度控制杆是通过一固定销穿过圆孔固定于可折合式支架的主架侧边,再者,该工作平板则置放于折合式支架的二L形置放架上。本技术所提供的折叠式工作台,与前述引证案及其他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折叠式工作台藉由折叠式脚架的设置使其达到方便收藏的目的。2.本技术折叠式工作台利用可收折的特性以达到减少所占空间的目的。3.本技术折叠式工作台藉由角度控制杆的调整而改变工作台的工作角度,以方便地针对具有角度的物品作加工。4.本技术折叠式工作台利用板体角度控制结构调整挟持板的挟持面角度,以减少零组件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外观图;图2为图1中该折叠式脚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中该挟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中该角度控制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该板体角度控制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以及图9为本技术收折时的立体外观图。附图中标号1为折叠式脚架,11为折合式支架,111为主架,112为支架,113为较短支架,114为板状枢接块,115为L形置放架,1151为垂直边,1152为平行边,116为挂勾,12为连接元件,2为挟持结构,21为冂形主架,211为穿孔,212为导轨,22为螺杆,221为螺杆连接元件,23为旋转把手;3为角度控制杆,31为导槽,32为调整孔,33为圆孔,34为固定销,4为板体角度控制结构,41为底座,411为导轨,412为穿孔,42为滑移元件,421为枢接孔,43为弹性定位装置,431为套筒,4311为凸块,4312为凹槽,432为弹性元件,433为按压元件,44为板体固定元件,441为螺接部,4411为螺孔,442为枢接部,4421为枢接孔,5为挟持板,51为穿孔,6为工作平板,61为穿孔,62为置放部,7为枢接元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本技术的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所提供的折叠式工作台,主要包括有一折叠式脚架,该折叠式脚架1由二相平行的折合式支架11所组成,二折合式支架11均具有一冂形的主架111,该主架111一端以枢接元件7枢接一支架112,而另一端则枢接有一较短支架113,且主架111于枢接较短支架113的一端靠近中央位置处另以一枢接元件7枢接有一支架112,并于枢接在靠近主架111中央位置处的支架112的中间下方处以二板状枢接块114与较短支架113下端作枢接,且以板状枢接块114相枢接的支架112与较短支架113上均设有一挂勾116,另外,二折合式支架11相对的一侧各设有一L形置放架115,该L形置放架115的垂直边1151的一端与一板状枢接块114作枢接,另一端则与主架111相对于较短支架113的另一端所枢接的支架112作枢接,且该L形置放架115平行边1152的长度较垂直边1151短,再者,二折合式支架11所枢接的支架112下方均与另一折合式支架11所枢接的支架112下方以连接元件12作连结;二挟持结构2,二挟持结构2为互相平行,且二挟持结构均具有一冂形主架21,冂形主架21的一端开设有一穿孔211可供一螺杆22穿入,该螺杆22的一端连接有一旋转把手23,另外,冂形主架21的上平面开设有一导槽212;二角度控制杆3,该角度控制杆3上设有一导槽31,该导槽31的一侧开设有数个与导槽31连接的调整孔32,且该角度控制杆3的一端开设有一圆孔33;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4,该板体角度控制结构4包括一底座41、一滑移元件42、一弹性定位装置43及一板体固定元件44,该底座41的中间形成一凹槽,且底座41的二侧各设有一导轨411,并于导轨411的上方各开设有一穿孔412;而该滑移元件42为一冂型板体,其二端均设有枢接孔421;另外,该弹性定位装置43由一套筒431、一弹性元件432及一按压元件433组成,该套筒431的一端设有一凸块4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折叠式脚架,该折叠式脚架由二折合式支架组成,其中:二折合式支架均具有一冂形的主架,该主架的一端枢接有一支架,另一端枢接有一较短支架,且主架于枢接较短支架的一端靠近中央位置处另与一支架作枢接,另外,二折 合式支架相对的一侧各设有一L形置放架,且各折合式支架所枢接的支架下方均与另一折合式支架的支架下方以连接元件作连结;二挟持结构,二挟持结构均具有一冂形主架,冂形主架的一端开设有一穿孔可供一螺杆穿入,该螺杆的一端连接有一旋转把手,另外,冂形 主架的上平面开设有一导槽;二角度控制杆,该角度控制杆上设有一导槽,该导槽的一侧开设有数个与导槽连接的调整孔,且该角度控制杆的一端开设有一圆孔;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该板体角度控制结构包括一底座、一滑移元件、一弹性定位装置及一板体固定 元件;数个挟持板,各挟持板上开设有数个穿孔;以及一工作平板,该工作平板上开设有数个穿孔,且工作平板下方两侧的适当位置处各延伸有一置放部;该二挟持结构的一端分别与折合式支架的主架上一端作枢接,而数个板体角度控制结构则分别设置于二挟 持结构上平面的两端,其中,设置于靠近挟持结构的旋转把手的板体角度控制结构是以螺丝与挟持结构作螺固,而相对挟持结构的旋转把手另一端的板体角度控制结构螺固于一螺杆连接元件上,且该螺杆连接元件穿过挟持结构的导轨与螺杆接合,另外,数个挟持板分别以螺丝螺固于板体角度控制结构上,再者,该工作平板则置放于折合式支架的二L形置放架上;其中该折合式支架的主架在靠近中央位置处的支架中间下方处以二板状枢接块与较短支架下端枢接,且以板状枢接块相枢接的支架与较短支架上均设有一挂勾;其中该L形置 放架的垂直边的一端与一板状枢接块枢接,另一端则与主架相对于较短支架的另一端所枢接的支架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惠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