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磁足驱动式大范围磁浮平面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35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磁足驱动式大范围磁浮平面工作台,主要应用于制造设备与机器人领域。该工作台包括基台和移动台,所述基台包含一个永磁阵列。所述移动台由平台和设置于平台底部的若干个磁足单元组成。所述磁足单元包含一个线圈阵列和一个由铁磁材料制成的磁足铁心。所述磁足铁心由铁心体和一系列铁心齿构成。所述一系列铁心齿沿XY平面按照矩阵形式布置而成。所述线圈阵列由若干线圈组成。所述线圈分别镶嵌于所述铁心齿上。因所述磁浮工作台采用有铁心式电磁结构,且铁心齿阵列结构简单,绕组为多相配置形式,故其具有峰值推力更大、散热条件好、制造简单、电磁力脉动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浮工作台,特别是一种大范围移动磁浮XY工作台,主要 应用于制造设备与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XY工作台是一种用于实现制造设备及机器人中工件与刀具之间、基础件和 末端件之间以及多个工件之间的平面相对运动的机电部件。传统的XY工作台由 两套直线驱动单元垂直叠加而成,每套直线驱动单元由一台旋转电动机、 一套直 线运动转换机构和一套直线导轨组成,或者由一台直线电机和一套直线导轨组成。 位于底层的直线驱动单元不仅承担末端承件台的驱动,而且还承载着顶层直线驱 动单元的质量,于是造成了 XY工作台在X方向和Y方向运动惯量的严重不均衡, 从而影响了运动行程、响应速度、运动精度等性能指标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 具有多个电磁力直接驱动特点的XY工作台则应运而生,它避开了传统XY工作台 叠层驱动的思路,为XY工作台性能指标的进一步增强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根据竖直、纵顷和横顷3个非运动自由度的约束方式和涉及的
,可 将直接驱动XY工作台划分为气浮XY工作台和磁浮XY工作台,它们分别采用 气浮和磁浮方式实现对3个非运动自由度(偏摆、纵顷和横顷)的约束。相比于 气浮方式,磁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基座表面无需精密加工、可实现非运动自由 度的主动约束、易在真空环境中应用等优点。目前有两类磁浮工作台 一类是使用了直线永磁阵列和直线线圏阵列的磁浮 工作台。这种磁浮工作台由于受到电磁结构形式及运行原理的限制,其移动范围 特别是相对移动范围往往偏小,譬如,Kim等提出的磁浮XY工作台中,移动台 的边长为321mmX321mm,而沿X向和Y向的行程却只有50mm (见Kiml997 年完成的博士论文《High-precision planar magnetic levitation》(《高精度平面磁 悬浮台》)和发表于杂志《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y application》(IEEE工业应用汇刊)1998年第34巻第6期的论文《Modeling and vector control of planar magnetic levitator》(《平面磁浮台的建模与矢量控制》),不到移动台边长的20%。 如图l(a)所示,X电枢绕组CXI和CX2、 Y向电枢绕组CYI和Cv'2分置于平面的四 个区域并与基台相连,中心线l-r和2-2'为所述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图中Mw和 MX2为X相直线永磁阵列,MY1和MY2为Y相直线永磁阵列。图l(b)和图l(c)表 示了移动台运动到Y方向最上边和最下边时的情形,此时,永磁阵列Mxl和Mx2 的下边界和上边界分别与中心线2-2,重合,于是,移动台在Y方向上的运动行程 小于或等于永磁阵列边界之间的距离rf-50mm,同样X方向行程也受到上述原理 的限制,移动范围也不到移动台边长的20%。另一类是使用了平面永磁阵列和平面线圈阵列的磁浮平面工作台,由于工作 台的移动并未改变其电磁结构的本质,这类磁浮工作台一般具有较大的移动范围。 根据这类磁浮工作台电磁结构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无铁心式和有铁心式两种。 对于无铁心式磁浮工作台,其磁路敞开在空气中,永磁阵列产生的励磁磁场弱, 从而导致其推力和悬浮力(Lorentz力)较小。而对于有铁心式磁浮工作台,其空 气隙较小,永磁阵列产生的励磁磁场强,从而使其峰值推力和峰值悬浮力大幅提咼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磁足驱动式大范围磁浮平 面工作台,使其具有峰值推力大、制造工艺简单、移动范围大、电磁力脉动小的 特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浮平面工作台,包括基 台和移动台,移动台悬浮设置在基台上方,两者之间存在气隙。 所述基台包含一个永磁阵列。所述永磁阵列布置于所述气隙下方。 所述移动台由平台和设置于平台底部的若干个磁足单元组成。 