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雅婧专利>正文

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8055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属于农作物种植设备领域。它由营养液加工池、导管、水泵、种植管和营养液过滤池依次串连组成,并构成营养液流过的闭合回路;其中种植管按阶梯状逐层分布,相邻种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连,形成S形排列。种植管通过支架进行支撑,种植管下面设置有可移动式收割履带,可移动式收割履带通过地面的轨道在各种植管间移动,轨道下方还铺设有反光薄膜。所述种植管上分布有开孔,开孔内设置培养皿,培养皿内设置有可降解海绵。所述培养皿侧面设置有数控收割刀,收割刀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的利用光照,对营养液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作物的全自动化收割,同时大大降低了灌溉用水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属于农作物种植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须的粮食和蔬菜等生活物质,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能,同时发展大棚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的大棚种植技术,多采用简单的多层累积结构,作物的采光面积太小,不能有效的利用光能,同时未考虑营养液的循环或净化再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大棚中的空间限制,大棚中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收割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限制了大棚种植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同时,在我们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由于常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地表的含水量低,生活及农业灌溉用水资源不足,造成农作物的种植受限。农作物的种植中,需要一些能够采用最少供水量的种植栽培技术,以保证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种植作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能够让大棚中或户外的作物充分得到光照,同时能够对营养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并实现作物收割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力劳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它由营养液加工池4、导管2、水泵1、种植管11和营养液过滤池3依次串连组成,并构成营养液流过的闭合回路;其中种植管按阶梯状逐层分布,相邻种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10串连,形成S形排列。如上所述的本技术,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种植管通过支架9进行支撑,种植管11下面设置有可移动式收割履带7,可移动式收割履带7通过地面的轨道8在各种植管间移动,轨道8下方还铺设有反光薄膜。如上所述的本技术,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种植管11上分布有开孔12,开孔内设置培养皿,培养皿内设置有可降解海绵13。如上所述的本技术,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培养皿侧面设置有数控收割刀6,收割刀6与电机5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种植管按按阶梯状逐层分布,每一层作物之间不会互相遮掩,并且在轨道下面铺设有反光薄膜,通过反射地面的太阳光,使得每一层的作物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高效的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本技术的营养液过滤池和营养液加工池,可以对已使用过的营养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可移动式收割履带及数控收割刀可以实现作物的全自动化收割,减少人力劳动,有利于大棚技术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本技术在培养皿中设置的可降解海绵可以大量地吸附水分,并且水分不易流失,作物从可降解海绵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水分。相对传统浇灌方式,需要的灌溉用水量大大降低,能够很好的在干旱、盐碱地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种植作物,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培养皿剖面图1、 水泵2、导管3、营养液过滤池4、营养液加工池5、电机6、数控收割刀7、可移动式收割履带8、轨道9、支架10、连接管11、种植管12、开孔13、可降解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水泵I通过导管2将营养液加工池4中调配好的营养液输送到种植管11中,由于种植管11两端高低不一致,营养液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低端流去。种植管11上的培养皿中的可降解海绵13吸收流经的营养液,为培养皿中的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位于低端的种植管11末端与营养液过滤池3连接,将多余的营养液输送到营养液过滤池3中去除其中的杂质,最后营养液输送被输送进入营养液加工池4中回收利用。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种植管11按阶梯状逐层分布,每一层作物之间不会互相遮掩,并且在最下方铺设有反光薄膜,将照射到大棚底部的光线向上反射,使得每一层的作物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在作物成熟后需要收割后,通过电机5驱动种植管11上位于培养皿侧面的数控收割刀6,将培养皿中的作物割断,作物掉到种植管11下方的可移动式收割履带7上,可移动式收割履带7将作物传送给工作人员收集。当一根种植管上的作物收割完毕后,再将移动式收割履带7通过导轨8移动到另一根种植管下方收割成熟的作物。本技术的种植管11采用PP塑料管材质,具有抗腐蚀、抗风化、耐高温等性能,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相同性能的材料,种植管11的直径大小和数量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等具体情况而定。本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大棚种植使用,也可以用于室外种植作物。本技术的各个部件均可拆卸,便于移动和重复使用。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本技术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营养液加工池(4)、导管(2)、水泵(1)、种植管(11)和营养液过滤池(3)依次串连组成,并构成营养液流过的闭合回路;其中种植管按阶梯状逐层分布,相邻种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10)串连,形成S形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种植管通过支架(9)进行支撑,种植管(11)下面设置有可移动式收割履带(7),可移动式收割履带(7)通过地面的轨道(8)在各种植管间移动,轨道(8)下方还铺设有反光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种植管(11)上分布有开孔(12),开孔(12)内设置培养皿,培养皿(12)内设置有可降解海绵(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皿 (12)侧面设置有数控收割刀(6),收割刀(6)与电机(5)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属于农作物种植设备领域。它由营养液加工池、导管、水泵、种植管和营养液过滤池依次串连组成,并构成营养液流过的闭合回路;其中种植管按阶梯状逐层分布,相邻种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连,形成S形排列。种植管通过支架进行支撑,种植管下面设置有可移动式收割履带,可移动式收割履带通过地面的轨道在各种植管间移动,轨道下方还铺设有反光薄膜。所述种植管上分布有开孔,开孔内设置培养皿,培养皿内设置有可降解海绵。所述培养皿侧面设置有数控收割刀,收割刀与电机连接。本技术能够充分的利用光照,对营养液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作物的全自动化收割,同时大大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136711SQ2013201749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雅婧 申请人:王雅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循环旱地无土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营养液加工池(4)、导管(2)、水泵(1)、种植管(11)和营养液过滤池(3)依次串连组成,并构成营养液流过的闭合回路;其中种植管按阶梯状逐层分布,相邻种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10)串连,形成S形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婧
申请(专利权)人:王雅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