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挑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钢管,所述脚手架钢管包括斜向脚手架钢管和横向脚手架钢管,所述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剪力撑相连;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一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柱上,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二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柱上;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相连,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脚手架悬挑在任意已建框架梁/柱上,更好的满足施工需求,灵活性高,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节省钢材,安全可靠,施工空间大,经济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尤其涉及一种悬挑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脚手架架设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展开,各种脚手架架设形式大量涌现,但这些脚手架大多是从地面开始向高空整体架设,脚手架工程量较大,对于高度较高的局部施工区域,整体搭设脚手架费用较高,因此,用于中高层建筑的悬挑式脚手架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悬挑式脚手架大多存在结构复杂,连接强度不高,安全性较低的缺陷。如专利CN201288415Y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分段渐变悬挑式外脚手架,该脚手架在施工时,是预先将悬挑固定件预埋于楼面,从而方便悬挑型钢的固定。该种悬挑结构的缺点在于只能在设有预埋件的楼层设置悬挑结构,预埋固定件的预埋尺寸难以精确,且脚手架使用拆除后,预埋件无法拆卸重复使用。又如专利CN202450761U公开了一种悬挑式脚手架,该悬挑式脚手架包括悬挑梁,悬挑梁上表面连接立杆、斜杆、管座,悬挑梁、立杆、斜杆三者相连构成三角形托架,管座连接脚手架钢管;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悬挑梁下面连接卡件,卡件与建筑的楼板相抵;所述立杆连接拉固组件,拉固组件通过建筑的立柱固定所述三角形托架。该悬挑式脚手架虽然不需要借助预埋件或打孔等复杂的工序来进行脚手架的安装,但是该悬挑式脚手架的结构复杂,连接强度较低,安全系数不够高。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框架梁/柱的悬挑式脚手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悬挑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钢管,所述脚手架钢管包括斜向脚手架钢管和横向脚手架钢管,所述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剪力撑相连,所述剪力撑位于水平方向;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一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上,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二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上;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开口方向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相连,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相连。悬挑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钢管,所述脚手架钢管包括斜向脚手架钢管和横向脚手架钢管,所述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剪力撑相连,所述剪力撑位于竖直方向;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一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柱上,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二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 的框架柱上,所述框架柱与建筑物的楼板固连;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且两者均位于上述楼板的上方,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开口方向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相连,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相连。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位于楼板的上方,楼板对一号、二号U型钢板起到限位作用,使U型钢板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移。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固连的耳板,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与所述耳板相连;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的管端的端板,所述端板的截面呈四边形,所述端板的四个顶角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端板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固连。所述二号U型钢板与建筑物的框架梁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一号U型钢板、二号U型钢板、垫板以及端板与建筑物的框架梁之间均为螺栓连接,所用螺栓为高强螺栓。所述一号U型钢板与耳板之间为焊接,所述二号U型钢板与端板之间为焊接。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与上述耳板间为螺栓连接,所用螺栓为高强螺栓。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与上述端板之间为焊接。所述高强螺栓的螺栓头采用双螺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挑式脚手架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柱上,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安全稳定,可以在任意楼层搭设,且其布置形式灵活,经济性能好。2、本专利技术利 用已建框架梁/柱作为支撑构件,采用U型钢板作为应力过渡件,且U型钢板与框架梁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从而减缓了应力集中,增大了连接强度,保证了连接的强度和安全性,并可以提供更大更灵活的施工平台。3、本专利技术中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可保证各连接部件间有足够的预应力,从而保证了该悬挑式脚手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这样的连接方式灵活性高,装拆方便,经济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悬挑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钢管,所述脚手架钢管包括斜向脚手架钢管3和横向脚手架钢管4,所述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剪力撑5相连,所述剪力撑5位于水平方向;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3通过一号U型钢板I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6上,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4通过二号U型钢板2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6上;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开口方向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3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I相连,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4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2相连。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I固连的耳板14,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3与所述耳板14相连;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4的管端的端板15,所述端板15的截面呈四边形,所述端板15的四个顶角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端板15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2固连。所述二号U型钢板2与建筑物的框架梁6之间设置有垫板16。所述一号U型钢板1、二号U型钢板2、垫板16以及端板15与建筑物的框架梁6之间均为螺栓连接,所用螺栓为高强螺栓17,所述高强螺栓17的螺栓头采用双螺帽,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可起到缓冲应力的作用,增加安全性,高强螺栓17的连接方式可将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的拉力和应力有效的传递到框架梁6上。所述一号U型钢板I与耳板14之间为焊接,所述二号U型钢板2与端板15之间为焊接;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3与上述耳板14间为螺栓连接,所用螺栓为高强螺栓17 ;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4与上述端板15之间为焊接;所述高强螺栓17的螺栓头采用双螺帽。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悬挑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钢管,所述脚手架钢管包括斜向脚手架钢管9和横向脚手架钢管10,所述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剪力撑11相连,所述剪力撑11位于竖直方向;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9通过一号U型钢板7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柱12上,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10通过二号U型钢板8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柱12上,所述框架柱12与建筑物的楼板13固连;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且两者均位于上述楼板13的上方,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开口方向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9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7相连,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10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8相连。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7固连的耳板18,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9与所述耳板18相连;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10的管端的端板19,所述端板19的截面呈四边形,所述端板19的四个顶角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端板19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8固连。所述二号U 型钢板8与建筑物的框架柱之间设置有垫板20。所述一号U型钢板7、二号U型钢板8、垫板20以及端板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钢管,所述脚手架钢管包括斜向脚手架钢管和横向脚手架钢管,所述斜向、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剪力撑相连,所述剪力撑位于水平方向;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一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上,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二号U型钢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梁上;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所述一号、二号U型钢板的开口方向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斜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上述一号U型钢板相连,所述横向脚手架钢管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与上述二号U型钢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林旭,万世军,孙冉冉,刘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