所述磁足单元包含一个线圈阵列和一个由铁磁材料制成的磁足铁心。 所述磁足铁心由铁心体和一系列铁心齿构成,所述一系列铁心齿固接于铁心 体上。所述线圈阵列由若干线圈组成,所述线圈分别镶嵌于所述铁心齿上。所述一系列铁心齿沿XY平面按照矩阵形式布置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系列铁心齿中,沿X方向任意相邻铁心齿和沿Y方向任意相 邻铁心齿之间的中心距等于永磁阵列的极距的三分之一。本专利技术所述所述的线圈阵列中沿X方向任意相邻线圈和沿Y方向任意相邻线 圈之间的中心距也等于永磁阵列的极距的三分之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铁心齿与所述铁心体固连,所述线圈的数量与所述铁心齿的数 量一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永磁阵列由一系列沿着XY平面按照矩阵形式分布的永磁体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所述的线圈为矩形线圈、圆形线圈或多边形线圈。本专利技术所述所述的线圈阵列中的线圈被分成9组,在每一相绕组中,沿x方 向或y方向任意两相邻线圈轴线之间的距离分别等于所述永磁阵列的极距。所述9相绕组分别通入具有一定相差的正弦交流电时,产生磁极沿XY平面 展开的磁场。该磁场与所述永磁阵列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施加于所述磁足单 元上的沿X向、沿Y向和沿Z向的电磁力,其中,所述X向电磁力和Y向电磁 力用于驱动移动台沿XY平面运动;所述Z向电磁力用于抵抗移动台的重力,使 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基台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实现移动台的悬浮功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磁足驱动式磁浮平面工作台的优点是(1)磁足单元属于有 铁心式电枢,相比于基于Lorente原理的无铁心式电枢,其峰值推力更大,且线 圈产生的热量易被铁心传导出,避免热量集聚;(2)铁心齿阵列结构简单、易加 工;(3)使用了多相绕组配置形式,降低电磁力脉动。附图说明图1磁浮XY工作台移动范围分析原理图; 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浮XY工作台的三维视图; 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磁浮XY工作台的侧面视图; 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基台的一种结构;图5本专利技术永磁阵列气隙磁感应强度竖直分量关于XY坐标的变化关系示意图6本专利技术所述磁足单元的三维分解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所述磁足单元的三维视图8本专利技术所述相邻线圈中心距示意图9具有方形截面柱状铁心齿的磁足铁心的示意图,其中(a)和(b)是具有方形截面柱状铁心齿的磁足铁心的左视图和正视图; 图10具有圆形截面柱状铁心齿的磁足铁心的示意图,其中(a)和(b)是具有圆形截面柱状铁心齿的磁足铁心的左视图和正视图; 图11具有靴状铁心齿磁足铁心的示意图,其中(a)、 (b)和(c)分别是具有靴状铁心齿磁足铁心的左视图、正视图和仰 视图12本专利技术线圈的实现方式示意图13本专利技术线圈阵列的分组方法的原理图14本专利技术相绕组的电气连接方法的原理图15本专利技术电枢单元受激励后产生的气隙磁感应度竖直分量关于XY坐标的 变化关系示意图16本专利技术电枢单元的受力情况; 图17本专利技术移动台的受力情况,图中l一基台;2—移动台;3—底座;4一线圈阵列;5 —平面永磁阵列;6 —永磁体;7—平台;8—磁足单元;9一磁足铁心;IO—铁心体;ll一铁心齿; 12—线圈;13—方形轮廓截面的柱状铁心齿;14一截面轮廓形状为圆形的柱状铁 心齿;15—齿体;16—齿靴;17—靴状齿;18—逆时针电流方向;19一顺时针电 流方向;20—矩形线圈;21—圆形线圈;22—多边形线圈;23—基台顶面;24— 移动台底面;25—气隙;"C广铁心齿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磁足驱动式大范围磁浮平面工作台,包括基台(1)和移动台(2),移动台(2)悬浮设置在基台(1)上方,两者之间存在气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包含一个永磁阵列(5),所述永磁阵列布置于所述气隙下方;所述移动台由平台(7)和设置于平台(7)底部的若干个磁足单元(8)组成,所述磁足单元(8)包含一个线圈阵列(4)和一个由铁磁材料制成的磁足铁心(9),所述磁足铁心(9)由铁心体(10)和一系列铁心齿(11)构成,所述一系列铁心齿(11)固接于铁心体(11)上;所述线圈阵列(4)由若干线圈(12)组成,所述线圈(12)分别镶嵌于所述铁心齿(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家勇王石刚朱煜徐威尹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